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产大腕们的发家史》
第26节作者:
碧云寺外 在美国,各个行业都有一个“公平市场价格”——市场形成的、大家承认的、相对公平的价格。房地产行业也有这样的一个价格,作为补偿拆迁户的标准之一。
私人开发商如果想在一块土地上搞开发,就需要事先购买这片土地,包括这里住户的房产。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开发商必须给予拆迁者一个合理的补偿。补偿的标准双方以公平市场价格为基准进行协商,协商不能解决的,要么放弃,要么“法庭上见”。
相对来说,政府征地的情况就比较复杂,因为这涉及到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孰轻孰重的问题。美国是一个强调与保护个人利益的国家,但对公众利益也不能不管不顾。美国相关法律规定:政府无权征收个人土地和财产,除非给予合理的赔偿。这里“合理赔偿”的标准,也是以公平市场价格为参考。
公平市场价格是为双方达成拆迁协议提供一个标准。如果当事双方不能就合理补偿达成一致,还可以走司法程序。
康涅狄格州的一个城市因军事基地被关闭,当地经济迅速萧条。为扭转局面,政府打算在原军事基地建设公园。然而,一些被涉及到的私有土地拥有者反对动迁,无论政府给多少补偿金他们都不搬,“合理补偿”不好确定。动迁户还一纸诉状把政府告到了法院。官司打到美国最高法院后,9个大法官以谨慎的“5:4”裁决驳回动迁户的上诉,支持当地政府强制性拆迁。
法官们的谨慎,反映了美国司法努力在公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而总的来看,美国地方政府和居民在征地特权的法律纠纷中也各有输赢,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政府在动用拆迁特权问题上更加谨慎,而民众也渐渐习惯了更多地考虑公共利益。
在韩国,存在纷争比较多的是公营事业征用土地,如修建城市铁路、高速公路等,按韩国媒体说法,公营事业征地,经常发生“物理冲突”,也就是肢体冲突,即居民与丨警丨察发生暴力打斗。近期比较著名的案例,是韩国政府在平泽地方征用土地为驻韩美军修建新军事基地,遭到平泽居民暴力抵抗,多次发生流血事件,政府头疼不已,从总统到总理多次现场办公,但居民坚决不让步,最后,不得不宣布建设计划推迟四到五年,也就是说,现政府已经承认无能为力,把包袱丢给下届政府了。
韩国也有最牛的“钉子户”。数年前,京畿道内一公司成片开发,遇到一房主,对祖业极为热爱,坚决不卖房子。不是给多少钱才合理的问题,而是不管给多少钱都不卖。此住户四周的房子全部出卖了,该公司也启动了工程,但这一家到底挺了下来。该公司毫无办法,最后只好用大楼把这一家围了起来,成为京畿道一景。
N多国家为了拆迁大打出手。唉。
看了一圈,拆迁问题在世界各地都是个难题,个人、公众、钉子户、开发商、政府种种利益交错。唯一的解决途径:只有遵守法律,在合理的市场价格的前提下,所有的人都依法办事。
发生矛盾了,大家法庭见。判开发商多补,开发商就乖乖掏钱;判开发商不得拆迁,开发商就乖乖走人;判住户搬迁,住户就乖乖的收拾行李。
从法律的角度,回到本系列开头的东方广场的故事,如果当时该区域的拆迁户与开发商达成了一致的协议,各位专家实在没有反复上书的意义。
如果真的放不下这块地,就觉得此地应该盖政府大楼,那就联合愿意那这块地的部委,组建一家公司,与长江实业或东方海外一起竞标,谁出价高,谁拆迁费给的合理,地就归谁。
再争执不下了,那就法院见。
无论是专家、开发商、部委、企业、刁民、普通民众……只要大家都肯在法律的框架下行事,我说的是真正按照法律去做,而不是打着法律的幌子,来维护个人的私利,那么在法律框架下,问题必然会解决的。
但前提是,法院要用于维护自己的权威,勇于执行法律。
真不知道,美国法院拿着拆迁裁定,面对媒体镜头,是怎么执行裁定的。不知道,美国法院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没有中国法院需要考虑的那样多。
唉,知易行难啊。
说起法律解决问题,最后想起了一个北京开发商按照法律途径解决拆迁问题的高招,一个哭笑不得的高招,但不得不承认确实是高招。
一片老旧小区前,这天有一家律师事务所开业了。
当地居民,并没有人对这家律所投以太多的关注。小老百姓,都希望平安过日子,谁天天想打官司的事啊。
过了几天,拆迁通知下来了。
小区居民炸了锅,纷纷开始盘算自己的利益。有人决定搬,当然,还有人决定不搬,似乎所有的拆迁项目,永远都会有几个钉子户。
这时候,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出现了,“钉子户同志,想要寻求更多的利益吗?你们的力量是微薄的,法律的力量是强大的,我们律师能够帮助你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最大的利益。一般的钉子户,你们除了哭、闹、硬抗之外,也缺乏有效的应对着数,委托我们来做吧,我们熟悉法律的手段,效果绝对比你们自己出面好的。”
恩,几个钉子户想了一下,觉得律师说得有理,于是大家集资,筹钱交了律师费,请律师出面和开发商交涉。
律师还是很卖力的,恩,简短截说,收了律师费后,律师成功地维护了拆迁户的利益,开发商成功的拿到了土地,大家皆大欢喜。
故事完了吗?
