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花样和草样年华》
第24节

作者: 寒江雨雪隐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一是在“方田均税”的借口下,将地主土地“浓缩”,由多变少,由大化小。如虔州(今江西赣州)瑞金,竟把二百多亩缩成二十亩,二顷九十六亩丈量成七十亩。而农民的税却“膨胀”了,有增无减。虔州会昌,租税从二十七文增加到一千四百五十文。
  二是恢复“免役法”。官僚地主的土地,以施舍给寺院或作为坟田为名不缴纳免役钱,甚至替他们看守坟墓的人,虽是上中等人家,役钱也可免。应纳的钱就均摊到下等人家名下.有的地方役钱比神宗时增加七十多倍。这种“免役法”,只免官僚地主,不免贫苦农民,减轻了地主负担,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
  三是强化保甲制度。整体转嫁风险,加重盘剥。
  还有增价折纳法和和金之法。折纳就是钱与物反复折变,“既以绢折钱,又以钱折麦。以绢较钱,钱倍于绢;以钱较麦,麦倍于钱。辗转增加,民无所诉”。

  和氽也是北宋末年,以备边积粮为名推行的一项聚敛措施。蔡京下令根据坊郭、乡村民户等第给钱,收成之后,以时价折粟入官。到后来又行均氽,即不论家里是否有存粮,都要摊一份官氽粮,使许多食不果腹之家也要交纳官粮。
  蔡京做这些缺德事情,害怕引起弹劾,出现后果,就想出一条妙计,拉着皇帝的虎皮,做自己的大旗。
  宋朝祖制,凡诏令都得经过中书省、门下省议论,然后指定学士草拟。神宗时,有些手诏不由中书门下省共议,而由大臣暗中起草。蔡京发明了“御笔密进’,要徽宗照录蔡京的草诏,谓之“御笔手诏”,违者以抗拒皇帝命令而治罪。这样,事无巨细,照此办理,有时不象“御笔手诏”的,大臣们也不敢提出异议。
  更有甚者,凡“御笔手诏”下达,蔡京就对士大夫们说,“此上意也”。明日,又一诏书下达,令前诏暂不执行。蔡京就说,这是我上奏皇帝的结果。
  蔡京“善则称己,过则称君,必欲陛下敛天下之怨而后已。”凡好事就是蔡京办的,有过失?你们别找我,找万岁去啊。这是蔡京专擅大权的超级“武器”,所以什么坏事情都敢干。

  可怜的皇帝,看似神圣,实质成了蔡京的玩物。他都不想想,万一蔡京借助自己的名义干邪恶勾当该怎么办?
  这样低素质的孩子,适合统治全国吗?
  太应狠抽向太后的屁屁。

日期:2009-02-02 18:06:05

  16.蟹黄馒头
  蔡京“理财”能力高超,马屁功夫一流,书法列四大家之一,诗词也也是字字珠玑。请欣赏他的一首词:
  秦末家家思逐鹿,
  商山四皓独忘机。
  如何鬓发霜相似,
  更出深山定是非。

  大意是秦末天下大乱,而这四个老头却无动于衷,到了刘邦要废太子了,才出山力挽狂澜,稳定了大汉江山。
  这词是蔡京自夸。
  他把自己和王安石、蔡卞等人比喻成那四个厉害老头。
  熙宁年间,宋神宗即位时,国库空虚,入不敷出,通货膨涨严重,每战必败,屡败屡战。神宗不得不锐意改革,重用王安石。王安石上台推出了青苗法,也有新茶法等,把农民和商人刮的鲜血淋漓,丰满了国库。
  蔡京也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王安石上台后看中了蔡京弟弟蔡卞,收做了女婿,抬举成了中书舍人。朝中有人好做官,蔡京此时也得了个出使大辽的机会,沉着应对,有理有节,为大宋增光添彩。回来后,也被宋神宗任为中书舍人。

  徽宗上台,国库虽然略有节余,但朝廷花费很大,同样拮据。老韩曾布那样的不成器家伙虽然做了宰相,但搞不来钱,最后被淘汰出局。
  众望所归,能力出众的蔡京脱颖而出,不到一年多时间,把个国库填充的满当的,军旅费用、治理黄河、救济灾民、百官俸禄、日常用度等等,一一支付。朝廷其他用钱难题,如养宗室冗官等,也迎刃而解。在职官员的俸禄、丝帛、职钱、禄米、茶酒、厨料以及随从人员的费用,都一个劲头的增加。
  高官辛劳,奖金当然要体现,即使今天的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老大老二老三,级别就是钱。蔡京领了丞相和司空双份俸禄,又增加了种种补贴。当然,老家伙哪里靠工资生活啊?他过生日,女婿大名府梁中书就送10万贯生辰纲给他。阳谷无赖西门庆都能给他送上大量金银珠宝,买官做。老蔡仅靠批发贩卖职务一条,就能赚座金山。
  其他执政官俸禄也成倍增加。三省和枢密院的胥吏共有几千人,也都受到恩惠。地方官员因实施新的赋税法,收入也甚为可观。那白花花的银子和米面,那五彩缤纷的丝帛和实物,陆续送进百官府第。这些实惠比任何宏文大论都更有说服力。宗室、贵戚、朝廷大小官吏,有几个不称赞蔡京是富国裕民的大宋名相?他们都说宋徽宗是打着灯笼,不,简直是开着探照灯,找到一个不可多得的诸葛亮式的贤相。

