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商号》
第31节

作者: 邓九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过了好半晌靳老汉才算勉强地说出这第一句完整的话。

1万金账上注“己”字的掌柜子(5)

  望着老泪纵横的靳老汉,古海也热泪滚滚!自从迈进大盛魁的门槛,他不曾沾过一滴酒,也不知酒为何物,可是这会儿他觉得需要了,觉得不喝不行!他把自己面前那个一直空着的酒碗挪挪正,抱起酒坛子哗哗啦啦倒了满满一碗,然后把酒碗庄重地双手举起来,用家乡话说:“靳老爹——我敬您一碗!”
  “好!好!”
  靳老汉哆哆嗦嗦地端起酒碗,与古海照了一下。
  古海咕咚咕咚一口气把满满一碗酒全喝光了,把空碗底亮给靳老汉看。
  “好!——再倒上!”靳老汉说。

  这一顿酒两人一直喝到了天色微明。
  感触汹涌的古海看着面前的靳老汉,不由得想起了他未曾见过面的张有叔。他想张有叔该就是靳老汉这样子吧?如果他还活着的话,或许他此刻就在茫茫草原上的某个角落?在那里独自忍受着思乡之情的残酷煎熬……张有叔与靳老汉不同,靳老汉虽然也承受着孤寂,但他是一个成功的人,毕竟在大盛魁的万金账上写着他的名字并且标着难得的“己”字!而张有叔是一个失败的人,他把买卖做塌了,他必须在孤寂的劳作中力图东山再起,不然回乡的事情就只能是一个梦!而眼前的靳老汉就要脱掉这身破烂的袍子打道回家了!他是成功者,他已经熬出了头,他就要衣锦归乡了!靳老汉在字号上顶有二厘的身股子,做了三十年了,算算账少说也会有十几二十万两银子的红利可分……可是张有叔却像是落入大海的人,在完全看不见岸的波涛之中漂泊呢!

  古海的眼前凸现出张婶那泪眼婆娑的面容。离开家乡那天,爹和娘、杏儿把他送到村口都停住了,张婶执意还要送。张婶拉着他的手说:“娃!婶子托靠你了!是死是活你也要替婶子把你有叔找见!婶子一辈子谢不完你的!”
  古海紧捏着张婶交在他手里的一双鞋,扭身去追赶已经走远的马车。为走归化,爹和靖娃、杰娃家凑钱为姑夫姚祯义雇了一辆马车。走出很远了古海回头看了看,张婶还在马路当中央孤零零地站着呢。那时候古海被千里之外归化城上空飘动着的祥云召唤着,心里被未来的新奇生活怂恿着,根本不理解张婶的心情,张婶的婆婆妈妈让他觉得腻烦,甚至连应有的同情和怜惜都没有。现在他明白了张婶的嘱托意味着什么,那是一个女人对走归化二十年不得音讯的丈夫用血和泪浸透了的企盼和热忱!而那热忱是用她的全部生命培养起来的,从十四岁嫁到小南顺,二十年过去,她的生命之花正在凋谢!

  本来按祁掌柜的指令,靳掌柜在古海到达驼场后再待三天,向接班人交代工作,就可以乘着古海骑来的那峰骆驼返回乌里雅苏台,在那里等待顺路的驼队相随着再去归化,最后从归化城或坐马车或步行就随他的便了——一直回到他晋中家乡。他一生的旅途算是到了终点站,剩下的事情便只有与家人一起享度晚年了。但是老头子在与古海共同喝了那坛子老酒之后就改变了主意,自作主张决定在驼场上又多待了三天,帮助古海熟悉驼场上的情形。

  六天之后靳掌柜走了。

2最大的本钱是什么(1)

  驼场的院子是由鹿岩围成,有五六亩大。周围是起伏不断的缓缓丘岗,一丛丛浅绿色的芨芨草在丘岗上散布着。芨芨草开放着白色的浅蓝色的小花,风吹动着花朵闪烁出眩目的光彩。在北方目力所及的地方突出着一座红岩土的小山,孤零零地耸立着,小山上面几乎什么也没长;这是一片干旱的草原,即使在初秋季节,绿色生命的色彩也没把这里的一切覆盖在自己生命的下面。只有在西边的两个丘岗之间,漶漫开来的鸟儿在那片黄绿相间的草地上鸣啭着,一会儿飞起一会儿落下。总的来说,从北边的红土崖向南伸展,地势呈南低北高的情状,南边一眼望不到边的大片土地被白色的盐碱地覆盖着,一些颜色非常鲜艳的红色的猪尾巴草像火焰似的燃烧着。猪尾巴草长得最茂盛的中心地带有一个浅水泊子,方圆约有五里。这就是大盛魁的生命线之一的沙尔沁驼场——古海新的生活天地了。

