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远》
第27节

作者: 君莫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左幺这份尊容走到那里都不受人待见,酒楼跑堂的见到他都远远绕开。想到这世事变幻,心中只能默默的感伤。点了一壶酒二个小菜,就在一楼靠窗边的座位上呆了一天,好在南来北往的客商,人多嘴杂,多是谈论左府大火的事情。左幺凑近几个河间客商桌边打听着,其中一人说道:“何止一个惨字,简直是人间炼狱,一百多口人就没听说有一个人活着出来的。而且多数都烧的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辨识。”本来抱着点幻想,希望母亲能命大逃过一劫,现如今看来,多数是葬身火海了,否则全城里不会布满眼线巡逻府兵抓捕我们四人,不知道老管家与左驹兄弟二人是不是逃出生天了。

  夜间,左幺找了个能看到左府废墟的酒楼,趁着无人时倒了三杯浊酒,遥祭一番。虽然听说停尸义庄,但必然是重兵埋伏,受了惊的左幺再也不敢冒险了。出城后,在密林中面北磕了三个响头便起身离去,此去孤苦无依,亡命天涯。虽然不知道黑衣人是那里派来的,但是左幺深深的记得那人眉宇神情,体态身形,只要下次碰上定能认出他来。想来想去不知去那里,站在岔路口踟蹰再三,最后选择走山间小道直奔建阳溪口,既然老太爷和大少爷都信任崔含章,那么为今之计也只有投奔他,也许日后能有机会为左氏复仇。

  溪口千烟洲的太阳照常升起,晨间薄雾淡去了许多。今天已经是年三垂了,各家各户都收拾内外,洒扫庭除,贴起对联,准备辞岁迎新。这旧的一年熬过今晚子时就要结束了,孩子们嚷嚷着晚上要跟父亲一起守岁,崔含章记得以前妹妹也是这般缠着父亲,但是每次都熬不住早早睡去,结果到大年初一早上醒来,就没心没肺的跟着众人出门拜年了,溪口烧窑人传承几百年下来,众邻里都是相熟相知,不管是富户大族,还是穷家小院,大年初一人们都是走街串巷,逢人拜年,图个吉利喜庆。

  崔含章家有重孝,自然不贴春联,亦不挂红抹彩。但母亲还是一早起来就喊着灵儿剁韭菜馅子,和面,准备晚上的酒菜。含章难得一个人如此清净,睡到日晒三竿,吃过饭后自己溜达出门。本以为孩子经受不住祖母去世的打击,况且遭了牢狱之灾,会颓废不振,但下葬祖母后,崔含章的心境逐渐归于平复,反倒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感受到一种世事无常,我自恒定的奇妙韵味,正所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沿着一登登的青石板路漫无目的的溜达着,思绪信马由缰,不禁想到见父知孝,见兄知悌,见孺子入井,见才折于狱,自然之恻隐,此谓之良知,良知充盈便是仁。怎奈天地为炉,人情五毒为火,煅烧良知,蒙昧恻隐,夫君子能百炼成钢而发不忍之心,少也。普罗众生被五毒焚烧,烟熏火燎终究不明世理事异,强求于外物则谬矣。人人可成圣,但人人未成圣,看似是被五毒戕害,实则是心中蒙尘,心若恒定则不染尘埃。

  崔含章清楚的记得,祖母在世时每年初秋时分均会带着她们做豆瓣酱,需仔细的挑拣,豆子颗颗饱满,品相周正。祖母曾言这豆子不是做了豆瓣酱,就要经受火烤制成香脆可口的茶点,所以说不是做了瓮中豆瓣酱,就在火上出名堂。虽然是说豆子,未尝不是告诫孙子,只怪当初年幼,并未听进心里去。现在回想起来,世事浩渺,心念蹉跎,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抬望眼,山山寒色,万物寂寥。只有家家户户的烟囱冒着勃勃的生机,配上鲜红的门联灯笼,给这清冷的天地间增添了几缕暖意。含章感觉到有冰凉的东西落在脸上,伸出来手想要接住,但发现触手即化,一片一片的雪花飘洒在这片人间,雪越下越大,很快天地间惟余茫茫,瑞雪兆丰年,是要过一个好年了
  大年三十除夕夜,崔含章乘着漫天风雪推开家门,在院子里就闻到了饺子的香气。

