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这些年我的真实经历》
第53节

作者: 墩石头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时从下面走上来一位红衣喇嘛,一看就知是苯教的僧人,因为他和众人转山的方向不一样,是逆时针转山。他停下来休息,看见我在拍照,就示意和我合影,这时隔壁老王和那位姑娘也来了,大家都与这位雍仲苯教的僧人在转山途中的最高点合影留念。僧人为了要照片加了我的微信,后来时不时地还给我点赞,可惜他发的朋友圈除了照片以外,我一个字都看不懂。
  传说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冈仁波齐转山分顺时针和逆时针两种,藏传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沿顺时针方向转山,只有雍仲苯教徒以逆时针的方向完成转山,转山途中常遇到迎面逆时针转山走来的人就是苯教徒。藏民和汉人基本是徒步转山,骑马转山的基本是印度和尼泊尔人。上山容易下山难,转山的下山路更难走,开始是一堆乱石,也没有路,大家踩着乱石堆的石头看着大方向往下走,大约一公里后到了一个全是积雪的平滩,这里积雪的下面是草地和很多条小溪形成的沼泽,但你是看不到的,只有踩着别人雪地里留下的脚印走,不一定哪一脚用劲大了,整条腿就会深陷下去把鞋子 裤子都搞湿了才能吃力的拔出来。就这样一步一步的慢慢往前挪。这时太阳被遮住了,刮起了大风,温度马上降了下来。过了平滩,又是一个很陡的乱石下坡,我小心的踩着往下走,有一块能踩到的石头距离稍远,我脑子里是要跨过去踩上的,但腿已经慢了,上身前倾时,脚还没有迈出去,扑通一声,我撞在了一块大石头上,摔坐在乱石堆里。活动一下身体感觉没有受伤,取下脸上的魔术巾摸了一下嘴唇和鼻子流血了,慌乱中幸亏头闪了一下,用手撑了石壁,否则一定是撞的头破血流。还害怕别人笑话,赶紧戴好魔术头巾,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继续下山。再往下走是一段已结冰的冰雪路面,先是隔壁老王摔了一跤,然后是老阿妈的孙子,后来就数不清了,冰面太滑,又是下坡,没有不摔跤的。大约4个小时后,我们走完了最难走的11公里,到达海拔5233米的休息点,其实就是一顶大帐篷,大铁炉子上的水壶冒着热气,让人有一丝暖意。里面除了几排可坐可睡的凳子,就剩下泡面 矿泉水之类卖给转山人的食物了。我还是迷迷糊糊的想睡觉,这时又有几个人走进帐篷,其中一个人说:手机终于有信号了,然后就拨打电话,我听见他在报警,就认真听了起来。原来他们有一个同伴,体力不支,一直一个人走在最后面,,快到垭口时在群里发微信说:我没有力气了,过了一会又发来信息只有两个字:救命 ,就再也联系不上了,然后他们就回去找,也没找到。一路下山都没有信号,直到这里手机才有信号赶紧打电话报警。我问电话能打通吗?他说他们是在网络上相约一起转山的,没有留电话号码,甚至连真实姓名都不知道。我此时一下子想起了那个还没有云舒走的快的迷彩小伙子,立刻问:是不是戴着眼镜,穿着迷彩大衣?回答说:是!一个小时过去了,在帐篷里没有等到迷彩小伙子,我们也帮不上忙,于是下山。下午6点钟,我和隔壁老王,还有他的新朋友,那位小姐姐一起往山下走去,21公里不算陡峭的下山路,估计需要6个小时才能到塔尔钦。在路上,两辆三菱帕杰罗警车和我们迎面而过,往山上驶去,应该是去找迷彩小伙子的,但后来据我所知没有找到他。(这就是我在上篇为何侧重说迷彩小伙子的原因)感觉后边的这21公里路程是最枯燥乏味的,走得快的早已超过我们,走的慢的还远在后面,路上只有我们3人机械的迈着脚步往前走,天色渐渐黑了下来,什么都看不到了,开了头灯和手电,寒风裹着雪花在灯光的照射下肆意的飞舞,又冷又累,走一段休息一下,晚上12点,我们终于安全返回塔尔钦,总用时30小时。

  啰嗦几句:这个海拔高度是谁都会有高反,只是轻重程度不同罢了,藏民转山行走从容,而我却要大口的吸气,用血氧仪测我的血氧量82,心跳133,同时给藏族老阿妈的孙子测,血氧96,心跳166,如此的数据却从表面上看不出来他有任何反应。对了,上高原一定要带个血氧仪,夹手指测的那种,一两百元,可以随时掌握身体情况,一旦血氧量低于70,就坚决要下撤了。转山之人到达塔尔钦之后要根据自己身体对高原的适应情况决定路线,量力而行。开车来的游客可以把车停在塔尔钦。如果在途中体力透支,可以在路途中当地藏民的帐篷里休息补给。整个转山路程全长56km,而且平均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在沿途会有很多的休息补给站和住宿点,每个站点之间相隔四五公里左右。转山住宿一般都会选择22公里处海拔5210米的芝热寺或翻过海拔5700米卓玛拉垭口的不冻地。路上的住宿点条件非常有限,而且很艰苦,被褥更是常年不洗,建议转山时带上自己的睡袋。关于吃饭方面一路的休息点有泡面,也不贵,10元一桶,提供免费开水,建议少带自加热米饭、压缩饼干、巧克力和水等补充体力的食物。我们这次就是带的吃喝太多,最后又背了回来。还有就是充电的问题,芝热寺和所有的休息点电源都是太阳能供电,没有插头让你充电,所以转山要多准备移动电源,我这次就是深有体会,开始手机 无人机拍的太嗨,在卓玛拉垭口还没开始下山就全都没电了,从下山直到塔尔钦什么都没拍,以至于错失了很多好的素材。所以打算去冈仁波齐转山的游客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徒步来说,平均50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56公里不是一个小路程,所以如果体力不佳或者高反严重,就不要轻易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了。出发前一定要确保自己能适应高原,战胜高反,可以先走一趟川藏线或者滇藏线体验一下,第二次再来西藏的西藏-天上阿里,世界的中心-神山冈仁波齐转山。

  没有到过阿里,就没有去过真正的西藏!
  (未完待续)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