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远》
第6节

作者: 君莫醉
收藏本书TXT下载
  谍报显示,北境遭受罕见雪灾,粮草紧缺,能不能熬过开春都是两说。
  “看来科举舞弊案的事态扩大也未必不是宫里的意思,父皇先让大皇兄去晋安查案,实则是奔着萧氏一族去的,粮草钱财看晋安萧氏;后让我带金羽卫缉拿同党则是做给云林姜氏看的,大义名份尊云林姜家。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又站着道义大理,天时地利人和,父皇落子,真是伏脉千里。”
  想通了整个事情的全部,佑胤笑的把舅父亲自送回城。另一边让楼先生安排,快马急报把《北伐祭文》呈送陛下,此次云林之行总算是顺利,夹在太康与云林中间的确让人茶饭不香。
  在姜家送出《北伐祭文》之时,姜氏大儒在云林书院点评:“骏马踏胡尘,剑气溢三军’诗文有古之遗风,一扫十多年来文风糜烂,字里行间透露出匹夫不可夺志也,神光男儿当立志报国”。云林姜氏可谓一言而为天下法,至此挟风云大势将响亮的名头送与溪口崔含章。

  天下学子交口称赞,花斑虎崔含章的绰号也不胫而走,当初云深寺围炉之夜的同行学子,与人谈起,都是与有荣焉。可是,此时的崔含章仍然在晋安北狱大牢生死挣扎,谁曾想赢得士林学子梦寐以求的名头,当事人至今却因科举舞弊案牵连身陷牢狱之中。此时,大皇子佑杬在王府内气的打转,恨不能把那个表弟萧靖抓过来暴打一顿,连夜差亲随萧六赶赴晋安放人,并联络崔韫等人,全力消弭后遗症

  一夜快舟疾驰,天还未亮,平康王府萧六在月湖登岸后直闯晋安府衙。被扰了清梦的许府台尚来不及发火,看到大皇子的腰牌,脾气瞬间被丢到爪哇国了。
  许府台自从办案钦差离去之后,便密切关注着太康局势,毕竟是二甲进士出身饱读诗书,眼又不瞎自然识货,“骏马踏胡尘,剑气溢三军”便被题写在书房案头,反复思量。其后,从云林传出姜家大儒的点评赞扬后,他已经彻底明白自己这北狱大牢招惹了一位本不该招惹的主,之后悄无声息的换掉了看管的两班狱卒,伙食饭菜均有所变好。
  即便萧六不来,许府台已经在思考怎么处理善后崔含章的事情,毕竟溪口千烟洲崔含章的大名,现如今恐怕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若是让天下学子知晓大名鼎鼎的溪口千烟洲崔含章被关押在自己治下牢房,遭受着酷刑折磨,恐怕他会被天下士林唾弃,光是口水也足以淹死他。现在萧六带着平康王的腰牌前来,许宁远长出一口气,天塌了也有个子高的顶着,此事起于上面那位爷,合该息于他。

  另外一边,三法司办案官员则全部被请到平康王府办公,佑杬同三司主官反复核查晋安的涉案人员情况,每一个涉及科举舞弊案的材料都被要求证据详实完整,并附带着许府台刚送来的犯人供词,供词中注明重要犯人庆元府左士奇畏罪自戕,已死于北狱。

