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史话》
第53节

作者: ty_田舍郎49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2-09-04 20:49:58
  按照易中天先生的说法,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场战争”。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
  日期:2022-09-04 20:51:14
  现讲儒墨之争。
  也就是兼爱和仁爱之争。
  先秦诸子百家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儒墨两家了,正所谓非儒即墨,这两大显学之间的争斗也相当激烈。
  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也非常复杂。但是简要一点可以概括为关于人心、人性、人治的论战。此一次关于人心的论战,发生在墨学出现之后,是墨学与儒学关于人心是兼爱还是仁爱的战争。这场战争又分为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墨子主攻,孔子主守;第二个阶段是孔子的弟子孟子、荀子对于墨子的攻击,墨家一败涂地。
  首先必须说明一点,关于对于这个世界问题的认识,墨子同孔子是一样的,认为这个世界之所以礼乐崩坏,是因为没有爱。因此,墨子同孔子有三点相同。
  1.这个世界有救,肯定了个人努力的效果。
  2.拯救世界的药方是爱。
  3.士人应该以拯救世界为己任。第二条第三条是墨家与道家和法家的不同。
  墨子所挑起的同孔子的战争,主要是第二点,墨子,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不要仁爱要兼爱。
  墨子,是第一个公开批判孔子和儒家的人。墨家,也是孔子和儒家的第一个公开的反对派。

  墨子公开主张:背周道而用夏政。
  墨子和墨家的批判,十分猛烈犀利。还可以再举例。据《墨子?公孟》,有一次,公孟子和墨子辩论。
  儒家核心的仁爱与礼乐,墨家坚决反对。
  反对礼,好理解。因为礼讲尊卑,不讲平等,这就与墨子的理念相悖。在墨家和墨家学派看来,儒家不过江湖骗子,礼乐则既虚伪又无聊。比方说,礼制规定,肉类切割的方式不合规矩就不能吃,叫“割不正不食”;席位摆放的方向不对就不能坐,叫“席不正不坐”。这些都没什么道理,却是孔丘他们竭力推行的主张。
  这些繁文缛节,孔子自己做的到么?做不到,墨子说孔丘周游列国困于陈、蔡之间时,子路蒸了一只小猪给他,他不问来路就吃了。子路剥下别人的衣服去换酒,他也不问来源就喝了。后来回到鲁国,却又“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俨然君子。子路问他为什么一前一后判若两人,孔丘居然说,那时求生,此刻求义!
  反对乐,是因为在中国古代,乐是一个含糊的概念,可以指音乐艺术也可以泛指一切娱乐活动,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指一种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在内的综合艺术,即“乐舞”。这种“乐舞”的演出,需要很多人投入,协调运作。其中规模大的,相当于现在的大型综艺晚会。
  对于这样一种“乐”,墨子是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对劳动人民没好处。在《非乐》篇,墨子说:撞击洪钟,敲打鸣鼓,弹奏琴瑟,吹奏竽笙,手舞足蹈,载歌载舞,就能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吗?不能。就能实现天下大治,保证天下太平吗?也不能。不但不能,还会添乱。因为这种大型综艺晚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耽误生产。男人去做这件事,耽误种田。女人去做这件事,耽误织布。官员去做这件事,耽误治国。这样祸国殃民的东西,要它做甚?现在,劳动人民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暖,整天干活一点休息时间都没有,你们统治阶级却在那里穷奢极欲歌舞升平,像话吗?所以,墨子得出结论:“为乐非也”!

  《墨子》一书中的《非乐》、《非命》、《非儒》,便可以称之为墨子的“三大批判”──礼乐之批判,天命之批判,儒学之批判。实际上墨子对儒家的攻击不遗余力。不过墨子最反对的,还是仁爱。墨子主张以爱拯救世界,但不是仁爱,而是兼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