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往事》
第5节

作者: 笑一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出半年,辽人在开封城实在待不下去了,就决定撤回北方。作为战利品,后晋出帝石重贵被打进木笼囚车,连同抢来的财物一并带走,被北方势力掠走的中原皇帝,石重贵是第一个,绝不是最后一个。后来还有大宋的“靖康耻,犹未雪”的徽钦二帝。
  契丹北撤,中原无主,群龙无首。
  太原王刘知远看得真真的,他屈指一数,老刘家可是有三百年的大汉基因,于是抢先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后汉。

  公元947年六月,刘知远进入东京开封并在此建都。发布文告,蠲免赋税,大赦天下。
  顺便说一句,后晋灭亡,契丹北归,杜重威的皇帝梦彻彻底底地泡汤了。北汉时,杜重威被人暴尸街头,马踩车压,践踏成泥,落了个死无葬身之地。
  这就是奸贼最后的下场。
  ◆麻雀救命
  少年义气,挥斥方遒。
  每日,赵匡胤腰悬双节棍,在开封城中,走街串巷,生非闯事,打抱不平。打恶霸、杀契丹,除奸臣,由此也结交了韩令坤、慕容延昭、张光远、罗彦威、杨廷龙、周霸、史圭、李汉升等英雄好汉和豪杰义士。
  一天,赵匡胤和韩令坤在土屋中较量武艺,屋外的麻雀,叽叽喳喳的吵个不停。
  两人停下来,匡胤道:“莫非有什么毒蛇出没,不然这小小虫,怎么叫得这么凶呢?”
  韩令坤道:“这些小鸟,一天到晚不知道在争什么?吃的也争,窝也争,媳妇也争,争不到就打架。”
  匡胤道:“同类相争,可见都不是什么好鸟。”
  韩令坤道:“我这里有弹弓,我去把它射走就完了。”
  “好!我们一起去收拾这些家伙。”匡胤说着,同韩令坤一同竞相冲到屋外。
  两只麻雀不知在争抢什么,从树上斗到地上,从地上斗到树上。韩令坤举起弹弓,瞄准了其中的一个大的。

  口中骂道:“大的欺负小的,我让你知道什么是公道!”啪的一下,土坷垃带着正义的怒火射向那只大点的麻雀。
  就听得轰隆一声巨响,身后的土屋,无缘无故地瞬间墙倒屋塌。
  这事也被记录在《宋史》中:“又尝与韩令坤博土室中,雀斗户外,因竞起掩雀,而室随坏。”
  二人吓了一大跳,还好离开的及时,没伤着半分,否则的话,小命就交代了。事后想想,这雀儿难道是老天派下来通风报信的?也未可知。
  ◆娶妻贺金蝉
  赵匡胤整天腰里别着一根双节棍,跟着一帮兄弟在街上溜达,伸张正义,打抱不平。今天不是哪个大臣的公子被揍得鼻青脸肿找上门来,明天就是哪个校尉的儿子被扯破了衣服,前来理论。杜氏觉得儿子大了不好管,就和赵弘毅商量着给匡胤娶门亲,让媳妇管吧。
  赵弘殷和贺景思都在护圣指挥营任职,两人关系很铁,常在一起喝酒撸串八卦。
  贺景思的祖上是“金龟换酒”的唐朝大诗人贺知章,家中世代书香门第,两家的孩子,赵匡胤和贺金婵二人从小就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匡胤比金蝉大两岁,打小就知道护着这位小妹妹,要星星不给月亮,要月亮不给星星,春天送野花,夏天送雪糕,秋天送菠菜,冬天送干柴,没少献殷勤。
  后晋开运初年(944年),赵弘殷带着儿子赵匡胤到贺景思家下聘求亲,贺景思心里乐开了花。两家选了个好日子,十八岁的赵匡胤和十六岁的贺金蝉,当年就喜结连理,成就百年之好。
  果然,娶了媳妇的赵匡胤一改往日的争强好胜、醉酒好斗的纨绔秉性,开始喜欢上看书,经常坐在那里手不释卷,遇到好书,也会不惜花费重金买下。
  贺金蝉温良贤淑,对公婆孝顺有加,家务操持得井井有条。赵弘殷和杜氏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赵匡胤后来出去闯荡,多年在外征战,贺氏一直费心劳力地支撑着这个家,养育儿女,孝养公婆,教导叔子小姑,没让赵匡胤操一点心。大宋三百年盛世繁华,军功章上也有她的一半。
  当后汉在开封定都之后,赵匡胤心想,我一定要干点啥吧,他不知道,自己的噩梦即将开始了。
  开运四年(947)二月,刘知远在太原称帝。
  三月,契丹主耶律德光率辽兵北撤,中原无主。

