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人生路》
第7节

作者: 三月风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知道她与我同年同月,只是没有问出生的日期、时辰。到了我知道时,我已经没有后悔的机会。因为我她已经是“我的人了”。我只好找了一个“大姐姐”。她比大了十二天。就这样,我这个“小弟弟”让“大姐姐”套上了笼子。也注定了我一生只有“乖乖”“听话”的份。
  电视机也让我的臭袜子、脏被子、黑蚊帐、烂裤子、破领子都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电视机让我成了“脏猪”、“懒猪”、“臭男人”。可我心里那臭美。两天听不到还怪想听。
  工作是非常的顺利,在我进厂后的第三个月,我一个月工资、加班费、奖金、勤工奖就得了1600人民币、2160港币。我第一次见到“金牛”。(港币1000元大钞香港人叫金牛)。

  因为我工作没有空,请“难看”帮我给家里寄了1500。这也是我家里的最高积蓄。我不想让我爸妈老是吃“榨菜头”。我更想让生产队、大队的人都知道。我成了“富翁”。因为汇款单一到,全大队的人都会知道。86年能一次汇款1500的人在我家那里是从来没有的。
  我将我家庭情况对“难看”全盘托出了。同时告诉她我寄回去的钱,爸妈不到万不得已,一分都不会动。但我要让我妈妈好好的数一数“工农兵”。我妈妈虽然数过很多“金圆券”“关金”“银圆”。却从来没有看到过上百张的“工农兵”。
  “难看”人难看,心却一点也不难看。当第二个月再帮我寄钱时。我给她仍是1500。可我爸回信却告诉我寄的2000元收到了。我当时那感动,虽然500大洋对我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钱数,可毕竟是一个“未过门”的姑娘寄过去的。
  因为曾经“一个晚上生一个女儿,也不嫁到他们家”的环境中出来,现在有女孩子寄给我家钱,我岂不是从地狱上了天堂?
  当我问“难看”为什么要这样做时,“难看”的回答更“好玩”。她说,她喜欢看、看不到想一下一个老头、一个老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数那“花纸”。与看幼儿园的两个小孩子看数糖果一样。有多开心呀?加500是因为你上个月就寄了150张。这次多了50张“花纸”。老头、老太一定会认为数错了。最少要数上两遍。岂不等于你寄了两次钱?

  老爸在回信中说,我老娘将钱收的死死的,下次要是寄钱来,要指定多少属于我、多少属于你老娘。我知道,我爸也不会乱用钱。用钱都得从我老娘这“财政部长”手上要。自从宪兵成了红四军再成了反革命之后。我爸爸手上从来就没有超过3块钱的日子。
  第三个月寄钱,“难看”没有再加“花纸”。按我的要求在附言栏内留言,指定给我爸爸300元。哥哥300元、姐姐300元。并告诉爸爸、妈妈,我会有相当长时间不会寄钱回来。我得在身边留一点钱。寄回去的钱不要省。我会计算家里的开支寄钱回来。
  其实我说的是多余。当时在农村。家里有500张工农兵绝对是少数。当时叫“万元户”。三次寄回去的钱,让我爸爸、妈妈成了“半万元户”。
  家里没有了压力,我的工作就更好做了,上班努力拼,下班有人陪。工资不见涨,奖金是月月多。老板也怪,工资很难调一次。调一次工资也只有100、150。
  发奖金是好看、不实用,都是港币。86年10份,我接手从香港厂移上来的电话录音机生产线,我只用了17天时间就将生产线的产量达到了香港同样工人数量的产量。质量有QA把关。没有出现问题。到了第25天,我管理的生产线产量超过了香港厂同生产线、同型号的产量。
  我当月的收入加上我手上的积累。我也成了万元户。同时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我肯付出,老板就肯给我“票子”。因为每当我管理的生产线有什么突破时,老板的回答就是红包、咖啡、小礼物。
  为了“票子”。我愿意拼命,有了“票子”我更想拼命。因为我的目标不再是去香港。而是想成为十万元户。当时我只想拥有四子。(票子、房子、妻子、儿子)。四子中我有了半子。这就是未过门的“准妻子”。

