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跑题了。泰国没有工业污染,天空还是纯净得相当漂亮的。最让国人羡慕的就是当地养车非常便宜,除去维修保养及油费,一年交给国家的只不过1800多人民币而已。难怪诺大的街上要找辆自行车那么有难度。
发现自己写游记的水平远远比不上小学时候春游了,都不知道写的是些什么,大家凑合看吧,嘿嘿。
日期:2006-10-13 13:11:18
六十八、发现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容易
大概自己也不可免俗地充当过问题发言者,甚至牢骚发表着,尤其年轻气盛的时候,更容易充当这个角色,也很为自己发现的问题居然在一个单位存在如此之久而未实现解决而忿忿不平——相信这也应该是不少人的共同经历吧,如果初入职场如此可以归咎于阅历不足,经过长期的职场磨砺,仍是照旧,可能是个人的修为问题了。
或许,用不着个人拥有多少犀利的眼力,就能发现一个单位考核制度存在的缺陷,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指出问题就可以的,很多时候,牵一发而动千军并非夸张。所以,你可以指出问题所在,但不要指责。大部分人,如果不是太重的私心,还是希望整个单位能发展得更好,但每一项改革每一次变动,都会牵扯到方方面面,高层看待事务所站的角度会更高,可能他们更早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出于稳定的考虑也好出于平衡的策略也好,没有进行大幅改革。
借鉴某次培训时候听到一位老师说的话:工作第一年,不要说话,多看多听多学;工作第二年,小声说话,针对自己看到的小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改进措施;工作第三年,大声说话,可以对一些大问题发表个人的论点。而现在往往有人将此程序颠倒了,第一年大声说话,发表看法,指点事务,总觉得自己满腹才华无处施展;第二年因受到打击多了,改成小声说话;到了第三年几乎不说话,生怕言多必失了。一个从“潜才”转化为“人才”的过程就被中断甚至夭折了。
因此,讨论某项事务没做好或者不够恰当的时候,请同时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一来说明你不是一味地发牢骚,二来也是一个让自己设身处地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可以让自己想得更周全也更能理解他人实施的难处,避免下次再对空开火了。更何况,多数时候发现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问题,而是表象,透过表象找症结的过程都很难实现,更何况找到症结解决问题了。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在参加年会的时候,有人指责会议组织方组织不力考虑不周,却不想想自己对会务安排是否配合了协作了,要知道,一个几千人参加的会议组织不是纸上谈兵,没有大家的配合,再好的方案再周密的计划都是白搭。所以,我很能理解,参加活动、会议时,总是配合为主,有意见,过后提,下次改进,而不是临场添乱。
在牢骚满腹的时候,多问自己一句:你觉得应该怎么解决才合适?赶紧把自己从牢骚的悬崖拉到思考的道路上,“牢骚太盛防肠断”么!
日期:2006-10-31 18:43:12
六十九、多给别人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
孩童时代的记忆,总有这样的画面:稚嫩的声音,透着可爱和童真问,妈妈,这是什么?爸爸,这是用来干什么的?阿姨,我该怎么办?老师,接下来怎么做?——不一而足。人们会原谅孩子的无知,甚至称赞他们的可爱,但,职场里,没人有耐心应对一个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需要问为什么和怎么办的人,哪怕你是职场新人,虽然对你的忍耐尺度可能放宽一点,也绝对不可能用对待孩子的宽松标准来对待你。
多给别人做选择题而不是问答题吧!所谓问答题,就是拿着问题来问你:这个事情我该怎么处理?所谓选择题,就是我遇到这个问题了,我想到了以下几个处理方案,不知道哪个更适合。几乎不用多少比较,就可以感觉到一个人的能力就在选择题与问答题之间分出了高下,也许,选择题的N种备选都是不恰当甚至是错误的,但至少表明你思考了并试着自己解决问题。我相信,大多数人,对于思考过失败的人总是要比对时时把问题甩给他人更为认同,更有好感。要知道,在职场,身边没有谁是专门用来替你收拾烂摊子的,没有谁会对你负全责的。那种经常把问答题推到别人面前的人注定是不受欢迎的,只是,有的时候别人在控制自己的不满情绪,只要给他们以自由选择的机会,他们断然是不会选择与此类人共事的。很简单,谁都不希望两个人的工作一个人来做,两个人的责任一个人来担负。
给人做选择题的人不见得工作能力多么优秀,但是他们愿意思考愿意承担一定的责任,不消说,就责任心而言,十有八九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同样的,出问答题的人也不见得能力低下,更多的时候是想给自己减轻负担,把问题推给他人去考虑去解决了,自己落得个轻松自在。
她,是我所在部门的员工,差不多的年龄,沟通能力不错,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她最擅长的就是把问题踢给别人,经常拿着一堆事情来问我处理方法,我觉得虽然她个人的认识是问题的关键,但管理方法的不妥也助长了她的这种不良工作习惯。开始的时候,我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经常替她就把方法想好了,当我发觉这已经成为一个问题时,开始把问题还给她,“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处理比较恰当?”“看看你自己能不能想办法把这个事解决了?”只要她不笨,几次下来后,就不再好意思不加思考就把问题拿过来了。同时,在周例会上,我也把选择题与问答题的观点作了分享, 我相信一个沟通能力比较强的人必定会听话听音。
从她的上司角度而言,我有责任引导她;从她的同事角度而言,就我个人选择而言,我喜欢与这样的人共事。可能是偏见,我内心深处一直有点鄙视语言漂亮行动无色的人。从部门员工之间的互评我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别人对她的认可程度,不出意外,她的综合考评排名是在整个部门的最后——可见,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一旦有提升的机会,我相信只要这些考评依据在,只要大家的建议权在,她不会是提升的合适人选。
记得早前曾经写过“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哭”不代表把所有的问题抛给别人,而是让别人看到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果你爱出问答题,那么从出单选题开始练习;如果你爱出单选题,那么从出多选题开始;如果你爱出多选题,那么从选择正确的答案开始——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日期:2006-12-06 14:44:37
七十、允许自己犯错
前段时间心理压力大得几乎超越了我的最大承受极限,虽然体力上的累较之前段时间大有改善,但是经常会心情低落到想甩手不干了,也时常问自己,那么辛苦到底是为了什么?夜半醒来的时候冷不丁很有想哭的感觉,有天晚上忽然就哭得天崩地裂上气不接下气的——我知道,并不是为了某件事情而哭泣,而是堆积在一起的否定让人郁闷的只能寻找哭泣这个缺口来排解堵住心头的不快。
我自认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不算差的人,毕业之后一直只身在外,开心也好不快也罢,都尽可能的自己承受、调节过来了,但是到新岗位之后遇到的一些问题让我有点措手不及,接连的被批评指责似乎让我一直处于顺风阶段的心理有点调整不过来,批评时常让我心情低落。最近一系列的身体欠佳表现很大程度与心理压力过大有关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