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妖怪档案——1000余种古妖资料详考》
第31节

作者: 虫离先生_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7-22 12:58:31
  四.鱼国
  山东莱郡,是东海海神正祠所在,自古海洋信仰极盛。传说在很久以前,莱郡近海的海面上一夜之间出现了一座高山。沿海居民从未见过这般异象,众口惊喧,老人们说,兴许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妖怪将要登岸,被剑仙神佛移山搬岳压在了海底;也有人猜测,那是秦始皇、汉武帝找了半辈子而不得,永远漂流无定的海上仙岛,漂到了咱们眼前。
  不论如何,这情景太过惊世骇俗,连续多天,没有一条船敢解缆出海,害的一位搭船过境的秀才也只好滞留渔港,终日抱膝船头,看渔人舟师晒网补帆,百无聊赖。
  渔港日间极闹,入夜之后,船户各回各家,留在船上的,也早早歇息了。只有秀才沽得一壶老酒,带回他独宿的客舱剔灯浅酌。夜阑人静,潮声送盏,十分惬意,只可惜缺一个可共把酒闲话的醉侣,未免美中不足。秀才摇晃着酒盅,自己想些有趣的事情,忽的毡帘掀处,进来一个少年,生的长身玉立,轻裘缓带,神气清朗。一进舱,先斜睨一眼酒壶,笑吟吟地对着秀才兜头一揖道:“清樽落月,寒夜独酌,兄台不嫌寂寞么?”

  秀才也是个伉爽好友之人,原就嫌自斟自饮了无趣味,见了这不速之客,不但毫无被人打扰的愠色,反而大喜道:“小弟正愁闷饮无聊,兄台请上座奉酒。”
  那少年便不客气,笑嘻嘻地坐下,接过秀才递上的酒杯,送到鼻端一嗅,心迷神醉道:“小弟适才经过邻舟便闻到酒香浓冽,果然是陈年佳酿。”一饮而尽,闭目咂舌,回味不已。秀才瞧得有趣,这酒虽有两年功夫,到底也只是寻常村酿,何至于就馋成这副模样了,此人年纪轻轻,看不出酒瘾倒真不小。于是提起温在炉中的酒瓶,再满上一盅,那少年笑得眼睛发光。飞觞浮白,推杯换盏之次,二人互通姓名,少年自称姓于,字“子游”,秀才喜他吐属风雅,脱略率真,放出一片赤心款谈结交,二人酒逢知己,一壶酒喝到中宵告罄,已经是倾盖如故了。

  喝尽最后一盏酒,两人皆已有六七分醉意,少年畅快地仰天长呼一口气,低头望向灯火,眼色忽转迷离,将手中所执的一支竹箸,在几边轻敲道:“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得与吾兄把盏,一夕欢言,如梦如幻,足以快慰平生。”这句话说完,蓦地推案而起,拱拱手道:“就此别过,他日有缘再见。”
  秀才道:“子游兄住在何处?夜色已深,水上不好走路,不如且在我这蜗居将就半宿。”
  少年笑道:“小弟何尝不想在吾兄处长醉不醒。”他略略一停,轻轻说道:“小弟实非本地人士,只为清明将近,扈从我家大王前往拜墓,途经此地,稍作盘桓,明日辰牌时分,便要启程了。职务在身,无法耽搁,实在是情非得已。”
  秀才也不知道他说的“大王”是谁,心想这少年难道竟是哪位王侯跟前的人?只是少年既然没说,他也就不加详询。当下取了灯笼,送少年来到船头,欲待喊人搭跳板时,少年陡的纵身一跃,跳入冰冷的海水,秀才惊呼一声:“子游兄!”却见暗淡的灯光下,一条大白鱼上下翻游再三,带起一道水线劈浪而去,眨眼隐没在黑沉沉的潮声里。
  次日辰时,海上那座山峰倏而移动,顷刻间下沉不见。沿海居民听了秀才所述,憬然而悟,原来那座“仙山”,竟是条巨大无比的鱼,想必正是于子游所说的“大王”了。
  这一幕惊人的景象,令许多年老的海客再度想起了那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大海的水体,实则是一个俗世之人无法理解的灵性世界。海洋深处,人迹难至的地方,有一处神秘的鱼王之冢,每年清明节前,海中大鱼都要携儿女子嗣前往拜墓,无数巨型水族成群移徙,壮丽不似人世。若有渔船躬逢其盛,船上的渔民都会暂时中断捕捞,以示对海洋的敬畏与尊重。虔诚的海客们相信,那个世界的灵物,能够理解人类的致意。作为回报,鱼王也会严惩那些兴风作浪、翻船伤人的大鱼,维护大海的规则,荫护航船平安。

  康熙初年,莱郡大潮,将一头瞎了眼睛的亩许大鱼送上海滩,其吼声如牛,鸣号数日而死。大鱼死后,居民才敢靠近分割鱼肉,一时间挑着担子前往割肉的人群踵迹相接,不绝于路。这条大鱼在搁浅之前,两只眼睛就已被挖掉,眼眶深邃如井,其中贮满了海水,有些人争抢鱼肉,不慎跌入鱼脑,竟至于被淹死[1]。在江苏海州,也流传着同样的传说:每逢闰年闰月,必有一头被剜去眼睛的巨鱼或巨型龟鳖之类随潮而上,死在浅滩。当地人摸清规律,遇有闰月,便守着海汊,等大鱼自来。时人盛传,这些有目无珠的大鱼正是因为损毁船只,受了剜目之刑被流放,因为不辨方向,终于误入浅水,触岸而死。[2]

  [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于子游》
  [2].清.钱泳《履园丛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