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的天空》
第14节

作者: 那年花香飘过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今天,眼看着太阳都快出来了,为什么自己的女子还不见个信。哎,我那几个心疼的外孙子不知道都会不会来么?
  “他大,秀兰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唠?”俆孙氏心急地说。
  永福老汉没有言语,下了炕,穿上棉鞋,就向大门外走去。
  他也心急啊!
  门外,一条积满厚雪的小路上全是去转丈人和来转娘家的男女们留下的深深的脚印,可是啊,为什么——我家的秀兰还不来呢?

  永福老汉像一尊立在雪中的雕塑,向遥远的北山望去……
  日期:2012-02-15 22:59:48
  (承接上文,故事继续……)
  八铡美案
  “哎,姨夫,姨娘,在家不,我们拜年来了!”
  快晌午时,刘天贵率领着一大家子终于浩浩荡荡的出现在了永福老汉家的门口。

  直到这时,老两口悬了半天的心才猛地放了下来。
  刘天贵走到厅房,在桌子上拿起香裱,祭完徐家先人后,又清了清嗓子,唱秦腔一般念道:“娃娃们,跪将下来,咱们给你外爷外奶磕响头拜年唠呀!”说着,“扑通”跪倒在地,将三个响头美美地放在了地上。孩子们见状,也连忙跪下,学着父亲磕起头来。
  “赶紧起来,我的娃娃哟,赶紧到炕上去。”俆孙氏满脸堆笑,“呵呵,外奶奶给咱们装锅子吃么。”
  但刘天贵和娃娃仿佛没有听见,仍把屁股撅得老高,一点起来的意思也没有。
  “啊喓,看你外爷,都高兴瓜了么,呵呵——老汉呀,你还没有给娃娃们散年钱呢!”

  听见徐孙氏这话,永福老汉才从身上掏出一把五分钱的“钢元”(硬币),给娃娃们散了起来:“来,发展两个,经济两个。给,国民的,麦香的。”
  娃娃们起来后,刘天贵仍爬在地上一动不动:“姨夫呀,你可不能偏心啊,还有你女婿我呢?”
  “大,你少管这个死皮,叫他就一直跪着算了。”秀兰笑骂。
  刘天贵见没人理会,也就只好悻悻地起身,脱了鞋子暖炕去了。
  这一切,只惹得一家人哈哈大笑起来。
  吃完锅子,刘天贵就收拾着要走。

  “你要去一个人去,我和娃娃们要在娘家里住一晚上哩。”秀兰有些生气。
  “唉,这婆娘,一到娘家就气实了,哈哈——我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么!”刘天贵笑着说,其实他也不想回去,只不过是引着秀兰说出自己不好意思说出的话罢了。
  黄昏,一缕霞光从西山溢出,淌满了整座徐家小院。望着门口玩的不亦乐乎的外孙子,永福老汉脸上露出了一抹慈祥的微笑:“呵呵,娃娃们都长大了……要是子文子武几个在就好了。哎——看这日头,他们今晚也都不会回来了。”
  初三一大早,国民、经济和发展三个一起来,就和外爷开始用架子车清理院里的积雪,懂事的麦香也用小手将积了一夜的雪块往门外抱。
  “哎,他那个老子有娃娃们的一半勤快都好了。”俆孙氏叹道——这时,刘天贵还在被窝里和周公同志解梦哩!
  吃完早饭,永福老汉说:“本来要留你们多住几天,但是今天已经是初三,你们也该回去送先人了!”
  是啊,大年头三天一过,天上的先人们也该回去了!

  “哎,天贵啊,你的这个懒毛病也该改改了。现在社会变了,你再也不能像前几年那样胡混了。以前你再怎么混,一年总能挣几个工分……现在单干了,各顾各,像你这样子,哎——饿死了都没人管呀!”永福老汉语重心长地说。
  “对对,姨夫呀,你说的太对了。”
  “哎,我和你姨娘早商量好了,这次你们回去时,赶上两只羊去吧。”
  “呵呵,姨夫啊姨娘哟,事情虽是个好事情,可你们也都清楚,秀兰一天忙的个两把半,三个娃娃都要上学哩。麦香呀,哈哈,还小的指望不上,你说这羊谁放去么?”刘天贵一脸的担心。
  “难道你是个吃野粮食的?”永福老汉气得大声骂道。

  最终,刘天贵还是赶着丈人给他精心挑选的一只羝羊和一只已经怀孕的母羊将俆孙氏装好的半袋子白面斜搭在肩上后,高兴地哼着调调,领着一家子回北山去了。
  “要不是我的女子和我心疼的孙子,饿死你这个狗吃的,我也不管哩……”俆孙氏望着越走越远的一家人流着眼泪说。
  日期:2012-02-16 15:55:44
  (承接上文,故事继续……)
  雨水节气过后的第二天(正月二十七),卧龙川中断了多年的敬神唱戏活动终于重新开始了。
  由于财力、人力以及历史原因,卧龙川的唱戏会是由永福老汉所在的三队和附近的五六队三个队来共同准备筹办完成的,演员和乐器手也都是这几个队的农民。

  下午四点左右,刚刚搭好的戏台前早已是人山人海。除了卧龙本队人外,甚至连北山、南山的戏迷也全来了。几个从清泉镇赶来的小商贩们在占据好有利的地形后,开始卖力的叫喊。媳妇们和姑娘们穿着自己最称意的花衣裳在台前羞涩的转悠着。男人们把脚尖踮得老高,希望从后台里看出点什么来。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的后生,在戏场里走来走去,偷看着人家的大姑娘和小媳妇。一群小孩蹲在一捆糖苷前,有的馋得直流口水,有的因为没有讨到买资竟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先唱了起来。附近庄户的老人们已经坐在板凳上开始谈论起今天的戏目。不远的路上,几个孝顺的孙子用架子车拉着走动不便的老爷爷、老奶奶也向这里走来……

  台上的祭祀活动在一阵鞭炮声中结束后,“头家”(负责人)田耀业这才说了一声:开戏!
  至此,卧龙川壬戌年大戏终于拉开了序幕。
  按照惯例,这天下午唱的全是折子戏——先是《空城计》,然后是《探窑》,第三折是《拾玉镯》,最后是《放饭》。
  折子戏唱完时已近黄昏,这时,头家田耀业忙从后台走出,站在台中央大声说道:“哎呀,感谢四里八乡的亲戚朋友们赶来捧场,呵呵,从今晚开始就要唱全本戏了,到时候,欢迎乡邻们再来呀……”
  “头家,问一哈,今晚唱的啥戏么?”有人喊。

  “好戏,好戏……《铡美案》么!”
  听到这话后,这群庄户人才心满意足地向家赶去。
  “哎,折折戏没意思,看不过瘾。”
  “就是,就是。今晚的戏美得很。快,赶紧吃饭,晚上要看包爷哩。”
  夕阳映成橘黄的雪地里,不时地飘起阵阵悦耳的笑声……

  秦腔,本是流行于陕陇之地的一种民间歌舞,经后世不断创新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艺术形态。自周以来,广袤的关中大地便以“秦”称,故此得名。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两汉,繁荣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华夏戏曲之鼻祖。康乾年间,秦腔传入北京,对京剧的形成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时,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秦腔班社,仅西安就有三十六个之多,如保符班、江东班、双寨班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