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小屋里的爱情故事》
第58节

作者: 六平方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到邮路调整,你怎么看?”王丹平问。
  “我怎么看,我看这是资源的浪费。”
  “怎么说。”
  “就拿今天跑的这条来说,虽然交接点多一些,但邮件量一个大车刚好能拉满。你现在分两个车跑,跑县城的只装半车,还要耗上一人一车。不是浪费是啥。”
  “但是大车给支线送邮件,确实存在村镇道路狭窄运递困难的问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啊。”王丹平说。
  “其实吧,我倒是有个想法。这沿线的乡镇交接点,都跟主干道离的不远。完全可以放在主干道交接。小路邮件量不多,网点可以委托社会车辆每天给倒运,费用不高,还省事。”老张说。
  “这倒真是一个好办法。”王丹平认真想了想老张的方案,觉得可行。
  “这里只有一个问题。就是支局网点闲麻烦,得他们自己联系车辆,每次都以委托社会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为由,拒绝配合。我看他们就是不愿意操这份心。难道自己的车送就没有安全隐患了?”老张说。

  王丹平没说话,他在认真想这个事情。
  “那我再问你,假如市局真的要求要改。你说的这个半车的问题怎么解决?”王丹平换了个思路继续问。
  “要是非改不可,又不增加运输成本,那只能把两线并一线了。”老张说。
  “两线并一线?”
  “对,就是把相邻的两个县,当成一条路来跑。大车直送县局,小车跑支线。要是A、B两个县刚好行政区划在一条线上,那样改的话,反倒还能省下一个大车来。”老张解释到。

  王丹平兴奋坏了,这趟跟车跟的太值了!
  老贾口中的办法,应该说的就是这个。把在一条线路上的两个县的两条邮路并成一个大的线路,分大小车套跑。资源重组,不仅不加车,还省下一个大车。太棒了!
  王丹平心里有底了。调查研究,还是要深入基层啊。真理都掌握在一线人民的手中啊。
  “老张你说的太对了。我就纳闷了,昨天会上,老贾他信誓旦旦地说,改制要至少增加五个人,五个车。当时还真把我们都糊弄住了。你说他是真想不到?不可能!但是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王丹平自言自语。

  老张立马闭嘴不说话了,他觉得自己被王丹平给套路了。
  这之后一路上,任王丹平问什么,老张都不吱声了,因为他发现,无意中自己已经把老贾给出卖了。
  王丹平也很后悔,自己无意中把开会时的情形给泄露了,要不然老张还会给他透露更多的内容。
  不知不觉中,凉水镇到了。在快要拐向集镇辅路的时候,王丹平问老张。
  “你刚说的主路沿线交接,指的是在这附近交接吗?”王丹平指了指路边。
  “你们大学生心眼多,我不想再跟你再说工作的事情了。”老张不情愿地回答。
  “张师傅,你好歹也算是企业的老员工了,这一路上听你说了很多,也让我受教了很多,我能感觉到你对这个企业是有感情的,谁不想着企业好呢,对吧。你本人也是个见不得浪费的人,这明摆着的浪费资源,你能当做视而不见?我想你不是这样的人。”王丹平开导老张。

  “你说的一点没错。我就是见不得浪费。平日在家里,孩子饭碗但凡敢剩一点饭菜,我就会收拾他们。在外也是一样,看着水龙头哗哗流水,看着大白天开着灯,我心里就不舒服。可能是节约惯了,不光自己浪费不能容忍,看见别人浪费心里也不舒服。”老张一边打着方向盘一边搭话。
  “就是啊。企业好了才有钱给员工发工资,企业垮了受害的还是员工自己。就一条邮路的交接点都存在浪费,那全市呢?全省甚至全国呢?当然还有其他环节的浪费,你想过没有,你不管我不管,这样下去再厚的底子也会给掏空咯。”王丹平接着分析。
  “你这点我完全赞同。这邮路上的浪费,门道多了。邮路优化是大头,市局提出的优化,初衷是好的,就怕别人把戏给唱歪了,那样的话,成本不增反降,得不偿失。”
  说话间,邮车已进入到集镇。道路立马变窄,两旁乱停乱放现场严重,行人也多了,好好的双向通行的道路,硬是变成了单行道。邮车的速度也随之降了下来,老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生怕宽大的邮车碰到两边的物件或行人。
  “集镇道路确实不适合大车跑,这市局提出的整改确实没错呀!”王丹平说。

  “改必须得改,就看怎么改。大车跑集镇最担惊受怕的是司机。老梅就是个例子,差点害他下岗。所以邮路改制我是举双手赞同的。”老张说。
  “张师傅,我问你个事。”王丹平很郑重地说。
  老张抽空看了他一眼,没明白什么意思。
  “如果把本次邮路优化的方案让你来弄,你觉得你能拿得下来吗?”王丹平试探到。

  “我?”老张握方向盘的手抖了一下,邮车跟着颠簸了一下。应该是压着石头了。
  “嗯,就你。你觉得你能做到既不增加成本,又优化流程改变现状吗?”王丹平问。
  “我就是一开车的,把手下的这三斤半管好就行,这种事本就不该我过问。上面有贾队,再上面还有局长呢,也轮不上我操心。”老张说。
  “话是没错,但就像我刚跟你说的,咱们不能只当旁观者,而应该参与进来。邮路改好了,对你们司机也是好事一件啊。”王丹平说。
  老张不再言语,专心捯饬他手下的三斤半来。

  说话的时间,邮车已开到了凉水镇邮政所。
  “你看,也就两公里的路程,硬是跑了近二十分钟。”老张说。
  邮车在邮局门口并没有停下而是继续往前开。这个王丹平知道,在前面五公里有一个可供掉头的地方,邮车需要开过去掉头,然后再停到邮局对面小超市门口。
  “不光如此,你掉头还得十几分钟呢。来来回回半个小时还下不来。”
  “这要是改好了,对所有司机都好。你可不能再观望了。”王丹平接茬到。
  一提到这个问题,老张就不说话了。此时他内心的两个小人儿一定在掐架,王丹平想。这一路还剩四个交接点呢,有的是时间做工作,王丹平很有信心。
  邮车终于稳稳当当停在了邮政所门口。白丙华带着司机老牛、老黄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们了。小超市门口闲坐着的留守媳妇儿们扯着嗓子对白丙华喊:“老白,你培养的市局领导回来视察工作了!你咋不请个锣鼓队迎接一下呀!”“今个儿中午你怕是要在鸿宴楼摆一桌呀!”“是啊,是啊,要不要我们作陪呀!”“哈哈哈……就是,放往常你请我们都请不来,今天我们破例呀!”
  叽叽喳喳,像极了一群喜鹊。
  “好哇,好哇。就怕把你们灌醉了,再出点洋相,你们老汉回来找我的麻烦哟!你们老汉走的时候可是交代给我,他们不在的时候让我照顾你们。”老白打着哈哈。
  “照顾你个大头鬼,连一顿酒钱都舍不得掏!”媳妇们起着哄。
  “就怕把你们照顾到他自己被窝里去。”老牛接了一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