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女生看房地产那些事儿》
第9节

作者: 千岛之滨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正是因为这一点,纵观我们中国浩瀚的古代史,所谓的一代枭雄、明君们个个都有流传后世的“武功”。这里首先排除开国皇帝们,一般来说,他们的“仁”都是通过暴力推翻前朝“残暴”统治的。于是我们就剩不下几个可以拿出来炫耀的明君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第一个,秦始皇。说他是明君,很多人反对,因为他很残暴。就像我说的“仁”不代表不杀人,OK?最近很流行的一部电视连续剧《神话》,我不是来八卦爱情的,而是来说说先秦的各国文化。战国时期各国各有货币、文字、法律、度量衡等等,也就是说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彼此的“交易成本”(起码大家都知道汇率这个东西是会害死人的)。之所以说历史如此相似,想想几千年之后,当时的德意志联邦也是处于这样的动荡,铁血宰相俾斯麦用的也是铁腕手段!所以通过暴力手段统一天下这个我觉得大家就不用太计较了。

  但是咱要特别说一说,白起坑杀几十万赵军的事。首先这里我觉得数字有问题,什么问题?人数问题!咱老祖宗有一点不太地道的地方,就是吹牛太厉害。一般规律是这样的十位数以下可以号称二十万大军,两位数以上可以号称八十万大军,如果超过三十万大军了,就可以号称有百万雄师了。这个例子可以在“顺溜”中的陈大雷同志明显反应出来,只有一个营就敢称师长,胆子忒大!在古代这叫吃空饷,不过在我军中这叫迷惑敌人。咱接着说这坑杀的残忍!说是坑杀,其实就是活埋。至于这个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处于人道主义角度来看问题,但是你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这个角度可以叫做战争角度,或者叫做战争经济学角度。

  再一次强调看电视剧的重要性——《雍正王朝》中还记得年羹尧给十四爷筹措粮草的事吗?邬先生怎么说的——打仗,打的就是粮草。正所谓兵马欲动粮草先行,再想想曹操的官渡之战怎么以少胜多战胜袁绍,一举夺得了主动权的?其实所有战争就一个规律。咱看看历史上的赵军当时是这样的情况“到九月,赵兵已断粮四十六天,饥饿不堪,甚至自相杀食”,先别觉得恶心,那时候还没有让儒教教化统一,人还是比较“原始”的。所以白起这场仗是铁定会赢的,但是他又面对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俘虏怎么办?养着,请问谁出钱?赵国是铁定不会给的。放了,等于放虎归山,我这场仗为什么打呀!囚着,您不怕哗变,这可都是“哀兵”,您吃香的喝辣的他干看着,饿极了,什么事都可以发生。同时,大量的粮草、辎重都严重影响行军,你有多少士兵可以分出来看守这些俘虏?所以一般情况下,战争的规律都是——杀俘虏。所以你就不能说成吉思汗同学横扫欧亚大陆为什么要屠城了,因为人家本来就是马上民族人少,再加上人家本来就不会种粮食,俘虏不杀,怎么养?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元朝虽然很能打仗,到后来土地还是那么点,多数还是慢慢散开了,荒去吧,让别人再开垦去吧,反正在历史上“我来过,我征服,我走了”。这和“某某到此一游”没有实际本质差别。

  接着回到老秦身上,这位皇帝好像本身绯闻很少,但是后世给他造出不少来,所以他好像在男女问题上一般不会出什么大状况。他一辈子干的大事很多总结起来,除了法度上和国土面积的统一之外,还有就是两个大事情,一个就是筑长城,一个就是给自己修坟头。后面一件事大家别怪皇帝老人家,因为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再说咱好不容易统一了七国、史上第一人不把皇陵建的好一点怎么对得起自己。其实这也不能怪他老哥,他没有想到今天的中国房地产事业那么强大,所以不管自己的卧室有多大,最后还是会被推土机给铲平的。至于筑长城,我觉得死人是正常的事,那时候没有吊车、没有推土机,所以不能说皇帝太残酷,看看人家法老,那才叫恐怖,每个人都得建个恐怖的立体墓穴,一点都不忌讳被人盗墓,看来中国的皇帝还是比较低调的。长城这种伟大的建筑,不但在古代是有军事防御作用的,同时也是为后世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估计秦始皇还没有这样的开发商业头脑。虽然现在的长城是明长城,虽然中原民族与草原民族的纠葛是那么的久远,虽然长城的作用我是一点都没有看出来,总结一句,秦始皇他还是比较有眼光的。

