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白领生涯后,我也选择去卖包子》
第9节

作者: hj20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通过电话联系上失去联系很久的一个高中同学,我以为他还是在大连做软件(他是软件工程师),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他已经辞职出来,回老家接手爸爸妈妈的一间餐馆,做起了和我一样的餐饮生意。这个转变让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正如我当年转身来做包子。通了很长时间电话,他说他现在每个月也不太累,基本净赚也在2万左右,为什么还要去做软件工程师呢?想想也是。

  有些累了,争取明天继续写~~~
  日期:2009-05-20 02:47:37
  呵呵,忘记回复了:
  -----------老六00 回复日期:2009-05-16 21:55:10  
  我也准备卖包子.面积50平米左右.配着绿豆冰糖沙锅粥.小米粥卖,你看如何?技术上有一点疑惑.你是用包子机包呢还是就是雇佣人工包?包子怎么定价?一块钱俩呢还是一块钱四个?还是八毛一个?一块五俩?

  如果雇佣人工.那么最少的俩擀皮的俩包的/而且是熟练工.工资包吃住最少的每人800元.另外还的雇佣一个服务员卖包子.一个收桌子打扫卫生.又俩 800元.收钱我自己收.这样下来总共得6个工人.那下来的4800工资./水电另算?用电蒸锅蒸呢还是用液化器锅蒸呢?这些你帖子里都避开不谈.... 老是理想境界.阶级,副总``等无关语言.说点实际的哦```````

  ------
  集中解惑:
  (我的意见不是权威意见,这个领域好像也没有什么权威,全是一点点的经验,因为地区不同和产品要求不同,价格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可比性,参考价值不大,仅供交流)------粥没问题,我也只有两种,还没你的牛X呢,哈哈;人工方面我是雇人的,现在是4个人,以前最多的时候6个人,现在人手有时候也不够用,但没办法,人员还是有流动性的;包子定价是纯肉的7毛一只,三鲜的8毛一只。

  看你好像没有卖过包子,有理论,没实践。幹皮用俩人,包包子用俩人,这能把你赔光!目前据我所知,幹皮大牛人一个人能供住4个人,我店里是一个人供3个人。
  还要雇人卖包子还要雇人打扫卫生收拾桌子。。。。。还要不要雇人刷碗雇人送外卖雇人扛米扛面雇人采购雇人打更雇人接电话。。。。兄弟,你这样的做法是要把自己往绝路上搞的。。。。你除了自己收钱之外,还做不做别的哦?看来你真的是想当老板了,,,,唉,,,这些活你不会自己做啊?我告诉你,以上所有这些我都做过,,,,最忙的时候一个人顶3个人用哦,,,这些你不熟悉,你怎么做老板?还不让员工把你忽悠蒙了?

  蒸锅,,,,看你在哪里做这个生意了,如果是商超一类的地方,肯定是不让你生火了,只能用电。如果是在自己的门市,用煤气划算些(在长春目前这样做是合适的,数据换算你 要自己做,还要看实际情况自己统计分析一下)。当然如果你那里的邻居 好说话,或者没啥监督,我建议还是烧煤球最划算,哈哈,,,买蒸锅的时候要小心,无良商家忒多,,,,蒸锅是个复杂的家伙,,,很闹心,,,

  另外给你个建议,如果你真想做这个,我建议你先到别的包子店去打段时间工,为期1-3个月,多干多看多听多动脑,之后你再开,成功系数要高些,,,,否则按你上面的搞法可能很快就会躺下,,
  日期:2009-05-21 03:44:54
  最近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7比较火,前几天刚刚看完。哥们写的很好,我读史也有些年头了,这样的好书实在是不多,咱不说写作手法以及可读性,仅仅只从深度和视角上讲,我觉得可以和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以及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相提并论。
  《明7》结尾是一句话,写的很好,按作者的说法是一本台历上写的一句连名人是谁都没有说明白的名人名言“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真是振聋发聩啊!早在去年我开始写这个贴的时候,我就说过一个老头的故事,这句话简直是对那个老头的故事的一个经典总结,真乃与我心有戚戚焉~
  谁能够?谁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呢?
  我一直认为生活态度是人生的第一重要的东西,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这虽然有些形而上学,但我估计我说的还不是那么过。
  回过头来,继续总结这一年来的开店经验。有些朋友说我这个帖子具体到实操上写的不多,概念和理论上却是不少,确实如此,实操上写的确实不多,但实操上自己做的比较多,这一年来我的状态是干的多想的更多,这东西实际上自己切身一那么做,感觉是不一样的,我这人有个习惯,就是总结。我的习惯是阶段性总结以及各阶段概括总结,我相信总结使人进步(不总结也未必不进步,哈哈)。

  我上面回复老六00的话可能有些刻薄,但实际上确实如此。如果你要做好某个事,我认为前提条件是你必须彻底地了解它,了解的途径就是深入。这和化学系的学生做实验是一个道理,只用理论推导是不行的,还要靠实际的实验来证明你这个推导的正确性,证明这个化学物质是不是真的存在。
  人说做老板有两种人,一种是甩手型的,一种是实操型的。我挺赞同这说法,也接着818偶的观点。我这里所说的老板不是那种跨国公司那种大老板,比如嘉诚哥那种老板(那根本不是老板,而是老神仙),咱这里说的是不那么大的,是一小般那种。前一种甩手型的我觉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超级成功型的,一类是浑水摸鱼型的。超级成功型是那种人格魅力以及操控手段一流,驾驭资金和人力资源的能力也是一流,这样的大牛人基本不用到店里去,都能一切尽在掌握,即使自己在家天天睡觉那钱也是哗哗地往账户里淌。这种大牛我见过,偶是极为佩服,并梦想着有一天也能成长为这类大牛。第二类浑水摸鱼型的多了去了,这种老板是基本甩手了,路子趟好了,基础打完了,之后基本依靠店长或者亲戚经营或者监管,赚多赚少差不多就行,不那么较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有的赚就比没有赚强。这样的哥们活得都很洒脱,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境界,咱还是佩服。余下的基本都是实操型的了,事事亲历亲为,啥都干,啥都管,一天把自己累的臭死还觉得很有成就感,很不幸,目前兄弟我就是这类人。

  为什么要啥都干啥都管呢?毕竟兄弟是没干过这行当的,还有梦想要整大整强,那怎么办?咱也没有超级成功型大牛人那些手段,没办法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各种工作,以每天累的半死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总结,别人一大步,自己一小步地往前走吧。我就做那只最慢的蜗牛。
  我想说的是,很多自己事业上的事情,必须要自己非常清楚,清楚每一个细节,清楚各种构成,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环境不太好,很多朋友都开始创业,有钱有门路的开大公司,没钱没门路的整小游击队,但无论如何,我的建议是必须要对自己的这个事情多思考多干,从最基础做起,掌握整个的流程,并对流程中的各个重要和非重要环节都非常清楚,同时有多套方案做准备,这样才算是谨小慎微地走了那么一小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