  因为我没有与“难看”去领“营业执照”。所以只能算是半“子”。
  87年的春节转眼就到了,工厂的高速扩张,加速了我对票子的“追求”。随着工厂的扩张,我的“职位”也不断的变更。高级技术员——科文——车间主管——副经理。87年的春节。我在“难看”的嘴里成了“林秃子”。(我不是秃顶,至今头发也浓浓的。只是白了70%)。叫我林秃子的原因是“林副主席”。我是副经理。就这“副”字。我又多了一个“爱称”。

  春节,沙头角是人去楼空。年三十晚上。从“银园宾馆”到镇门口。一个人影也没有。比我那“小山包子”上的深夜更清静。
  在这“倍思亲”的日子,一对有家无法归的浪子、浪女。只好自己做饭。我生平第一次有一个“难看”的女孩为我下厨。生平第一次知道有家、有老婆的好处。
  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没有别人过年的高兴劲。可我比别人更高兴。因为我俩将结婚二字摆明了。我对“难看”做出的承诺是。一生一世不分开。结婚后,门内的事归她、门外的事归我。没钱是我的事,家务是她的事。我不沾家务的边。她居然很爽快的答应了。
  当时“难看”一定是让我吹晕了。要不就是她当时“幸福”傻了。总之我后来很穷、很穷。非常、非常穷时她拼命的帮我赚钱、省钱。而我后来能维持经济后。我也从不沾家务的边。每当她累的骂我时,我只会帮她按摩、扇风、倒茶、开空调。再骂我就说她违背了承诺。总之一幅嘻皮笑脸,她也没办法。
  87年春节之后。我收到我人生最多礼品。从各地回来的工友,带来了客家人的“板梨”“米花”。广东人的“年糕”、湖南老乡“腊肉”、江西老表的“笋干”。也给我带来了一群新“工友”。

  因为我在厂里是最有“实权”、最“有为”、最“够哥们”、最“讲信义”。所以我要帮帮他们这一群新的工友。
  我笑纳了这一堆“豪礼”。同时也做到了“讲信义”。更“够哥们”。
  其实工友们要命本就不知道,我和厂长正头痛春节过后要招150个熟练工人。因为有两条生产线要从香港迁上来。没有150个熟练的工人。工厂无法运转。
  节前我与厂长的分工是。他负责寻找新的厂房。我负责工人培训。工人由梅县地区劳动局代招。想一批招过来。
  一次招150人。都是生手。别说培训费,单来去接工人的路费就是一个大数子。来了还不一定都能用。我根本没有想到,天赐的良机居然还让我卖了一个大大的人情。
  我与厂长商量后,并与老板通了电话。当即得到了老板的认同。
  我统计了一下老工友带来的新工友人数,居然有80多人。多数有电子厂工作经验。看看人数还差70人。
  我发了一个海报通知全厂。有老工友想介绍新工友的。有三天报名时间。在5天后,新工友报到,先来了的,厂里包住、不包吃。从第五天起。厂里包住、也包吃。第六天上班,第一个月工资每人200块。一个月期满考试。合格录用的工资与老工友相同。为了新工友能顺利得到录用,厂方希望老友多教教新工友。
  我用了不到2万元,给厂里一次招聘够了150个有经验的工友。全厂的工友都感谢我,处处说我够关心工友。我的人缘一下子达到了高峰。
  最开心的是老板,香港的生产线提前了十天迁上来。我将新老工友做了一个搭配之后。两条新生产线居然只用三天就与老生产线产量持平。
  例会上,老板仅有的几次夸奖员工,这次居然用了十分钟夸奖我。当时二十多个到会的中高层员工,都让老板鼓动的为我鼓掌。会上,老板明确了我将再次调动。给我一个月的时间物色接替我工作的管理人员。
  我有机会动,下面就将有一群人要动。加上我调去的职位,同样需要人手。老板这一公布,我那斗室就成了“市场”。

  有机会接我工作的想我推荐,没有机会接我工作的想跟我“打天下”。我体会到“权利”二字的魔力。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