  五月,刘知远出兵占领洛阳、开封,收复后晋末失陷的河南、河北诸州。
  六月,刘知远改国号为汉,史称后汉。
  从此,中原一带又迎来了一段难得的安定时光。
  一天,赵匡胤腰间又别了双节棍,和张光远、罗彦威兄弟三人在街上游玩。路过上土桥一卦摊,摆摊算卦的是位小道长,一见赵匡胤的面相和走路的气势,随即开口说道:“这位公子,请留步!贫道有话要讲。”
  赵匡胤停下脚步,朝小道长摆了摆手,“道长,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算不算。”直接拿话堵住了小道长的嘴巴。
  小道长拱手道:“我不要你们算卦,我送公子一卦。”

  赵匡胤呵呵笑道:“你们这些易老岐黄,总爱故弄玄虚,你这么小就学会骗人钱财了。”
  你道这小道长是哪一位?
  此人可是华山陈抟老祖的高徒,姓苗名训,字广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虽然年龄比赵匡胤还小两岁,可他从小就跟随陈抟老祖山中修道,深得老祖真传,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陈抟老祖曾言:“我门下弟子,将来成大器者,非广义莫属。”
  这小道长见四下并无闲杂之人,急忙从卦摊后出来,来到在赵匡胤面前,撩袍跪倒:“小道苗广义见过万岁爷,接驾来迟,望乞恕罪。”
  赵匡胤一听此言,顿时火冒三丈:“你这疯道,胡乱说什么!被人听了去,你可知,这可是砍头的大罪。”
  苗广义道:“主公,小道我并不疯癫,我看主公实乃应运兴隆之主,用不了几年,定会荣登九五,一统万方。”

  赵匡胤手指着苗广义,道:“你……你少妖言惑众,若再胡说,我定打你个不能自理。”
  苗广义起身,掸了掸袍子上的泥,拱手道:“小道苗广义,并非什么江湖术士,我也是拜的名山,寻的仙祖,虽不能撒豆成兵,但也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前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能够断人福祸,知人未来。”
  前些日子,苗广义听师父陈抟老祖说,真龙天子现在东京,如今已长大成人。为了考验自己的眼力和学识,他便辞别师父,到了这东京城中,摆摊算卦,目的就是为了能亲眼见到这位传说中的真龙,今日果然如愿。
  此时的赵匡胤,也还是个后街大男孩,对于未来,他还没想那么多,对于算命打卦的,更没有兴趣。他和张光远、罗彦威一样,还是想着到哪儿找点乐子。
  如果苗广义的话被赵匡胤的娘杜氏听到了,她肯定会相信,当初,那位老道长说的“今日天子一肩挑”的话,她可是记得真真的,她不但相信赵匡胤将来能当皇帝,也相信老三赵匡义将来也当上皇帝,这可真是不一般的娘,宇宙无敌超强第一大可爱的母亲。
  可是现在面对的小道长的是赵匡胤,他有点不屑一顾,说道:“道长,您说的那个真龙天子,肯定不是我,我叫赵匡胤,你去打听打听,别人顶多叫我东京小霸王,叫我万岁爷的,你是头一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