《和英国同事的交流》
第7节

作者: gruddy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刚才有个挺有趣的关于科研体系的谈话忘记说了.谈到科研体系的时候Jamie还问过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比西方快.姑且不论他的感觉是不是正确,但是至少在空间这块是对的,中国确实是从远远落后追赶到现在的在很多前沿领域取得世界领先的成果.lz也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lz找到的答案Jamie部分不认同,而且lz估计很多网友也会不太待见lz的答案,不过没关系,lz不想说服谁,只是拿出来给大家看看而已.

  lz告诉Jamie说,因为lz从小就接受哲学方面的训练,并且被当做很重要的东西学习,具体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现代中国认为正确的哲学思想可以指导科研的高效进行(从居里夫人和钱学森老先生那里剽窃来的,呵呵).很巧的,虽然很多哲学看起来都很合理,但是在科研领域唯物主义哲学恰恰是唯一适合的.因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最基本的两个原则,第一,世界是客观唯物的,第二,世界时可知的,也就是说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或者解决方案,只是我们能不能找到而已.其他中国出生并且受教育的科学家在这方面和lz一样受到唯物主义哲学教育,所以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中国的科学家想的往往不是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而是想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我说,Jamie,你也知道,哲学比科学甚至更强调逻辑性,所以受过中国基础教育的科学家多多少少都把严谨的逻辑作为研究的准则.比如说我自己,任何观测上不起眼的小东西我都认为肯定有其原因存在,而且其原因往往能为我们揭示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物理细节或者机制,如果你仔细想想,你应该会发现我的大部分的研究成功都是从一些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入手的.

  说到唯物主义的时候,Jamie相当不以为然,只是当时lz口若悬河,他出于礼貌不太好打断.等lz说完之后,Jamie反驳了,他说,K,在我看来并不是所有的科学问题都有答案的,比如说大爆炸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这是物理学界很著名的一个悖论,要解决这个悖论只能承认大爆炸之前的世界时我们无法测量和了解的,当时lz知道Jamie可能不太同意lz的说法,lz本来设想Jamie会用平行宇宙来作反例,没想到他举了另外一个例子),然后他说,既然如此,你的哲学是错误的,而且我也不认为哲学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有你说的那么大.lz想了想,跟他说,你是对的,可能我们真的永远无法得知大爆炸之前的世界是怎样,但是反过来说,既然我们不可能探测大爆炸之前的世界,那就表示这个世界不会对我们的世界造成任何影响,之所以有人思考大爆炸之前的世界只是出于科学家的好奇心而已.我所说的世界是可知的,是指所有能对我们的世界造成影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有答案的.当时看起来Jamie还是不同意我的观点,只是他没能找到反驳的理由而已.

  从这点上我多多少少看出点差别,在中国至少哲学一元论在科学家工作的时候是指导性原则,但是在西方,似乎他们更偏向于唯心,或者二元论.不过也因此,据lz观察,西方科学家往往会在科研方面走一些弯路.
  可能有人会说中国科研也走过不少弯路.这个lz承认,这个没错.但是考虑一下中国的科学家和西方科学家所能调用的资源,中国科学家往往只能不完全的掌控本国甚至只是一个课题组的资源,而西方科学家通过通力合作往往可以调动整个西方世界的资源为其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西方科研速度仅与中国持平甚至不如,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事后Jamie也偶尔跟lz提到他关于中国科研之所以速度更快(相对于欧洲)的原因,他觉得一个是因为我所说的中国人口太过庞大,所以有足够的科学家从事相关研究,第二是因为我前面提到的中国科研团队的工作方式,最后就是因为中国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持耗资巨大的科研项目,在这点上只有美国可以与中国相比(事实上在空间科技发展速度上,lz个人认为的确只有美国能和中国相比,但是相比而言,中国在空间研究上还有更大潜力可挖,比如说美国有NASA可以调配全国资源和空间研究经费,而中国则没有类似的国家机构,基本上现在中国空间领域研究还是一盘散沙,很多世界领先的成就也是这种自给自足似的"小农经济"下产生的,即使欧洲还有个欧空局呢).


日期:2010-05-18 06:16:01

  对了,说到中国的人口,老外的想法通常都是认为一个人口接近十五亿的单一国家社会能正常运行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奇迹(miracle),lz认识的很多香港人也这么觉得.所以偶尔lz跟他们说起一些中国社会的不足之处甚至是黑暗面的时候(比如说under table money),他们往往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这么庞大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问题才是不可思议.只是思维比较理性的西方人虽然也会批评中国(指西方平民,跟政治无关的平民),但是通常是带着一种希望中国更好的正面态度批评的,至少lz遇到的西方人在谈到这些问题的时候罕有例外,虽然某些价值观不同让lz不太认同其中某些批评,但是至少这些正面的批评不会让lz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难以接受.lz感觉,对这些对中国抱着善意的西方人来说,中国强大,神秘,未知同时也富有魅力.具体的大家下次看到lz更新的时候应该能感受到.


日期:2010-05-18 08:19:53

  补充一下,lz也有和Jamie聊起中英两国科研投资的不同流向.2007年的时候英国议会决定削减三分之一对于空间方面研究的资金投入,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lz那时候收到一封信,是号召全英国空间领域的研究者向议会施加压力要求他们保持对空间研究的投资.据我所知,当时法国出现类似情况.法国在欧洲空间反射方面首屈一指(英国则更强在空间探测设备的设计制造上,很多欧空局的空间探测设备都是在lz所在的大学设计制造的.前面有人问起lz所在大学,行内人看lz这么说应该能看出lz所在大学),因此法国人在空间探测上有种隐隐的优越感.可能有人知道,欧洲有个全欧洲国家合作的科研雷达项目叫做EISCAT,当年法国议会有人提出议案要求法国退出EISCAT项目,理由是法国并没有从该项目中获得足够的回报.在那几年EISCAT出现了很大的资金危机,欧洲各国议会都试图削减对EISCAT的投资,为了保证科研经费充足,欧洲科学家想办法把日本和中国拉入该项目做了冤大头,中国的中科院电波传播研究所为此每年支付数百万人民币,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科学家也不是傻子.EISCAT的散射雷达技术是中国空间科学界急需的,电波所通过和EISCAT的合作搞到了相当部分的散射雷达技术资料,可以说这每年的几百万花的值!这些都是我当时和Jamie介绍的一些情况,他入学比我晚,所以这些事情他没有亲身经历过.

  回到这个话题,后来好像削减经费的事情不了了之,虽然经费还是被削减了,但是没到三分之一这么多,可谓皆大欢喜.但是我和Jamie都认为当时欧洲国家要求削减空间方面的资金投入其实是相当没有远见的做法.不管在哪个国家,空间科技方面的发展都是刺激整体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接下来我说,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那些议员不是空间方面的专业人士,因此难以理解空间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你同意吗?Jamie说,他确实(definitely)同意我的看法.然后他抱怨了一句,说那些议员只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已,当社会福利的资金出现问题的时候就试图削减科研经费来填漏洞,完全看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the future of the science).然后他问我中国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