一天,开发商笑着对笔者说:这家律师事务所,是我开的。
得,到最后,开发商还多赚一笔律师费。
看上去,一切都在法律的框架下,可,可,让我说什么好啊。
得,下回见了,朋友们。
日期:2007-11-5 23:47:13
写了几回拆迁的严肃问题,这会换个轻松点的,呵呵.
地产幼儿园大班里的一场混乱
地产幼儿园,大家乖乖排排坐、吃果果。
阿王一直是班里的班长,学习好,很多小朋友都服他,阿冯小朋友逢人就说要“傍阿王”,跟着阿王有肉吃。
阿孙小朋友就不喜欢阿王的老大做派。
一天老师刚出去,阿孙就喊:这学期我要考100分,我要当第一,当第一!
这是地产幼儿园大班创建以后,少有的、敢直接向班长挑衅的小朋友,所以大班、以及小班的很多小朋友都表示了高度关注。
有些和阿王好的小朋友直接就说:阿孙,你算了吧。第一也是你当的?
阿王还是很有风度的:阿孙当第一不是不可能,但不会这样快。
从此两家开始追着打。
等到了一天的课间活动,阿王等几个小朋友直接把阿孙堵在了博鳌小巷,一顿训,骨鲠在喉,不吐不快阿。哈哈
阿孙一点不怕沙包样大的拳头,接着吵:就算我当不了第一又怎么了,我当第二我,当年我在小班的时候……
双方打作一团。
一群小班的小朋友在旁边直接给阿孙加油,打他!打他!让他老想并了我们!
在旁边看打架的经济学课代表###插话道:按照幼儿园升小学的制度,你们2/3都是该被淘汰的。
经济学课代表话音未落,头上早吃了小班同学一拳。
阿廉和阿力看到这种场合,也开始商量。
阿力:平时看阿王也嚣张的利害,好像总是他老大,要不咱趁这个机会也跟着闹上一闹?
阿廉:阿王劲大,咱联合阿许、阿朱一起来还差不多。
阿朱是班里个最大的,天天闷声在教室后面,也不说话,大伙也不敢惹他。连阿王都说:阿朱才是咱们大班真正的大个子。
阿力:得了吧,阿朱只管自己的事,大班里的事从不搀和。阿许打架那是真猛,手快、时机准,但阿许最近跟隔壁班那个俄罗斯大个子纠缠着呢,顾不上阿。咱哥两要慎重。
两人正商量着,战局有了变化。
隔壁外国班的摩根同学跑过来,向阿孙喊:我帮你,我帮你。
阿孙正打的费劲,看到有人帮忙,大喜过望。
结果摩根过来,一扫堂腿,把本来都快没劲的阿孙给踢倒了。
摩根操着生硬的汉语说:不能怪我踢他,是他自己站不住了。
阿王大喜,得胜还朝。
阿廉、阿力一递眼神,幸亏刚才没跟着动手,还是慎重点好阿。
阿孙腿崴了,头破了,不啃声了。
班里座次安定了。
这会老师推门进来,带进一个小女孩。
老师说:这是刚插班来的阿杨小妹妹,别看她年纪小,学习特别好,以后就是你们副班长了。过几天还要转过来一个阿吴小妹妹,是个川妹子,也学习很好,以后是课代表。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