  众人昼夜不休,总算是赶在明日早朝时把新的奏章拟好,只是这奏章中再也没有溪口千烟洲崔含章的任何资料。
  冯钰拖着残躯把半碗馊水粥分到左士奇和崔含章的碗中,自己拿着窝头却怎么也吃不下去。温温的泪水滑过冰冷的脸庞,心中感受到是比寒冬腊月还要冰凉的世界,人死如灯灭,不久之后,又有几人能记得这屈死大狱中的青面书生,竟然是当初名动云良阁的庆元左士奇呢?
  一天一夜,冯钰看着那位被殃及池鱼的溪口千烟洲崔含章仍然昏死在地上,心想终究还是没挺过来,苦笑道:“命比纸薄,命比纸薄”
  仿佛是听见他心灰意冷的苦笑声,崔含章的脑袋动了一下,激动的冯钰手脚并用匍匐过去,扒着牢房柱子说道:“崔兄弟,你要坚持住,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崔含章听到有人在喊他的名字,他猛然间醒了过来,刚想抬起脑袋看看四周的环境,结果疼痛让他抽搐,嘴里发出沙哑的嗯嗯声,
  “仿佛有点熟悉的环境,他依稀记得自己撞到青墙上了,鲜血的味道是暖暖的”
  “仿佛我飞身救一位姑娘,我是降生在自溪口千烟洲,来晋安参加科考,后面就是一团浆糊”
  “仿佛我记得一个下午的精心打扮只为赴约,小男友该等急了,后面究竟怎么了”
  崔含章的脑中如千帆过影,无尽的画面在闪烁,呼救声、乞求声、哀嚎声、欢笑声无序杂乱的噪音充斥着,他感觉到一阵天旋地转,又昏死过去了
  有人遭罪,
  有人糟心。
  科考舞弊案震惊内廷,搅动满朝风雨。
  时间齿轮往回拨,神光一百又三年,腊月初三,
  初如柳絮,渐似鹅毛,雪下了一整天不见消停。
  与往年大不同,晋安府蜗居于江南,百年来从未见过如此大雪,至夜间,碗盖大的雪花给晋安城披上了厚厚的外衣,白茫茫的一片,干干净净。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给这雪夜增添了几份寒气,红泥小火炉,大雪当入酒。
  这雪持续到下半夜寅时,打更的老头子,带着个半大的孩子,一脚深一脚浅的走着,
  嘴里叨唠:瑞雪兆丰年,瑞雪兆丰年
  次日,晨曦初现,福寿街上勤快的伙计已经打扫门前雪,没见过雪的孩童,兴奋的睡不着觉,早早爬起来,堆雪人打雪仗,整个福寿街上热闹非凡,繁华景象,参差十万户人家。
  晋安地处龙沅江南方偏东,江风带着水汽吹拂过,湿润了整个南岸,这里气候温和适宜,稻米丰盛。

  据老辈人讲,这样的大雪足足有百年未见,说起来还是神光太祖三年下过这样的大雪,千里雪飘,月湖冰封,城外的神秀峰披雪后,如银枪一般直刺苍天,毫光乍现。
  今天正是神光朝三年一度的科考大试,飞雪连天可是苦了各地学子。
  天寒地冻的让很多寒门子弟生活更加难以为继,城外的云深寺挤满了赶考的寒门子弟,好在云深寺香火鼎盛,主持下令,一夜之间香炉当火盆,百余人围炉而坐,诗歌唱和。
  人生而艰难,唯有苦中作乐。

  佛法与书香四溢,银河清浅,珠斗斑斓,在城内远观山上,但见火光冲天,书声琅琅钟鸣阵阵,有龙光射牛斗之墟气象,若干年后,人们回忆神光一百又三年的气象,每每感叹不已。
  神光太祖马上打天下,下马开科举,选人才,寒门与士族不分,考场上论高低。
  三年一度的大考尤其重视,但遭遇百年一遇的大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江山万里学子如潮,今年神光朝收成格外好。
  崔含章裹紧了虎皮袄赶紧赶路,在茫茫的大雪地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嘴里念叨,
  “云深寺不愧南宗祖庭,胸襟气度让人折服,若非前天晚上主持大开庙门,庇护天下寒士,恐怕都熬不过昨夜大雪。”
  头一次经历这样的寒冬,滴水成冰,学子们冻得牙齿打架,哪里有的心情吟诗作赋,可怜了揉花碎玉,辜负了这大好雪景。
  崔含章祖籍琅琊,说起来算是当年士族南迁时的移民,现居晋安建阳,到了祖父那一辈学的了一门烧窑的手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