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条到繁荣,再到萧条》
第28节

作者: winnerby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06-25 14:42:25

  十一(二)、隐居生涯(有删节)
  瓜子逃走后,“隐居”了下来,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不再挣钱、不再联系同学,不再走亲访友,不再回老家,甚至开始目光呆滞,连身边走过个plmm也开始如白痴状目不斜视,更加不用说泡妞压马路看电影谈恋爱结婚买房子生孩子接续祖宗香火了——开始仔细探索瓜子心中的疑问。
  瓜子之不务正业,马上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压力。别的不说,老爹在屡次问讯后忍无可忍,终于在长达半个多小时的怒骂后,摔下电话,不再理睬瓜子。
  瓜子心中却很清楚,这件事情马虎不得,必须首先解决。瓜子认为,做人最重要的是清清楚楚:人生目标要清清楚楚,价值观要清清楚楚,局势要清清楚楚,人生定位更加要清清楚楚。
  这些事情高不清楚,人生就毫无意义。
  话是这么说,但是一个心结始终存在:瓜子能否在支持瓜子的一切资源耗尽之前找到答案,甚或,此生瓜子能否找到答案?瓜子不知道。于是,瓜子心中之惴惴,仍然如怒海之中,一叶扁舟,起伏不定。
  直到一个坏消息来临——瓜子的一个同学在海外投缳自尽。
  然而瓜子悲痛之余,心中的一个大疙瘩反而解开:
  瓜子问自己,如果瓜子不能做到自己提出的四个“清清楚楚”,能否保证自己在任何打击下,都能够挺住,而不走同学的路?瓜子思前想后,回答是:不能。
  所以,瓜子必须按照既定的路走下去,直到瓜子的答案变成“能”。
  于是,虽然依然在困惑和迷茫中,瓜子却能做到心中释然。
  瓜子坦然面对来自各方的关切(多谢我的国内国外的各位同学,始终没有忘记瓜子)和由此带来的压力(老爹的骂了些啥,瓜子立刻忘了^_^),继续追寻自己的答案。
  于是,上海某郊区,城乡结合部的出租房里,多了一个癫狂的人物,
  这人当然就是瓜子。
  瓜子疯了么?瓜子没有疯,心里透亮得很,而且越来越透亮……
日期:2010-06-28 11:56:34

  加点更新,放在第二部分开始部分:
  ×××××××××××××××××××××××××××
  瓜子却不知道,当日的中国正处在经济紧缩之中。
  紧缩的原因,在全球大环境上,除了1990年代,西方国家对华制裁余波未平外,紧接着的就是东南亚经济危机引发全球经济紧缩;国内方面,除去1980年代末通货膨胀后的财政紧缩政策的影响外,还要加上当时的国企改革。
  1988年大通胀,相信瓜子的同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印象。
  据说这件事情起因复杂,牵涉甚广,瓜子害怕躲猫猫,不敢多说。
  少年的瓜子,当年看到的报道,谈到各种荒唐的事情,让人瞠目结舌。很多细节,瓜子直到今天还印象深刻。
  最典型的一例,是说:在物价暴涨的恐慌之下,某位老太太抢购了一大堆盒装火柴,堆满了整个房间,足够她使用500年!(没错,是500年,瓜子没说错^_^)——到现在,瓜子还好奇,这位老太太的火柴到底用完了木有?

  打住,再多嘴,瓜子可能要做俯卧撑了——这事就此按下不表。
日期:2010-06-29 15:09:07

  书孔子事送东海董君序
  人情有所爱而不能拒者,曰安、逸、裕、尊者也;人情有所恨而不能亲者,曰劳、苦、贫、穷者也。非独凡夫,圣人亦然。所以弃安逸而就劳苦者,求道而已。
  世言孔子方罢鲁相,以道之不行,遂从诸弟子以游列国。其间艰难备至,至于死者数矣。过匡,累于阳虎,几死;过宋,害于桓魋,近于死;过陈、蔡,困于野人,绝粮凡七昼七夜,殆饥毙。如是者再四。
  是行也,凡一十四年,终无所成,而笑于野人,曰“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子亦不之否也。呜呼!小人之鄙,圣人之达,可知之矣!
  夫胼手胝足,奔走十国,较鲁之华屋,不可谓安;千里劳苦,朝辞于野,暮栖于圮,较卫之钧驷,不可谓逸;餐风露宿,乃至于绝粮夙日,较之万钟,不可谓裕;讥于氓隶,疑于子路,较之问政,不可谓尊。然子安之泰然,何也?曰:子哀于时而有志于世,然自恨识浅,故弃安逸,而赴危途。其周游者,欲广其识也。虽则艰难,然子不惮自投危途也。
  由是知璞玉虽好,非加刀斧,不成美器;方其时也,子虽曰博闻,未称广识,使保其安逸而终于鲁,必不能有大成矣。

  故子必自投于至艰而游列国,然后有演《易》,订《诗》,作《春秋》,而后乱臣贼子有所惧,万世有所法,后人有所师也。至于成其大而遂称“大成至圣”者,宜矣!
  论曰:身处不利,辄怨天而尤人,至于自堕沉沦,非人也,奸佞叛贼如汪兆铭之辈者当之;身处不利,而能自撑持,与难相始终者,曰常人也,今之众人当之;天加苦厄而不懈,己有成,而国有益者,曰贤人,百里奚、傅说之属当之;高爵显位、富贵尊荣,弃之若弊履,而自投危难,利于当时后世者,曰圣人,张太岳、王荆公当之;圣人哀天下之所困,惩世人之所溺,不惮艰险而立功、立德、立言,至于一言而为万世法,一行而为天下师者,称至圣。可当至圣者,千载之下,惟夫子一人而已矣。壮哉!

  文讫掩卷,哗然长啸,清秋之夜,草木振动。开轩以望,月冷如水,寒蛩低吟,而四顾无人,予亦悄然心动。盖古今以言,聪明睿智之才,数十千百辈也,然则或碌碌终身,或前荣而后凋,鲜有成者,原其败迹,溺于安逸、富贵、尊荣耳。吾辈为人,能无所惧?
  然则夫子身后,迄今千年,而无继圣者,亦可为之唏嘘。夫继圣者,其必藐常人之所溺,而赴所谓至艰者,乐之而不以为苦乎?千载以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予甚悲之。然今日予之所悲,亦其时子之所悲乎?子不见周公,则自奋而法周公。予既不见斯人,吾辈其为斯人乎?
  东海滨有董君,不萦于俗,而有志于文,予甚嘉之,而为斯文以赠。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