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众生相》
第24节

作者: 涤影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十、如果没有通知你,你可以自己打电话过去询问。有次招聘过程进行到复试阶段结束,按照约定思维,似乎到了通知谁来上班的时刻了,但是我接到指示,说是看看圈定的人选里面谁会主动打电话过来,就录用谁。很不幸的是,圈定的人里面没有一个有这样的勇气,结果一个都没有录用。其实从我个人角度,我并不赞同这般大费周章的招聘方式。并非一个高精尖的岗位,何必如此龙套?世界五百强企业未必有这般的要求,人很多时候就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办事,所以我也只能照此办事。我想说的是,如果对这个岗位有期待,那么就打个电话问问吧,也许这就产生了一个机会!对比自己的找工作时代,断然没有主动询问是否录用的想法,因为心理定势告诉我,一般单位录用你了肯定会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如果杳无音信,那必定势名落孙山了。然而恰恰是世事有意外啊,居然存在这样的一种择人方式?

  日期:2005-6-14 13:44:51
  四十六、生存的状态
  每每看到那种艰难的生存状态,不知为何,我总是很容易同情心泛滥。其实也明白,或许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并不以为苦,甚至可能觉得劳动得很快乐。
  出差途中,遇到一段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当中,车绕道而行,行驶缓慢,我看到很多灰尘仆仆的人正努力地用自己的劳动力换取自己和家人生存、生活的物质资本,尽管天气不热,很多人光着膀子,其中甚至分明可以看到未成年人并不强壮的身影,原本该是坐在学堂里面的年纪,小小的身板即要负担生活的重压,也许他的家里有急需治疗的病人在等待救命的钱,也许他有面临辍学危机的兄弟姐妹等着接济,我总不免生出些许悲凉来:这就是人与人的不同,这就是人生与人生的区别。有的人可以在一年四季温度恒定的写字楼里书写人生,有的人却在粉尘满天的环境里换取微薄的生活资源;有的人可以惬意地享受小资生活,有的人却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周末什么是享受。

  甚至有人为了乞讨,居然想到了在高速路上行乞,那种危险让坐在车上的我们都吓得不轻,是什么让他们铤而走险,贫穷么?就那么直直地站在高速路中央,向迎面的车辆伸直了乞讨的手,一辆不行,接着等待下一辆。他的人生就在一辆又一辆的车辆闪过的过程中体现价值?
  也有踯躅前行的古稀老人在路边艰难地爬上一个高台,只为了捡拾别人丢弃的废铜烂铁,换取微薄的几分生活费。该是颐养天年的岁月了啊,该是坐享天伦之乐的年纪了啊,为何还这般艰辛?让自己年迈的父亲如此艰辛过活,真的是晚辈的罪恶了,只是也许他的晚辈不是不想让老人享受生活,而是真的无能为力,那便是更大的悲哀了。

  见到这些,油然而生的辛酸感觉我无法避免。出差途中对广袤草原开豁的赞赏(虽然此时的草原还是黄色的一片,但是依然有人草原大气的感觉,视野开阔、离天很近,初步感受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韵,跟大海的磅礴大气、湖泊的烟波浩淼绝对有不一样的美丽景致),忽然就被这些情景给冲淡了,甚至隐约觉出悲哀来。人跟人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难怪有文章说自己奋斗了十九年,才获得了跟城里人一同喝咖啡的资格,真的不假!

  驱车前往目的地的途中,不时出现村落,有的村落小到仅由三五个房子构成,由黄泥、植物和成的材料糊成的墙,似乎怎么都看不出很强的抵抗自然灾害能力来。或许我的想法有点杞人忧天了,他们祖祖辈辈在那片土地上安乐地生活多年,也不曾觉得辛苦,说不定还比生活在城市钢筋水泥结构中的人们多出许多自在淳朴和开怀惬意来。

  日期:2005-6-16 9:11:25
  四十七、放手还是抓紧?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自从经历了上次失去机会的教训以后,对于抓住机遇的敏感性似乎较之以前大大提高了,也牢牢记住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古训。所以在得知近期有一个机会可以南下,我迅速作出了反应,并在第一时间内抓住了这个机会,只是最终还是放手了。在放手和抓紧之间我徘徊权衡,站在分岔口,我是该选择直行还是拐弯,拐弯之后是否有别样的风景,继续直行能否看到更美好的明天?不知道自己作出选择和判断是否正确。能检验我的选择正确与否的也许只有时间!

