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花样和草样年华》
第12节

作者: 寒江雨雪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啊派!区区副宰相,能满足俺老蔡胃口?
  蔡京赶跑老韩后,小曾就成了他的靶子。主要矛盾转移了。

  韩忠彦被打掉了,曾布主持工作,力主绍述,大量提拔新党干部。他以为可以和蔡和平共处,共存共荣。但矮子,您太健忘了,当初是谁力主贬放蔡大翰林来着?一气把人家撸成杭州提举洞霄宫这样的闲差,此仇焉能不报?
  老蔡日夜寻思如何整老布,布亦稍稍感觉到了,但一时却拿他没办法,皇帝正欣赏人家啊,他只好虚与委蛇。
  蔡京已经是尚书左丞,处于辅政地位,所有一切政事,必和老布反着来。老布提倡往东,老蔡非要往西。老布主张打狗,老蔡坚决打鸡。总之一切反向操作,龃龉不断。
  老蔡就像一个优秀的狙击手,仔细地端详、观察着对手的动向。
  老布非常配合地给了他一个机会。
  曾布想内举不避亲,抬举他儿女亲家陈佑甫为财政部副部长(户部侍郎)。
  老蔡当机立断,扣动扳机。干脆利落地奏了他一本:“爵禄乃是公器,奈何使宰相私给亲家?”
  老布这个气啊,你蔡京可以和胞弟蔡卞相互提携关照,同朝为官,我怎么就不能提拔亲家?何况俺亲家很有才啊。(京与卞系是兄弟,如何亦得同朝?佑甫虽系布亲家,但才足胜任,何妨荐举。)

  京冷笑道:“恐未必有才呢。”
  蔡京此时像个西班牙斗牛士,扯着个红布,不断地撩拨曾布这头发疯的野牛。
  曾布却偏要上当,越发怒道:“京以小人心,度君子腹,怎见得佑甫无才呢?”说至此,声色俱厉。
  他向老蔡发起猛攻,准备撕下这个伪君子的皮。
  但他竟然忘记了此时在朝堂之上,小赵再小,人家也是皇帝啊,臣子在皇帝面前,大声喧哗,此为失礼。很严重的错误。一年前,他老人家就是这样呵斥章丞相,批他在太后面前无礼,如今世道轮回,该人家这样收拾他了。
  蔡的爪牙温益从旁叱布道:“布在上前,怎得无礼?”

  早已经乱了方寸的曾布转头欲还叱温益,但见最高领袖宋徽宗已面带愠色,拂袖退朝。
  这一切早被蔡的打手们看到了,这时满朝多是蔡的势力,何况曾矮子确实有问题,弹劾百官是御史的天职。
  殿中侍御史钱俶,即于次日呈入弹劾:“曾布援元祐奸党,挤绍圣忠贤。”
  皇帝也烦他,马上诏罢布为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润州。
  可见“奸党是只筐,什么都往里装”。曾布是改革先锋领导人王安石提拔的新党重要干部,和旧党是死对头,怎么转眼变成旧党一伙的?他提拔的可都是新党干部啊。


日期:2009-1-5 17:51:26

  曾布收拾铺盖卷,灰溜溜地出京城.心里那个郁闷啊.想当初跟着王相公丨安丨石闹革命,挟制群臣,到各地巡视,耀武扬威。章丞相得势就依附之,发现他势头不佳就踹之,及时转到保守派代表向太后这边。就好象一个高明的炒股票者,眼明手快地把涨势已经衰退的大牛股,及时获得利润后了结。
  赵佶上台后,对他很器重。谁敢对他不尊重,马上解决掉。任伯雨半年上了108道奏章,多嘴多舌的家伙,权给事中。然后找人悄悄告诉这个家伙,少说几句,可让你在好位子上呆长久。但这小子不知道好歹,还是喋喋不休,还妄图上疏弹劾。亏我预得消息,马上徙这家伙为度支员外郎。尚书右丞范纯礼,沈毅刚直,让我害怕。本相对付不了你,但我会请人收拾你。我私下对驸马都尉王诜道,皇帝准备提升你为承旨,但范右丞反对。驸马怀恨在心,诬陷他见笑辽使,失人臣礼。新皇帝也不问真假,立即出纯礼知颍昌府。嗣又罢左司谏江公望,及权给事中陈瓘,连李清臣也为咱所讨厌,罢门下侍郎。韩丞相虽然是第一宰相,照样被咱这第二宰相整治的苦不堪言。

  百战百胜啊,如今落得这样下场?
  蔡京,你扮猪吃老虎,想不到我老曾一世英名,竟然毁于你手!

