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女生看房地产那些事儿》
第8节作者:
千岛之滨 前后一对比,发现了很有意思的事,前面的四个的“变法”的发起人最后都有一个“不得好死”的“下场”!商鞅逃亡被“变法”所累抓回来五马分尸,王安石变法中失势(因为宋朝是不杀士大夫的,他运气真好),张居正死了之后还被鞭尸,戊戌六君子的最后怎么解决大家都知道。而后面的四位,被称为一代明“君”,虽然曹操的君主地位在不断质疑中,但是他们都是实际的最高统治者。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变法要成功,首先要得到实际最高统治者的支持,不然变法的官员就是人肉炮灰。
变法到底变的是什么?纵观中国的变法史实质上不过就是土地改革史,先来让大家头疼一下,我国近代到底干了什么事?还记得我国土地改革政策吗,贫农、中农、富农、地主在抗战前、抗战后、解放战争时期都有不同的政策,看到最近出台的政策风格原来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呀,哇哈哈哈!顺便说一句“历史如此的相似”。然后回到我们中国浩淼的历史长河中,所有的变法都是围绕这土地的分配进行的,即使是现在的时代也是把土地掌握在“国家”的手里!
那么变法改变了什么?改变了土地分配的方式!要说土地分配先说土地分配的人。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所谓的“士农工商”的阶层分类,他们的理解:士,当官的;农,农民;工,工人;商,商人。特别是明朝,由于朱元璋小时候特别受到商人高价粮食的压榨,所以他成为皇帝以后颁布了很多限制令,同时也很狗血地说:商人是不可以穿绫罗绸缎的,只能穿粗布麻衣,同时农民是可以穿丝绸的衣服的。可是小朱同学忘了一点,消费的含义不但包括了消费意愿,还包括了消费能力,所以很多农民可望而不可及,相反小朱同学gameover之后,到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尽的时候,商人自然而然穿上了丝绸。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政治的手段是抵挡不了经济的发展的。
接着回到四大阶层,其实上面的解读都有一点偏差,实际上这四类人都是一个阶层的,他们实际代表了士族、大农场主(即大地主)、工场主(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作坊的经营者)、商人(高级的就是商铺的店主,低级的就是游走的货郎),所以他们都是资产阶级,而不是无产阶级。除了最后一个商人也许没有自己的土地之外,其他三类人都是土地的大量囤积者。更令人愤怒的是这些人往往和帝王政权有很多的联系,于是就减税、免税,徭役与他们毫无关系,所以这个导致了国家的畸形,少数人缴税供养多数人,当然入不敷出。刚开始,这些底层的老百姓只能卖地给那些免税的上层阶级,再后来因为要人头税之类赋税失去土地的人只能卖身,于是变成了无产阶级,进而到工场工作。可是劳役是很难避免的,如果遇到天灾人祸,又找不到工作,再加上逃税的罪责,于是很多人揭竿而起。这才是真正起义诞生的过程。
变法缓解的就是起义这个最最恐怖的后果,变法又分为文法和武法,这是我自创的,请别笑。
首先是文法,还是举例子比较好。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因为他们有世界上文官最适合生长的土壤,宋太祖下令“不得杀害士大夫”!有丹书铁卷在手,所以宋朝人最大的向往就是做官,而且做官有很多的好处!第一工资福利高,看看宋朝官员的比例你就知道了;第二退休工资高,看看我们那些宋朝的大文豪们他们退休之后的退休金从哪里来你就知道(提示一下,他们兼任道观真人,收取香火钱,真是狗血);第三宋朝的科举制度,门槛比较低,不需要过问出身。所以鉴于以上旱涝保收的方法,我相信这就是公务员为什么在今天如此畅行无阻的原因,唉~~重复一句,“历史如此的相似”呀。
之后是武法。这个就是建立武功,这个有一个好处就是世袭制。看看曹家你就知道了,老子立功儿子还可以享受,所以很多人都喜欢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典型案例就是秦国,看看人家猛将出了多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以一个个平民、奴隶出身的人都喜欢上战场沙出些功名来。可是这个有一点不太好因素,因为邓爷爷说过,“和平与发展”是未来世界的两大主旋律,所以我们不能天天等着打仗,于是皇帝又发明了一项新的东西,叫做捐官。
