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产大腕们的发家史》
第20节作者:
碧云寺外 “我要‘青瓜蛋子’。”孙宏斌说。“柳总,开除他们的理由不充分,这么做,我在这个部门还有什么威信?不是他们不能开除,是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开除。只是给你提了点儿意见嘛。”
四年后,孙宏斌认错了。
知道孙宏斌去找柳传志认错的事后,孙宏斌的老婆当时就哭了,问孙宏斌,“你忘了我们这些年受的那些苦了吗?”
一个女人刚生完孩子,丈夫就入狱,独立一个人拉扯孩子四、五年,这种艰难可想而知。
孙宏斌曾和笔者聊过这个话题,孙说:“我当时出来了,可以提把到刀柳传志算账去,但这有什么用呢?我这样做了,我就真正的毁了,从此以后就没有人敢理我了。”
据云,在监狱中的几年中,孙宏斌学到的一句名言就是:“走的是面儿,玩得是腕儿”。
尽管在其后的顺驰狂飙中,全行业都震惊于他的激情、他的火热、他的近乎疯狂的信念与执著,但这已经远远不是孙宏斌的全部特性了,在火热的下面,隐藏着精明的计算、冰冷的决断以及狼一般的狡猾与老练,人的性格本来就是复杂的。在以后的文章将陆续展现。
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会努力更新的
转载是需要注明出处的,呵呵.
日期:2007-10-14 21:11:10
见面的时侯,柳传志问孙宏斌以后想做什么,孙宏斌说房地产。
这个选择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学计算机的、以前曾经在全国铺设计算机销售网点、叱诧风云的人物、全国最年轻的IT少帅,关了几年之后,卷土重来的时候,竟然没有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做起,而是选择了房地产。
这说明,老孙这几年在狱中,对自己、对时代、对市场、对各个行业、对未来,都进行了非常深刻的思索,IT日新月异,尽管是自己当年熟悉的行业,但几年牢狱生活,已经脱离了行业变化,况且行业中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这段经历,况且行业内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实力的企业,与其竞争难度正在加大。
一台电脑的总价不过一、两万,而房子呢?从居民购买力、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等等方面来看,房地产行业将成为最具发展力的行业。
从前文秦汉、战国、春秋那帮大富豪的经验就可以看出,在一个新兴时代里,只有投身于朝阳产业,才可能事半功倍。
老孙的行业抉择,绝对了得。正确的抉择,为其第二次创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孙宏斌出狱之后,成立了顺驰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当时的业务以代理销售房产为主。
1994年8月,已获得柳传志原谅的孙宏斌想更快的发展业务,便向联想借款,柳传志等人当即同意借出50万元。
老孙出狱后,实际上就做了两件事、做了两次选择,一是选择见柳传志;一是选择进入房地产行业。他都选对了。这个人确实不简单。
还未出来,就已经和柳吃饭;刚一出来,就迅速投身商海。没有埋怨、没有停留在自怨自艾中,从其行动的速度上,可以看到,在牢狱中,他已经对出狱后的行动进行过无数次的演练、计算、模拟操作。
或者有过怨天尤人,或者抱怨过为什么倒霉的是我!这种种心路历程都是可想而知的,但老孙熬出来了,他用只争朝夕的行动、冲入商海、铺垫人脉、筹措资金,他要补回四年来损失的一切,他擦干血泪,不再怨言、不再抱怨,一切用行动证明!
男人,就是要这个样子的。
孙柳之间
孙宏斌与柳传志之间的关系,是中国商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个奇特关系,师徒?仇敌?恩人?是怨?是恨?复杂,奇特,传奇的如同拙劣小说家的俗套构思,但它确实是真实的。
柳传志出身于法律世家,其父为法学大家,金牌律师,名播香江。何谓法律?有种解释是,就是教你在合法的框架下,获取最大利益。名为匡扶正义,实则抽丝剥茧,消融阴阳,知其雄,守其雌。
联想创业初年,本小利薄,诸事艰难。一客户收取联想几万元的款项后,没了消息,急得柳传志想直接拿板砖开了这哥们,斯是小事,回忆起来只见轻松,但真经历时,怕是刻骨铭心啊。
1990年时,联想好不容易有所规模,事业蓬勃。孙宏斌,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掌控一千多万资金,其麾下铁杆正在计划卷款!
