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上的990个怎么办》
第44节

作者: ljj196781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注报纸上提供的名人信息,关注困扰名人的问题,如果你能为名人解决难题,名人也会帮你解决难题。名人是最理想的广告人选,想为产品做成本低、效果好的广告,就应该设法为名人排忧解难。带着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去看报,我们就能找到破解难题的有效方法,把握住发展的良机。
  13、陈志平是怎样在报纸上看到机会的?
  陈志平被誉为“废布王”。当年,陈志平在南亚的一家纺织厂打工。这家工厂经营困难,老板有意卖掉工厂。一段时间以来,陈志平在看报纸时发现一条重要的信息:年过80岁的王太后反复住院。他敏锐地感觉到太后的时日不多。按照那个国家的习俗,一旦太后逝世,全国的臣民都得穿黑色丧服。他发现了商机。于是,陈志平就找到老板,表示自己想买下纺织厂。那家纺织厂至少也值三四百万美元。老板问他从哪弄那笔钱。陈志平说:“我一年后还你,到时连本带利一齐还。如果还不上,工厂还是你的,我再白给你打十年工,你只要提供食宿就可以了。”老板答应了他的要求。接手工厂后,陈志平并没有马上组织生产,只是把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废布全都染成黑色。还以极低的价格到别的纺织厂收购废布,条件还是:一年后付款。由于那些废布值不了多少钱,堆地库里还占地方,因此他们答应了陈志平的要求。陈志平把所有的废布染黑。不久,太后去世。陈志平的黑布倾销一空。他买下了纺织厂,还清了所有的欠款,手头还有很多流动资金。

  建军评:机会就在报纸上。
  持久地关注报纸提供的名人信息,善于把对同一位名人的报道联系起来,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从必然中挖掘出机会,提前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我们就能抓住别人抓不住的机会。带着成就事业的野心去读报,我们就能发现成就事业的良机。
  报纸上到处都是机会,要发现机会,需要我们带着明确的目的,需要我们有一个勤于思考的习惯。

日期:2010-02-14 15:02:54

  14、铃木静幸是怎样在产品的缺陷中掘金的?
  铃木静幸有自己的企业,每天生产13万个衣架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当年,铃木静幸走进一家服装店,发现那里的衣架很不实用,于是,他就买了一件大衣,并要求人家给他三个衣架。“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卖衣服只是手段,得到衣架才是目的。
  回到家里,铃木静幸把新买的衣服扔到一边,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那些衣架,认为理想的衣架应该是能够体现人体曲线的。如果用塑料代替木材做新型衣架,一定会引发一场衣架业的革命。于是他立即开始研制塑料衣架,不久,他发明了“露漫式”衣架,并申请了专利。由于这种衣架既耐用又便宜,还能让服装的线条美充分地体现出来,所以一上市就成了畅销品。

  建军评:机会就在产品的缺陷中!
  产品存在缺陷,产品就具有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你发现了产品的缺陷,你就发现了机会。如果你第一个推出比现有产品更优质的产品,你就抓住了机会。
  15、布雷斯代是怎样在产品的缺陷中发现机会的?
  现在,Zippo打火机每年的销售量为4亿只。
  1932年,乔治·布雷斯代买下了奥地利一种打火机在美国的经销权。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利润,因为这种打火机用起来很麻烦。布雷斯代就开始设计既好用又美观的新型打火机。1933年布雷斯代造出了第一只打火机,这种打火机带翻盖,棉芯周围有防风网。机型是方块,握在手里很舒适。他为自己的打火机取名为Zippo。这种先进的打火机很快就成了烟民们的最爱。

  建军评:机会就在产品的缺陷中。
  面对产品的缺陷,你千万不要怨恨它给你带来的不便,怨恨除了伤害你的身体之外,还能给你带来什么?面对产品的缺陷,你应该高兴,有缺陷的产品中蕴藏着机会。如果你能够立即行动起来,想办法克服其缺陷,用最快的速度以优质的新产品取代有缺陷的产品,你就能享受到机会带来的利益;如果行动迟缓,你就只有发现机会的权利,却没有享受机会带来的利益的资格。


