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往事》
第4节

作者: 笑一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后汉时,赵弘殷任护圣都指挥使,后周建立后,赵弘殷参加了淮南之战,拜为检校司徒,封天水县开国男,与儿子赵匡胤同掌禁兵军,这是后话。
  渐渐长大的赵匡胤,又会闹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来呢?
  ◆驯服的卢马
  一天,有位指挥使家的孩子,前一段时间被赵匡胤胖揍过的公子哥,让仆人牵来一匹大马。这马四蹄乱蹬,不时地扬头狂嘶,前脚掌把地面踏得泥土乱飞,一看就是匹烈马,还未被驯服。

  这些人找上赵匡胤,让他见识见识这匹马的厉害,好为自己出口恶气。
  军营里长大的赵匡胤,见过太多的好马,就好像现在的孩子,望着满大街跑的汽车,各种牌子的都有,也会看花眼的。
  赵匡胤拍了拍马脖子,问道:“这马有啥稀奇的?我见多了。”
  “这匹马叫的卢,眼下有一道泪腺,纯种的,当年蜀汉皇帝刘玄德骑的就是这种宝马。”
  “别废话,我骑过再说!”这是匹光腚马,还没装鞍子。赵匡胤撩腿跨上马脖子,这匹马一扬脖子,赵匡胤正好坐到了马背上。
  争强好胜的赵匡胤这回中计了,公子哥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的卢马见有人骑到自己背上,立刻后蹄乱踢,接着一个前立,差点把赵匡胤给掀翻下去。仆人吓得撒开了缰绳,赵匡胤抓住马的鬃毛,这匹马立刻就窜了出去。
  开始,这匹马沿着小路狂奔,见没有效果,就钻进路边树丛,哪里树枝低矮,这匹马就往哪边跑。赵匡胤趴在马背上,任其撒野。“小爷我今天吃定你了!”后背上的袍子被树枝划开一道道口子,听到背后袍子撕裂的声音,赵匡胤豁出去了,他一往直前,无所畏惧。
  这马的智商很高,相当的有心计。它开始沿着墙根跑,前面是往城楼上走的坡道,有根防御的大木梁,正好斜斜地支在墙上。
  看到木梁,马儿心里乐开了花,它从木梁下飞快地挤过去,赵匡胤把身子紧贴着马的后背,突然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要被压瘪了一样。
  刚过木梁,坡道前面还有个砖砌的小券门,这马直接就冲进去了,赵匡胤此时刚好抬头观望,不偏不倚,“咣”一下子,额头正中门券,赵匡胤被摔落地上,脑袋嗡嗡的,眼睛直冒金花。
  躺在地上,赵匡胤好一阵子没爬起来。围观的人一阵嘘唏,都认为这孩子的脑袋被撞废了。
  这匹马也觉得自己做得有点过分,看到骑它这个孩子掉地上了,就乖乖地跑回来,站在赵匡胤身边,打着响鼻喘气,好像说,“怎么样,想骑我,你还嫩了点。”
  赵匡胤慢慢爬起来,这畜生差点要了小爷的命,他抓住马的缰绳,训斥道:“你敢跟我耍横,我让你长点记性!”说完,照着马的腮帮子,哐哐哐就是三拳头。
  “再不听话,我扒了你的皮!”的卢马似乎不服气,狂嘶乱蹦,赵匡胤不容分说,窜上马背,这匹马又继续狂奔起来,赵匡胤缰绳在手就不一样,他死死地拽住缰绳,的卢马只能原地转圈,跑不起来,最后只得不跑不跳,安静下来,认怂了。赵匡胤一抖缰绳,这匹马大踏步的折返而回。
  看到赵匡胤安然无恙,众人纷纷翘起大拇指,“好样的!这样的烈马都能降服,还有什么事能难住的呢!”。
  《宋史》载:“尝试恶马,不施衔勒,马逸上城斜道,额触门楣坠地,人以为首必碎,太祖徐起,更追马腾上,一无所伤。”说的就是这事。
  赵匡胤一时间成了大家眼中的少年英雄。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似乎投胎也是个技术活,有个优秀的爹很重要。在老爹赵弘殷的百般调教下,十八般兵刃,赵匡胤学了一个遍。无论是骑马射箭,还是拳脚手搏,赵匡胤是一学就会,小树林里,打谷场上,城墙根下,到处都成了他的练功场。
  几度春去秋来,赵匡胤渐渐地从一个毛孩子长成一个大小伙子,身高八尺,丹凤眼,卧蚕眉,豹头红脸,容貌雄伟,龙行虎步,器度豁达,文武双全,武艺超群,有见识的人知道他一定不是常人。
  在所有兵器当中,赵匡胤觉得还是棍子最适合他,这东西顺手,到处都有,不像那些使剑的,天天在腰里挎着唬人。
  棍子可长可短,必要时还可以当扁担,不必天天带在身边,随便掰棵小树,撸掉枝杈,就是一件应手的兵器。勾弹封逼撸挤抽挪,诸般等势,处处黄龙舒展;斩将杀敌,棍扫一大片,勇武难挡。
  赵匡胤又将一根长棍,做成两段,中间加了个链条,就像李小龙使的双截棍,不过就是棍子更长一些。
  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嘿。后来赵匡胤把双截棍用在军队里,做成一长一短的“盘龙棍”,专门攻击敌骑兵的马腿,在战场上所向披靡。
  赵匡胤深谙武学拳术,现在山东、河南一带流行的“大洪拳”,就是赵匡胤所创。大洪拳的特点是以活马步桩为根基,架子大开大合,刚劲有力,极具搏杀实效。还有一套“太祖长拳”,更是被少林寺继承发扬,名扬四海。
  艺高人胆大,大宋时期,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事,就是太祖一根哨棒打下四百州江山的事迹。
  不过此时的赵匡胤心里所想的还是: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一代更比一代强,他要超过他爹,当最大的官。
  就在赵匡胤踌躇满志,想要到老爹的军营里一展身手的时候,这时候,又变天了。
  天福七年(942)六月,由于石敬瑭一直无法兑现给契丹的贡品,五十一时就把自己给郁闷死了,给儿子们留下了一堆烂摊子。或许是觉得自己的儿子们“猪狗不如”,或许是良心发现,要保全他们的小命。总之,石敬瑭没有把皇位传给亲儿子,而是给了自己的养子石重贵,即后晋出帝。
  晋出帝石重贵不肯向契丹称臣,惹怒了契丹皇帝耶律德光。