  很快由右相升为左相,百官之首。在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连登官职中最高的三级台阶,从杭州逐臣一跃而为位极人臣,这是否从侧面证明赵佶轻佻?
  这巨大财富背后,是多少商人穷家荡产,多少农民流离失所,奸臣蔡京用百姓的血汗喂饱了庞大臃肿的国家机器,换来自己的乌纱帽子。
  他和绝大多数官员一样,不会感到内疚。官员就是官员,百姓永远是百姓。狼吃羊,羊吃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什么两样吗?
  但身边的张商英却不然。这丫的就是能装13,经常向皇上密告,说本相的新盐法和其他的新政是一己私意,远不符合神宗皇帝的遗意。
  屁话!是否符合难道老夫不知道?那么多官员看不出?人家都不去点破,偏你去说白了,这叫幼稚,是政治家绝对不应该犯的大错误。
  宋太祖创立这份家业,为防止外人像他这样黄袍加身篡夺位子,于是大肆分割官员权力,搞了复杂烦琐的政军体制,“叠床架屋”,大量亢官,还要高薪养廉。天量亢兵,需要发饷。赏赐多,祭祀多,还要给辽国、西夏这样的强邻进贡,财政赤字逐年增加,比如英宗治平二年(1065),财政赤字猛增至1573万贯,占全部财政支出大约12%。

  难道老夫能改变这个体制吗?难道老夫能继续发大钱,导致通货膨胀吗?不从百姓身上搜刮,那从那里搞?我们也没后世的微软丰田。想让官员和百姓共同富裕?呵呵,你以为宰相是会变银子的孙悟空?
  凭心而论,蔡京说的是实话。官僚体制是最大的羁绊,也就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制约着生产力发展,这是个死结。
  老蔡越想越气愤。
  。

日期:2009-02-03 17:22:43

  老蔡想,商英啊,商英!论交情咱们结识已二十多年了,关系应该很铁啊。去年老夫拜相时,商英起草诏书,曾竭力褒美,老夫报之以琼琚,推荐你为尚书右丞,位列执政,对不起你吗?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
  蔡京从自己私利角度上衡量张右丞,其实这个人是很正直的,是忠君爱民的良臣。至于一年前推荐赞扬蔡京,那也很好理解。蔡京做宰相前,伪装的很好,欺骗了好多人。张也以为帮皇帝好到了一个好丞相。当他看到蔡的倒行逆施,感到无法再沉默。
  小赵刚即位时候,他曾经担任了短暂的一段时期的宰相。因为刚正无私,年轻皇帝很怕他。小赵想装潢门楼,又怕他批评,经常嘱咐工头,发现张丞相来,你们赶紧藏起来,千万别让他看见。
  皇帝虽然在他和蔡京之间,选择了蔡京,那是用蔡的理财之术,而心中却并不放心,让他在暗中监视,制约。
  但张商英又犯了一个政客绝对不该犯的错误,私下对张康国透露了这个秘密,结果这小子是老蔡的鹰犬,赶紧报告了主子。
  老蔡想,呵呵,乳臭未干的小皇帝,对老子还留一手,对付你这样的小孩子,简单。还有那个假正经的张康英,你看老夫怎样玩你。
  一天,蔡京根据魏伯初的统计,呈奏徽宗说,实施新盐法虽不到一年,但库中已积下盐钞实钱接近一千万贯。徽宗将信将疑,张商英坚决戳穿老蔡的牛逼大话。
  因张事先已暗中派人去榷货务钱库中侦察过,见钱架上寥寥无几,所以肯定地说,蔡丞相所奏,乃心中算计之虚钱,画饼岂能充饥?虚夸成风,谎报政绩,是欺君之罪也,应据实禀奏!

  皇帝暗想,张爱卿虽是蔡京所荐,但不讲私情,敢于主持正义,精神可嘉,应该重用。
  蔡京感到很没有面子,大声回击道:老夫任相以后,忠心勤政,所奏全是实情。如有虚夸,愿削职为民,回杭州凤凰山颐养天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