日期:2010-02-15 08:38:48

  16、罗尔斯是怎样把别人的抱怨变成机会的?
  罗尔斯在夏威夷海滩晒太阳,发现有不少人在用手机聊天,这些人常发出怨言:电池又没电了。罗尔斯灵感突发:何不设计一种便携式的太阳能充电器?他在网上购买太阳能充电器,并把它缝在背包上,取名为“瑞特”牌太阳能充电背包。产品推向市场后,大受欢迎。接着,罗尔斯又设计出一种能给笔记本电脑充电的背包。后来,这种背包也成为畅销品。这两项发明,让罗尔斯每月有了近2万元的收入。

  建军评:机会就在别人的报怨中!
  别人的报怨意味着现有的产品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我们能想办法发明出一种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新产品,我们就抓住了机会。带着一颗为别人排忧解难的热心,我们就能在别人的报怨中发现机会;对别人的报怨无动于衷,我们就是对机会熟视无睹。
  17、斯特拉特是怎样在别人的抱怨在发现机会的?
  19世纪中叶,美国西部兴起了淘金热。斯特拉特在金矿附近开了一个小店。一天,他听到几个牛仔抱怨:“现在的裤子太不耐磨了,隔几天就得换一条新的。”听了这话,斯特拉特就想,如果专门制作经营耐磨的裤子,或许能发财。说干就干,几天后,斯特拉特的服装店开业了。由于他经营的裤子非常结实,价格便宜,深受矿工的欢迎。一天,店里的布料用完了,不少顾客还在等着拿裤子。斯特拉特灵机一动,就把库里准备做帐篷的帆布拿来赶制了几条裤子,顾客顾不上裤子好不好,拿上就走了。没想到,他的帆布裤子受到矿工们空前的欢迎。来定做帆布裤子的人越来越多,生意红火。斯特拉特对这种裤子进行了不断的改进,这种裤子很快成了年轻人的新宠。斯特拉特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生产牛仔服装的人。

  建军评:机会就在别人抱怨中。
  要想发现机会,你得认真地倾听顾客的呼声,千方百计地满足顾客的需要。满足顾客的需要,就得创新,就得在创新之后对产品进行无止境的改进;否则,机会就会被别人抢走。
  创新并不难,把太阳能充电器缝在背包上,就是创新;用帆布做裤子,也是创新。创新的价值很大,学会创新,我们就能把握机会,就能成就事业。
  18、千红是怎样在别人的抱怨中找到机会的?
  千红是宾馆的一位服务员。她不止一只听到顾客抱怨:一次性小香皂质量次,使用不方便。她想如果能制作出一种体积大、质量好、用料省的香皂,就可以做到既方便顾客,又节省开支。她开始琢磨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香皂的造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研制出空心香皂。这种香皂用上等皂粉制成,体积比小香皂大许多,每块用料比小香皂少大约1/3。千红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产品一投入市场就很畅销。千红也从一个打工妹成了小老板。

  建军评:别人的抱怨中蕴藏着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我们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些问题,就能抓住机会,开创事业。
  19、王昕慧是怎样在别人的抱怨中发掘出机会的?
  王昕慧餐具消毒公司的创始人。在公司下岗后,她开了一家小餐馆。在开餐馆期间,一些顾客因她不能提供一次性卫生筷而拒绝用餐。她想,要是有一个专门的公司给餐具消毒就好了。经过市场调查,她发现有意外包餐具消毒的餐馆有300多家。于是,王昕慧与人合资创办餐具消毒公司,当年的营业收入就达到90多万元。
  建军评:仔细分析别人的抱怨,就能发掘出消费者的需求,满足这种需求,我们就不愁赚不到钱。
  20、克里斯曼是怎样在别人的抱怨中看到机会的?
  比尔·克里斯曼,美国“暴风雨保龄球公司”的创立者,千万富翁。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