  靳掌柜走后一连好几天,他都骑着一匹小个子的枣骝马在这驼场院子的周围转来转去,熟悉着这里的一切。每天他都想着祁掌柜对他的嘱咐,心里被一种荣誉和责任压迫着觉得又骄傲又沉重。
  古海许多次想起祁掌柜对他说:“……你知道为什么从归化到乌里雅苏台,别家的驼队要走整整三个月才能到达,可咱大盛魁的驼队只要两个半月就到了?原因在于咱们驼队的骆驼驼种好!驼商驼商,只有骆驼才是咱们的最大本钱。因此沙尔沁驼场子有多么重要你就该知晓了,我就不多说了。现在我把驼场交给你,你要好好地把驼场管理起来,这也是我给你的特别机会。照规矩这驼场坐场的人必须是出了徒做了掌柜并且是在万金账上注了‘己’字的人才能担当的。我这么用你是破了格的。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我的一片苦心。”

  他预感到自己肯定会有一个光明的前途,所以他做什么都信心十足。
  古海很快就顺利地把自己纳入到驼场上的生活中去了。
  每天古海骑着枣骝马与牧工们一起出发,在草原上放马奔跑,去巡视散落在丘岗之间的驼群。两千三百峰珍贵的母驼分三十六群放养着,每一群都由一峰体魄雄健的公驼来率领;所有公驼的额上都绑有一块小镜子,隔着几道山梁一看到有刺目的白光反射出来就知道那里有一群骆驼。这办法也是靳掌柜想出来的。所以尽管牧场很大,驼群很多,但是寻找它们并不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工作便变得越来越轻松起来。许多时间里古海和那些熟练的驼工一样,牵着马在草丛间拣拾驼毛。
  骆驼每年夏秋都要换一次毛,像人脱去沉重的冬装。一峰骆驼一年要掉八斤毛。所有这些驼毛都随风滚落草丛。牧工们把散落的驼毛集中起来,一年一个人能积好几百斤。依驼场规矩,按拣拾驼毛的多寡给牧工奖励。这种奖励历来都以砖茶形式兑现。砖茶在草原上是流通最为普遍的商品,只要你有砖茶,就可以在任何地方和别人交换布匹、粮食和牲畜。所以实际上砖茶已经具备了货币的某些性质。在驼场上每个牧工的年工资是十二块砖茶。

  非常有趣的是,驼场上的十二名牧工个个彪悍,可是他们都会用粗糙的大手来编织毛活。用羊腿棒子纺驼绒毛线,随手摘两根结实粗壮的芨芨草茎就织起来。于是那些绒帽啊、袜子啊、手套啊、毛衣毛裤啊……就从他们的手掌下流出来了。离冬天还老远呢,古海就被驼毛的编织物从头到脚装备起来了。他的被子芯也换成了驼肚皮上最细柔的绒毛,贴在身上又绵又软又暖和。


2最大的本钱是什么(2)

  入冬不久,乌里雅苏台草原下了一场雪,正是狩猎的好时候。古海做着狩猎的准备,决定丢掉老实矮小的枣红马,换一匹硬嚼口,更善跑的马。他已看中了马群中一匹云青马,个头高,胸肌发达。就在古海决定换马的前一天,驼场上发生了一件意外,古海差一点儿在那场事故中送掉了自己的性命。
  早晨还好好的,古海和驼工们一起巡视了驼群;中午他和胡德尔在雪岗子上围着篝火吃饭,一边谈打猎的事。猛然间从近处的雪岗后边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那声音很像打雷,古海抬头看看——天上正飘着稀稀拉拉的大片雪花。正犹豫,坐在对面的胡德尔猛地蹦起来,喊道:“不好……公驼打架啦!”
  胡德尔也没等古海吩咐,就扑向自己的坐骑,眨眼的工夫解开马绊,翻身跃上马背朝雪岗的那一头跑去了。
  等到古海骑着枣红马来到雪岗子上,往下一看,顿时就惊呆了:就见雪岗下至少聚了有五六百峰骆驼,此起彼伏的嚣叫声响成了一片,震荡着,雪尘飞扬,骆驼们都像是发疯了似的互相冲撞着、嘶咬着……
  那两峰领头的公驼在离开驼群一点的地方单独鏖战。公驼平日里拖到膝盖以下的长长的鬣毛此刻全都像狮子似的乍撒起来了,怒睁着的双眼都变得血一样红;白色的沫子随着一阵阵吼叫声从它们的嘴里喷出来;它们一次又一次地向对方发动攻击,用自己庞大的身体撞击,拿锐利的牙齿嘶咬,用盆一样大的脚掌踩踏,用口中的白沫喷射……

  古海知道这是发情的公驼子闹事呢。靳掌柜曾经特别向他嘱咐过,平日里驼场上没事的时候是悠闲的,但有两件事千万疏忽不得:其一是母驼生育,要防止驼仔在出生过程中或降生不久死掉。其二就是杜绝骆驼打架,一旦公驼打起来引起混战,会把许多怀胎的母驼弄流产。
  古海在归化待了三年,到乌里雅苏台也有两年了,这些年他看到过无数峰骆驼。而在他的眼里,所有骆驼全都是那么驯顺,它们全都是被人骟掉了生殖器的公驼。眼前的这些驼才是真正自然的骆驼。领群的公驼更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只要它们觉得自己的群体受到了某种威胁,便会发起威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