和卖官鬻爵的区别在于,一个是皇帝卖,一个是皇帝手下的权臣来卖。皇帝卖是有防伪标签的,那叫科举制度,笼络天下人心。而权臣来卖,那就瓜田李下了。
很多人看书看电视不仔细,咱们再来回忆一下为什么李甲把杜十娘卖了呢?很多人觉得他忘恩负义,或者是重财,其实大家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重点就是——门第。李甲的老爸听说李甲和杜十娘在一起,不是要把他赶出士族,也就是从高层阶级中把他彻底撸掉,他当然不干了。再说,即使李甲娶了杜十娘,可是杜十娘是没有脱籍的女子,他们两个的孩子是不能为社会所容,即使生了男孩也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因为他的老娘是妓女出身。还记得《雍正王朝》里为什么探花郎千方百计让皇帝给自己的红颜知己脱离贱籍,还有为什么古代的公子哥都是唱戏的票友,《天下第一伶》讲一个书生要唱戏被人阻止的原因,也是因为唱戏的子弟不能考科举,低人一等。反过来武则天的面首张氏兄弟,伺候了老太婆N久,最后哥哥对半死不活弟弟说了一句褒扬的话:从此以后我们张氏也是贵族姓氏了。
所以变法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变现有的阶级构成。但是!凡是变法都会引起即得利益者的反弹,于是皇帝就如同炭炉上的鱿鱼要时不时翻翻身,不然就卷铺盖走人。
既得利益者为什么反弹,长此以往的观察,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比较!说实话,什么先王祖宗、祖训都是借口,这些先行者或者与时俱进一点叫先富起来的人,最害怕的就是后来者居上。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他们害怕后浪把自己给淹没了。石崇与王恺比富,最后还不是皇帝家的人胜了。天下是皇帝的,所以没有人能坑皇帝一个阶级的人,而皇帝就是被大地主阶级架起来的主,所以他不帮着大地主他帮谁?这个话题可以插一杆子到美国,很多人都喜欢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你看看小奥同学头发都忙白了,就可以知道他要医疗改革是要对自己的支持土壤动手,他有多么无助呀。
改变现有的阶级构成,不单单是皇帝赐个土地那么简单。如果皇帝喜欢某个女人,然后给岳父安排个看得过去的职位,那是绝对不会有人说什么的,恐怕还有很多人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前期工作。但是如果皇帝下令往后任何阶层的人都可以被提拔当官,那么下面的官员一定会上折子,因为他们开始有失业的忧虑了,开始为子孙后代的出路着想了,开始后怕将来有人踩着自己上马了,所以他们会反对变法。这才是历史的真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有指标、名额的原因,也是同工不同酬的始作俑者。
总结一句,变法很痛苦,历史很奥妙,多看电视你会了解的更多。
日期:2010-01-19 17:51:20
五、“昏了头”的明君们
在写这一个片段之前,先打一下预防针,因为这一段文字是一段极其残酷的文章,它会颠覆你以往对那些“明君们”的崇拜,或者说会让你们从另一个角度来可怜他们的子孙,或许我们不能再把会打仗的皇帝叫做好皇帝,或许我们会可怜历史上比较让我们讨厌的某些人。现在开始揭露真正的历史上的那些“好”皇帝们。
好皇帝是一个什么标准?用最早的、系统性的标准,那么就是孔子说的“仁”。最近《孔子》电影正要上映,很多人质疑战争的残酷,孔子是不是太残忍了,视为不仁!其实仁和善良是不能化等号的,或许说善良和仁有交集,但是两者互不包含,同时仁是一种天“道”,说白一点就是规律,一种国家建立、完善、维护的系统性工程,所以有时候战争也是一种方式,且不要忘了当初是谁把老百姓从三座大山底下解救出来来的,如果没有武装起义,大家还在当流民。因此仁不是不打战,也不是不血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