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工仔到程序员——我的IT之路》
第23节

作者: Hello2020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这段时间里,这批办户口的员工中有产假,要办理生育保险等情况的,需要拿两个手册办理手续,就只能到公丨安丨局去取了。
  叶奕凡找时间去了趟公丨安丨局,找到了户籍科,是一个小平头的民警负责这个事,说明来意,对方问是哪公司的,一说是泰星的,他就马上把钥匙递了过来,说东西就在对面屋里,自己找吧。
  进去一看,不禁有点傻了,劳动手册和保险手册乱七八糟的,东一堆西一堆放了一地,有些成箱放着的还好,其余的都乱了,一找自己公司的箱子,已经裂开了,一部分在里面,一部分散到外面去了,在周围找了找,运气好,把要办事的两个人的手续找到了。
  还钥匙时,民警说下回来拿个结实点的箱子,把自己公司的找到后,封装起来吧,不然就越来越乱了。
  回公司后第二天下午刚上班,叶奕凡就从包装车间要了个结实的箱子,拿着卷不干胶,到二楼把柳霜也叫上,一起去公丨安丨局,这种事他自己可懒得干。
  柳霜没换衣服,直接上身穿着工作服,下边是黑色的半截群,肉色丝袜黑色高跟鞋。大高个子,带出去还是很亮眼的。和柳霜出门时,李姐,张虹都看着笑,好象他们知道叶奕凡不怀好意似的,叶奕凡当然也不怀好意,找个借口多不容易啊。柳霜平常出去的机会也少,也挺高兴的。
  公丨安丨局较远,需要坐小客车。天气不错,两人就慢悠悠的走着,坐着车,聊着天。柳霜属于慢热形的,不容易跟人,特别是跟男的接近,据李姐说,她在学校从不跟男的说话。
  不过叶奕凡占了个师傅的便宜,而且跟谁说话都随便,所以她在叶奕凡面前也没啥戒心,聊的放开,基本没有尊师重道的想法,不时互相揶揄着。
  到了公丨安丨局,要了钥匙进了屋,两人就开始干了起来,找得真不容易,在附近找到了大部分,60来个,剩下的就麻烦了,扩大范围慢慢找着,中间小平头民警来了几次,友情提示那些装在箱子里的就不用找了,是其他公司刚来整理过,并给装好的。

  有道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最后两人一共花了三个多小时,但是一边找一边唠,时间过的很快,最后终于大功告成,80个,除了拿走的两个,其余的全找到了,装在箱里用不干胶结结实实的封住,还了钥匙就回去了。
  天气还是很热,叶奕凡买了两个雪糕,递给柳霜一个:
  “坐车还得花车票钱,反正也不着急,我们慢慢走回去吧。”
  柳霜可不干了,“啊?这也太远了,不行!”
  忘了她穿着高跟鞋。
  两人回去后,柳霜就跟李姐告状,说师傅太抠,为省车钱要走回来。李姐可是过来人,马上就明白了,说你师傅买票都能报销的,他用得着省车钱吗,你工作你师傅说了算,他说不着急你着什么急,把柳霜教训了一顿,李姐特别愿促成此事。
  过几天,接到一个电话,是附近一家生产玩具公司的人事部打来的,说叫他去开会,具体情况没说,只说和他们公司现在属于一个企业区域,劳人局组织的会。
  那当然得去啊,当天上午,直接到了他们公司,特别近,200米左右,以前经常路过,但从没进去过,进去后和门岗说明来意,给指引到了一个大会议室前,进去一看,很多人已经来了,最后一共聚了三十多人,劳人局的一个姓汪的副局长是主嘉宾。
  会议开始后,汪副局长讲话,原来有企业提议,以前政府部门和企业沟通,基本是印发红头文件形式,单向,有问题也无法反馈。
  为了加强政府和企业的有效沟通,建议区领导经常和企业面对面沟通一下,但开发区企业太多不好组织,所以建议按位置,建立若干个企业区域,政府可以分批和这些企业组见面,所以经劳人局同意并推进,就在整个开发区分了十八个大区,每个区域企业个数不太一样,他们所属这个区域有三十二家企业。
  原来这样,这个想法确实很好,叶奕凡同时注意到,汪局长讲话中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说这个组织,是劳人局推进组建,以后也是归属于劳人局的。
  讲完话后,到了企业提问时间,大家普遍赞扬了这个企业区域的建立非常好的同时,也提了一些具体问题。

  其中有个石油气方面的外企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叶奕凡的注意,他们提道:
  “我们有一批办户口的员工,劳动和保险手册一直在公丨安丨局放着,有需要办生育保险的时候,那边说拿走了,户口就不能办了,这个让企业很为难,只能让员工自己选择。”
  汪局长回答时又特别强调,这个事的责任者在企业,然后说他回去后,会帮助企业跟公丨安丨局协调。
  从这些话中,叶奕凡在体会着,第一,他们重视的关键点,象什么归属问题,责任问题,是首要的,必须先弄清楚,不能含糊。
  第二,他有些糊涂了,劳动和保险手册不让拿吗,他去了怎么就受到态度非常好的接待呢?不能仅仅因为自己长的帅吧?
  这个问题很久以后才找到答案,那天他在办公室坐着,突然穆部长带了两个人进来,让他们在这里坐着等一会儿,其中一个人正是那个小平头民警,原来他穆部长熟,怪不得当时一听是泰星的,就什么都好商量了。叶奕凡见到他就打起招呼来了,不过他显然已经忘了叶奕凡了。
  这件事给叶奕凡的感悟就是,什么事都不能轻易说不行,要么是没找对人,要么是没找对合适的方法,很多事都是事在人为的。
  会议开的算是很成功,明显看到了当政职能部门和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的思维方式不同所引起的碰撞,但这种碰撞肯定不是坏事,正确对待会让两方面共同提高。
  随着公司内部事务的完全熟悉后,一些该做的对外的工作也要开始了,叶奕凡刚接手工作之时,公司刚给一批20来个员工办了用工手续,开始交养老等保险了,但正式的合同书还没有作完,现在8月,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需要赶紧把这个手续给补上。
  拿来空白合同书,一式两份,填上内容后,先找这20多个人签字,然后找小林盖上公章。泰星服装原来的公章是由工会主席保管的,前主席退了之后,张虹保管了一段时间,小林来了后,经理很欣赏她,让她兼任工会主席,保管公章,其实这部分也没什么其他实质性工作了。

  公司没有特别设置一个人事专用章,有什么事都要直接盖公章。40多份盖了之后,就出发去劳人局了。
  到了三楼的合同鉴证处,办事的是一个快退休的老头子,姓臧,听兴泰劳资员小章提过这个人,叫他老臧头,为人极麻烦,办事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
  叶奕凡第一次和他接触,他以前认识张虹,也是第一次知道泰星公司这个职位换人了。
  果然,开始找麻烦了,他没有马上作合同鉴证,而是戴着老花镜,拿着工人录用表,上下左右,细细看着,到底发现了问题了:
  “你说,你这5月份录的人,现在什么时候了,8月了才来签合同,怎么耽误这么长时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