  之所以说,秦始皇的脑子比较昏,是因为他有点忘了“老百姓”的问题。从这位老兄开始,中国的封建王朝的所有皇帝就有一个梦想就是——统一。管他是不是中华民族,管他是不是尊我圣朝,只要我看上了你就得统一过来。统一是所有皇帝的紧箍咒,这一点我觉得应该给韩朝两国好好上上课。嬴哥他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老百姓是要养的。他老人家可以说是天生的政治家、军事家,但唯独不是经济学家。他觉得反正老百姓是“牧”的,其实那时候的古代人还是把人当奴隶来使(实在不知道,史学家为什么把从秦朝开始归为封建王朝。别忘了就连我们的大将军卫青在汉朝时的出身也是个马奴,唉~~),和牲口没什么两样,所以他根本没有“爱民”的意识。反正人是牲口了,所以也没什么可以珍惜了,其实从这位老兄开始就产生了一种思想——中国人就是人多,咱不怕。同时,也是因为这些刚刚统一的七国老百姓,没事起起冲突,那时比约旦河西岸精彩多了,嬴哥动不动就要搬出防暴丨警丨察,于是时间长了,这些闹事的人反而同仇敌忾了,估计这是最早的城管与市民的对峙就产生了。刘邦的出现那叫历史的偶然,但是像项羽那样的楚国贵族是绝对不甘心的,为什么前朝我是有钱人,而到了秦朝我就得自食其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开国初期有那么多人和皇帝做对的原因。说到底,“暴政”也是秦朝统治的一种手段,没有这种手段,想象一下七国的人,天天吵,这不是国会众议院,请问哪位仁兄可以施行“民主”?

  第二位,汉武帝。接着推荐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说实话这部电视剧还不错,可是借鉴但不能全信。本人喜欢的不是陈宝国的汉武帝,而是焦晃的汉景帝,同样还挺喜欢他演的康熙。废话少说,开始。汉武帝,怎么说呢,他应该是天生的贵族,有一句话说叫做“富家三代出贵族”,这句话和“富不及三代”好像有点冲,但是也恰恰应证了后一句,因为第三代的主子容易出幺蛾子。

  这位猪皇帝,谁叫他原来叫刘彘,天生就是富贵猪。我一直觉得人改名是有一定学问的,看看人家张白圭,改名叫张居正之后就不一样了,艺人改名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其实汉朝的皇帝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外戚干政太严重,想来老曹的女儿也是嫁给皇帝的,岳父帮忙管管,最后大舅子篡权,其实道理是一样的。接着讲刘彻,其实不管他妈、他奶奶、他丈母娘、他媳妇,都是一等一的权利高手,所以他一辈子都只顾着和这些女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势力斗了,先是窦太后、窦婴,于是有了那个什么之乱,于是顺手他把那些宗室全给制了,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打。接着就是他丈母娘,刘嫖,看着名字取得,知道的明白是女儿漂亮的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丈母娘私生活不检点(实际上,那时候还真不检点,因为儒教还没有一统天下,大家不能要求太高)。最后和他妈、他舅舅田蚡斗得你死我活,但是大家都知道汉朝的皇帝都是以孝治天下的所以汉武帝(其实是汉孝武帝)把他妈供着,舅舅就先晾着等死吧;玩死了舅舅,他就和他儿子玩,玩死了大儿子,没人玩了,他也快玩完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