  开运三年(946年)十一月,辽太宗耶律德光亲自统率军征讨后晋,他指示降将赵延寿与瀛州刺史诈降,送假情报给石重贵,晋出帝不辨真假,急于成功,赶紧任命姑父杜重威为兵马大元帅,统领大军北上抗击契丹。
  这个杜重威,是个标准的软骨头,不堪重用,领上兵的那一刻,他已经决定要效法大舅哥石敬瑭了,跟契丹打得火热。最后,契丹头头们口头答应立杜威,只要不抵抗,投降大辽,就拥立他做皇帝。
  杜重威觉得这回自家的祖坟也可以冒青烟了,为了当皇帝,他带领十万大军一起投降了。辽军在杜重威的带领下,搭着顺风车,一路南下,兵不血刃,兵临京师开封城下。
  公元947年一月十一日,杜重威声称打了胜仗,骗开了城门,辽军哗啦一下涌入开封城。石重贵无以为计,欲纵火自焚,近侍把他一把拉住,才免为灰烬。
  契丹人这回打下开封,就在开封定都,改国号为“辽”。把对杜重威的承诺全都抛之脑后了。
  一头饿狼闯进了羊群,为了补充军备,契丹军在中原到处烧杀抢掠,美其名曰“打草谷”。黑熊为了得到蜂蜜,端了马蜂窝,自己肯定也要付出代价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