尽管事后说词各异。呵呵,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又是从何而来的,赵匡胤提前知道还是不知道又能如何?一旦成为实事,柴氏子孙又能如何?
为几万块钱尚且要拼命一搏,几年积累,危在旦夕,又安能不急?不怒?
孙宏斌确实是少见的人才。但当年年轻气盛,四年囹圄,斗转星移,能无悔乎?能无思乎?
年轻、年轻、年轻,有时候确实是很难拿捏好轻重缓急的,子曰“中庸”,无过无不及,行事能达到这一境界,天人乎?
吃一堑终长一智。
在孙宏斌二度创业的初期,柳传志给了孙非常大的帮助,提供最早的启动资金。
对一家企业来讲,此时的启动资金最为宝贵。因为你信用未著、实力未强,靠自身积累的话,虽然可以达到目标,但过程艰苦、漫长,“出名要趁早”,发财亦如是啊。
有了柳传志最早提供的50万资金,孙宏斌才能得以快速上路。在此后的开发历程中,柳传志也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在孙宏斌最早期的开发项目中,柳传志等大佬出资参股,等到项目完成后,又悄然隐退,将资金拿回,未要孙宏斌一点股份。
这种模式,近几十年,只有荣智健只身下香江,李嘉诚等大佬联手出资助荣公子收购恒昌时有过吧。
私下揣摩,柳传志是否此时也觉得自己当年是否下手太重?有所感伤呢。当年是否开除孙宏斌就够了,未必要诉之国法?但不经此一役,又怎能走出来未来风头无二的老孙呢!
若无当年联想平乱,孙宏斌早为IT精英;可若无柳传志,则不会这样快的冒出黑马顺驰。
江湖恩怨,一言难尽,成之毁之?得之失之?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孙宏斌在联想的时候,经历了戏剧化的过程,经历了最早的阴谋、策划、背叛、镇压,但事件最后的结局,都体现了人性的光明一面。孙宏斌历经大起大落,终于再度站起来了,柳传志历经斗争,终于再度扶助一个年轻人辉煌商界,毕竟都是光明的。
1994年,孙宏斌再度踏上了起点,一穷二白,只有一段大起大落的往事。
而此时,1994年,王石的万科已经开始初具规模,已经在资本市场上引领过一幕风云。
1994年冯仑携万通已经开始在美国投资亚信,并撒开了中国第一家房地产网——北京房地产联合网。当年10月,万通成功受让东北华联股权,成为民营企业收购国企上市公司的首件著名案例。随之,又对信托业、保险业、证券业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并成为中国民生银行的大股东之一。
潘石屹和张欣1994年初经人介绍相识,1994年底结婚,随后共同创立SOHO中国的前身中鸿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之前,1993年底,冯仑、潘石屹六兄弟合作开发的北京万通的第一个地产项目——万通新世界广场以每平米5000美元的“天价”一举销售成功,成为北京地产的一个里程碑,京华业界广受震撼。
1994年,其间,许荣茂曾前往澳大利亚,投入大量资金在悉尼和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做房地产。在此前的1993年,福建武夷山,许荣茂以投标方式购得500亩土地,以2亿元资金投资开发旅游度假区。
1994年,黄怒波用仅有的几十万家底在宜昌开发住宅小区。这个项目虽没挣多少钱,但却形成现金流。借此,中坤在山西开发三星级酒店,并掘得第一桶金———300万元人民币。
1994年,朱孟依已经开始兴建暨南花园,此前的在天河动工开发大型商住区华景新城已经开始让其头角峥嵘。1993年2月成立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还参股投资广州惠州高速公路,成立了广东盈通网络投资公司,并参股广发证券,介入证券业。
1994年,张力与李思廉已经携手进军广州房地产业,富力地产正式问世,第一个项目是拆迁广州嘉邦化工厂建设富力新居,由此地产双子星成功掘得“第一桶金”。
1994年底,楼忠福领军的广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批准确认为规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广厦的法人股随即就进入中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的流通市场。在当年12月,广厦顺利地升格为浙江省级企业集团,并被浙江省体改委确定为‘浙江省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广厦是惟一的非国有企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