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我在日本的工作生活》
第8节

作者: 来吐槽56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1-03 22:25:02

  当然精英的员工的力量也是很大的,乔布斯几乎凭借一己之力让苹果站到了现在的巅峰。而日本企业的僵硬模式使得他们在个人电子市场节节败退,索尼,松下,夏普一个个日本品牌在淡出人们的视线。我写这篇文章是想能够尽量剖析日本的企业模式,从这个曾经风光现在有些落魄的企业群体中再获取一些知识,倒不是完全推崇他们的做法。
日期:2012-01-04 12:36:21

  我以为,日企的结构是和基于儒家思想的封建制度有一定相似。当聚集了一堆合格的齿轮后,需要一个稳固的体系来把齿轮组装起来,首先就要选出主要的传动齿轮。以什么为依据选出领导者呢,日企给出的答案是年龄。日本有句谚语,比龟甲更重要的是年功,这是说乌龟壳本来是没有用的东西,随着乌龟年龄越来越大,乌龟壳才越来越厚有价值。号称日企三种神器之一的年功序列制就是这样,员工的工资和职位基本上上是由己的年龄决定的。这样的话,各个齿轮也可以各安其位,反正只要熬到一定的年头,总能换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去。

日期:2012-01-04 13:38:14

  那么当位置都定好了以后,怎么来进行管理呢。这个时候可以套用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都别多想,守好自己的本份就是。为上司者,能够审核下属的请求,决策组织的方向,承担自己的责任,培育下属的成长;为下属者,能够完成规定的工作,报告自己的想法,联络最新的情况,我觉得这就算各自的本份了。日企还强调的一点是忠诚,对企业的忠诚,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个不单是面对诱惑能把持住,不轻易跳槽,也是敬业工作,坚持自己的责任。

日期:2012-01-04 14:11:57

  当然日企里面也不是完全的垂直统制,比如说决策。企业里倾向于在会议中决定,以获取更多人的认同,而不是由领导一个人独断。不过不知是否出于文化原因,实际上敢于直接反对领导决定的员工很少。
日期:2012-01-04 14:42:29

  我以为日企维持稳定的方式就是家族式,企业给员工提供安稳的工作和完善的福利,以获取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当一堆齿轮各就各位并且已经开始运转的时候,首先在齿轮的外部套上齿轮箱,给他们安全感。这就是日企三种神器之一的终身雇佣制度,作为一个齿轮,虽然工作也许会单调无聊,但如果能得到永远不被移出去的承诺,也会耐住寂寞安心工作下去。日本经济已经停滞了20年,员工对安定感都很重视,只要企业能够提供铁饭碗,就会死心塌地干下去。国内的前些年正处于经济成长期,公务员下海,国企员工跳槽的数不胜数。近来,做生意亏本,私企外企裁员,基本工资不高的但安定的国企和公务员又重新受到大家的青睐,这和日本倒也是同样的趋势。

日期:2012-01-04 15:53:13

   当然齿轮要工作好,没有润滑是不行的。而较为完善的福利体系和比较融洽的职场环境就是企业里的润滑油啦。企业尽量帮员工考虑得周全,房子车子妻子全都搞定,让员工没有后顾之忧。而企业内部的工会,也是日企三种神器之一,在维护普通职工权益上发挥了作用。日企无论多小,里面总有一家工会,有一个普通员工组成的机构来监督普通员工的权益,这点还是不错的。而日企的工作环境也较为融洽,职场关系简单。因为没有什么好争的,升职加薪这种东西也不是想争就能争来的,自然少了许多勾心斗角。

日期:2012-01-04 22:02:45

  总结一下我心目中的日企体系,就是企业先招收一批普通能力的员工,利用培训使员工具备基本的工作能力,运用传统的年功序列体系管理员工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转,再利用终身雇佣制度和福利体系来留住员工使他们安心在公司干一辈子。日本公司的体系也决定了他的特点,经营踏实稳定,波动不大,但不够灵活,调整方向太慢。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公司在重厚长大的机械产业汽车产业能保持优势,而更贴近消费者的个人电子产业如手机家电等越来越落魄。而高人力成本是很多日本公司迈不过去的一道坎,这是众多日本企业不能竞争过中国和韩国企业的一个原因。

日期:2012-01-04 23:29:00

  最后说一下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困境吧,日企的待遇在中国是很为人诟病的,原因是工作量大,工资低,发展前景差。我觉得造成这种现状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国已经从世界工场转换为了世界市场,而日本企业的决策层却没有完成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他们还是单纯把中国看成了一个可以降低人力成本,生产廉价产品的大工厂。他们以为只要让日本的工程师把东西设计好,然后把设计图拿到中国生产,最后就能标个不错的价格让中国消费者买下这些产品。这样的想法已经落后于时代了,日本有个企业家也说过,让一群年收入六七百万日元的研发人员去开发面向年收入一百万日元的消费者的产品,可能吗?日本企业还是太轻视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太轻视中国员工的工作能力了。如果这个思想无法改变,他们还会在中国市场慢慢衰落下去,同时也会在世界市场慢慢衰落下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