日期:2009-1-5 18:05:55

  曾布,这个当初呼风唤雨的政治弄潮儿被罢相,出任润州(今江苏镇江)知州。
  但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老曾,你吃苦的日子还在后头。小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
  半年时间内,曾布又连续三次遭受贬降。先是免职提举宫观,然后又是降阶官授分司官,还限制他只能在太平州居住。当年底,再被贬为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其实是被编管起来。
  崇宁二年,他又被贬往不毛之地岭南,先是担任贺州别驾,再降为廉州司户参军。
  可以看出,蔡京比曾布狠毒多了。当初曾把他赶到风景胜地杭州,做个小差事,而老蔡如今像猫玩耗子一样,反复捉弄他。

  曾布后悔的牙都快掉了。假如当初他和韩宰相被窝里斗,团结起来,拒绝大奸臣蔡京回朝,他俩至少可以多干很多年。
  蔡复出后不到三个月,漂亮地上演了一出联曾倒韩,再寻机驱曾的好戏。
  两只可怜又愚蠢的小白兔成了口中美味,接着狼外婆成了小家主人。崇宁元年七月,蔡京如愿拜相。
  奸相要大展宏图了。

日期:2009-1-6 16:07:47

  韩忠彦、曾布先后被罢黜之后,蔡京的仕途一马平川。
  当年七月初的一天下午,延和殿。
  这里是侍读讲课的场所,小赵以尊师之礼赐老蔡坐,用尊敬的口气说:“神宗创立新法,哲宗继承,可是先后两次遭到变更,寡人欲绍述父兄之志,爱卿乃先朝硕德,当世名儒,学贯古今,文武德才兼备,有什么要教朕的?”
  蔡京被感动得泪涕交流,离开座位,跪下连连磕头,表达忠心曰:敢不效死力?
  很多书籍说老蔡胸无点墨,只会放空炮,其实不然.
  他从童贯等内侍那里了解到皇上的思想动态,精心酝酿,胸中早有一根大竹竿.

  他慷慨进言,先把皇帝他爹爹表扬了一番,“神宗圣主,锐意变法,可以致千年的盛业;据经典而立制,可以追三代的教化。”
  然后夸赞变法内容非常英明:“免役法使民减负,均输法抑制商人暴利,青苗法既方便农夫,又限制了豪强高利贷,还可富国。农田水利法使地尽其利,保甲法、将兵法足可强军,能诛内乱、靖边境,其它如改官制、修历法、整顿太学、改革科举等等,都是前所未有之盛德大业。陛下要绍述父志,则大宋幸甚,苍生鸿福!”
  皇上过去对熙宁新法只是略知皮毛,听了蔡京系统阐述,顿开茅塞。
  20岁的毛头小子,哪里受得了接近花甲的老奸巨滑奸臣的忽悠?

日期:2009-1-6 16:34:12

  那些新法内容真的有蔡京所说的那么神奇吗?既然如此,为什么最后夭折?如果将变法失败归结于保守派的阻挠抵制,那是十足的笑话。王安石在神宗支持下,将所有反对变法的官员,尽数罢黜,驱逐。王执政6年,此后,神宗自己变法19年,哪里还有反对派能阻挠他们?
  假如变法真的是利国利民,为何得不到人民支持?
  因此,必须客观全面地看待王安石变法。
  国人最擅长 的是把简单的事情搞负责,其实再复杂的事情一旦简单化,马上现出原形。
  首先我要说的是,王安石与袁崇焕高度相似。

  为争上宠,满嘴跑火车。
  宋朝建国以来,就养着大量的亢官,亢兵。还高祭祀,拜神敬鬼。太宗还发动2次讨伐辽国战争,后面几个皇帝在任时候,常与辽国、西夏冲突。皇帝们也不知道精打细算,挥霍奢侈。
  这一切,需要钱。
  所以北宋以来的改革特别多,天天折腾,一直到灭亡。
  变法的本质就是划拉钱,为了国家(其实是为了皇帝)富裕,其次才是考虑百姓富裕。
  但是一个社会,在生产力没大幅度提高以前,财富总量是一定的。羊毛出在羊身上。北宋这只绵羊总共那么大,从地图上看,小的可怜。大宋者,小宋也。

  好了,我们伟大的改革大师王相公出山了,他忽悠年轻气盛的神宗皇帝说,我有妙计,可以使得国家富裕,百姓富裕,还不用加赋税。

日期:2009-1-6 16:58:06

  熙宁元年仲冬,行郊天礼。
  辅臣奏道,河朔旱灾,国用不足,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南郊以后,别再扯这个了(不可再循故例)。
  神宗不爽,让学士们商议讨论。
  一场精彩的对话开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