  一路上兴奋的孩童在雪中追逐打闹,冻得双手红彤彤,但脸上全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动荡许久的溪口,在这一场大雪覆盖下逐渐的归于宁静
  守岁到子时,屋外渐次响起了鞭炮声,起初稀疏,随后就密集起来,在后面就如灶上煮锅中冒泡咕嘟声,声势沉稳连绵不绝。含章让父亲去休息,自己走去院中,门口,路边烧纸祭祀,做完这些回到屋里在父母床前,轻轻的磕头拜年,心中念着:“父母大人,新年好。”最后盘坐于祖母牌位下方,往火盆里添了一把草纸,闭目打坐养神。
  四皇子佑胤与金羽卫从云林千里之外往太康昼夜兼程赶路,总算是在除夕夜入宫复旨了。入得宫内,只见到众兄弟都在,佑杬远远的看到四弟,就喊道:“佑康快过来,都在等你,太后说等你来了就开席啦。”
  “儿臣路遇风雪,误了一天脚程,请太后父皇恕罪。”佑康小步快跑进殿里,赶紧跪拜。

  “乖孙子,快到哀家这边坐下,吃点热乎东西。”太后本就最宠爱佑康,看着他肩膀上还有未打掉的一层雪,心疼的说道。
  “起来吃饭,云林的奏章,朕心甚慰。”简单一句话让佑康听得心花怒放。
  旁边几位皇子都面带微笑的看着四哥,但心中却颇不是滋味,差不多好几年都没听到,父皇当众赞许儿子们了。
  四皇子自从拿到云林姜氏的《北伐祭文》后便差人急递太康,圣上对此事的态度已经较为明朗,将太康与晋安两地科举舞弊案并案,着三司主官会审,务必年前结案。在最终审理结案的时候,却未让众皇子参与,嘉隆帝的心思让整个朝堂都捉摸不透,但至少有一点都看的明白,咱们这位太平君主到底还是心疼儿子们的。
  学子文人有几个经得起严刑拷打?况且金羽卫顺藤摸瓜已经在礼部查到了铁证,在事实证据面前,轰动神光朝一十五州府的科举舞弊大案快速查清,礼部左侍郎白赉光及仪制清吏司诸官员贪污受贿私相授受,暗中支持某些太康押题为名召开学脉法会,实则行泄题之实,涉案人员非富即贵,圈子极为隐秘。
  司礼监秉笔太监应九功回忆,当初圣上在批阅三司奏章时一连朱批三个“杀!杀!!杀!!!”,下旨将二十多名主犯腰斩,夷三族,家产抄没充公;从犯共计百来余人俱都是文弱书生,圣上不忍我朝人才凋零,判罚削去功名,此生不得参加科考,情节重者以老戍边,情节轻者流刑五载。同时礼部尚书识人不明,用人不察,连降三级,考虑到用人之际着领礼部衙门,礼部众人罚俸三月。两地主考官与府台连带罚俸一月,闭门思过一月。

  同时应九功不敢泄露的是,圣上后半夜朱批了太院十夫子送来的金科榜单,这名单当然已经剔除了三司查实的科举舞弊应试学子,按序递补了五十余人上榜,共计一百零三人。按照太院的意思是为国选材,宁缺毋滥。嘉隆帝逐一研读了十夫子圈定的榜单中三甲文章,经过短暂的考虑后,提笔调整了下三人顺序,将声名鹊起,呼声最高的溪口千烟洲崔含章降为探花,原来榜眼提为状元,探花提为榜眼。故此,一甲三人,河间武城董宝珍摘得头名状元,嘉湖吉安顾鼎臣次之榜眼,建阳溪口崔含章为探花。二甲三十六人,三甲六十四人。其中,武城董宝珍为河间开府百年来第一位状元,中举榜单传回河间,据说全城沸腾,官民普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