  在得知我们南方某分公司即将有个部门经理空缺之后,我迅速作出了反应——跟他们分公司一把手和二把手面谈。我在谈的过程中状态非常放松,也许是自己时不时面试别人,因此知道面试不过是一个先期沟通的过程,放松的状态是最好的。当然在第一时间对面试官的偏好作出基本判断也是比较重要的。从我对他们的判断而言,我感觉一把手做人做事更强势一些,二把手则相对柔和一点。

  先与二把手面谈,他一看就属于比较主内的角色,性格相对温和点。开始的时候他似乎对我们的谈话如何入手有点吃力,当我回答了他的第一个问题之后,他的第二个问题无法马上接上。所以更多地我把这个当成个拉家常的过程,当然这类面试,“你为什么要来”这类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也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是有备而来的,接下来谈的很多是对公司内部事务的看法,我在谈的过程中夹了不少自己对市场的看法,他问:“你似乎对业务比较感兴趣,有没有考虑过从事市场工作?”我答:“从个性而言,我个人不太喜欢冲杀在市场第一线,那样比较漂泊也比较辛苦,不太适合女性;但是作为在销售公司从事工作的人,不管是什么岗位,对市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是有助于工作开展的。”能对市场形成我自己的一些看法,要感谢在内蒙的工作经验,虽然不直接从事市场工作,但来了之后五一蹲点市场,五月份下半个月一直出差检查市场,跟我们的销售团队和代理商也有一定程度的接触,因此掌握了不少第一手资料,也使得我的谈的时候有理有据,不至于沦为空谈。谈话的后三分之一时间,基本上他已经开始跟我介绍公司内部人员结构等基本情况了,心下暗喜:这事有戏啊!果然,谈话的最后,我询问他对我的评价时,他说就他这块而言,基本没什么问题,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跟一把手面谈了。

  一把手尚未从市场归来,等待的过程中,我跟其他人随意聊天,也了解到了一点他的个性:比较着急,比较强势!所以谈的过程中,我也有意穿插了这样的思维。
  他问我:“如果公司内部人员比较松散懒惰,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你会怎么做?”
  “我认为首先还是从思想着手、结合考核,如果第一步尚未让大家动起来的话,可以考虑开掉最差的那个,当然前提的是此人表现不好且手中没有太多资源,杀鸡敬猴很多时候可以唤起其他人的危机感。”
  “那么你的意思是你使用铁血手腕?”
  “考核永远都应该是胡萝卜和大棒并用效果才好,公司要正常运行必须立规矩,一个公司什么最大?个人认为制度最大!”

  “你认为这个部门经理的职责是什么?”
  “概括而言,六个字——制度、协调、管理!首先,所有的制度都得通过这个口子出去,公司对内也好对外也好最好是统一口径,因此制度的树立非常重要,制度的维护更加重要,制度的公平、公正直接影响着人员的积极性;协调则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两个方面,内部协调指的是内部各部门、人员之间的协调,外部协调则是指外联,与公检法等系统的关系协调,保障公司正常工作开展;管理包括自我管理和对本部门的管理。”

  “如果市场部经理上下班不打卡,你怎么处理?”
  “首先我会以私人的身份跟他谈,你看我也是刚来,各方面都还没有顺利运作,这次你没有按时打卡,我不得不按照制度来扣你的工资,私下里哪怕我可以请你吃饭。我相信一般的人肯定会答应的。”
  “如果我出面替他求情呢,让你不要扣,你怎么办?”
  “如果确实情况特殊,比如前晚为了公司出去应酬,而且未打卡是偶然为之,可能制度外有情理,但是如果是长期行为,我相信我还是会扣,依然是前面的话,公司内应该制度最大,否则对其他人员的积极性损害远远大于没有扣的这点钱!”
  “如果工作当中部门之间发生冲突,产生摩擦怎么办?比如我和财务方面,当然并非指我和他个人有矛盾。”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