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第45节

作者: 陈禹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5-13 22:16:08

  心理关羽46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料定关羽会不顾军令状的存在而斗胆放了曹操呢?
  这是源自诸葛亮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亮无愧于一个杰出的心理学家,尽管他也会无可避免地受到心理学规律的约束而犯错误。
  心理学家对诸葛亮的判断坚定地予以支持,毫不怀疑。因为他知道一个更加匪夷所思的例子。

  2005年,有一个国家不过美国当局的强烈谴责,以压倒性的优势匿名投票通过了一个人加入了本国国籍。
  这个人就是国际象棋的前世界冠军,同时也是美国的逃犯——鲍比•菲舍尔。菲舍尔因为公开表态支持“911事件”的劫机犯而被美国当局列为逃犯。
  那么,这个敢冒美国之大不韪,顶风作案,为菲舍尔提供庇护的国家到底是哪一个国家呢?
  很多人都会猜测是伊朗、叙利亚或朝鲜。但以上三个国家都和这件事情没有关系。
  这个国家是一直与美国保持着亲密友好关系的盟国——冰岛。
  冰岛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这还要从30多年前的一场国际象棋比赛说起。是1972年,菲舍尔将作为挑战者在这场比赛中迎战苏联的国际象棋大师鲍里斯•斯帕斯基。当时正处于冷战的巅峰时期,这场比赛也因为参赛双方的国际正好来自两大政治阵营而备受瞩目,被称为世纪之战。

  但是,菲舍尔却没有参加这次在冰岛举行的比赛的开幕式。相反,他提出了诸多要求,比如禁止电视转播、30%的广告费归自己等诸多要求。人们开始怀疑这场比赛是否能够如期举行。
  最后,在比赛奖金翻倍以及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劝说下,菲舍尔终于飞赴冰岛参加了比赛。
  因为比赛本身的重要性已经过程的曲折性,世界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地对此进行了报道。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国家冰岛也因此声名远扬,广为人知。
  冰岛人将其归功于菲舍尔,甚至认为是他“让冰岛在世界地图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冰岛人对此念念不忘,以至于在30年后,当菲舍尔落难的时候,毫不犹豫地伸出了庇护之手。以为冰岛外交部的工作人员表示:“三十年前菲舍尔对这里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至今仍铭刻在心。”而英国广播公司则分析说,冰岛之所以冒着得罪美国的危险也要收留菲舍尔,是因为冰岛人民“十分迫切地希望,能够用提供庇护的方式来回报菲舍尔先生”。

  冰岛人之所以如此知恩图报,和个体差异的关系非常大。冰岛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总人口还不到30万(大致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四五线城市)。而且,冰岛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遍地是火山、冰河,地形与气候都是世界上最恶劣的。但冰岛人却非常乐观地形成了“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来自自然的恩惠”这样一种观念。这样一个小国家,如果没有菲舍尔事件,确实不会为人所知。所以,这件事情本身的恩惠确实比较大,加上冰岛人的感恩心态胜过常人,所以菲舍尔在30年后竟然还能品尝到回报的甜蜜。由此也可见互惠原理之效用绵长。

  恩惠的保质期(有效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曹操对关羽所施恩惠的新鲜度显然正当其时。但关羽早已宣扬,已经用颜良文丑的脑袋回报了。华容道上到底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再说曹操,被火烧得打败,带着一帮谋士武将,纵马加鞭,狼狈逃窜。
  逃至五更天,曹操回望火光渐远,心中略微安定,问道:“这是哪里?”随行的有荆州降将回答说:“这是乌林之西,宜都之北。”
  曹操见树木从杂,山川险峻,不由放声长笑。
  诸将不解,八十多万兵马,被烧个精光,竟然还能笑出来,丞相是不是受了刺激,精神有些失常了?
  这么想的人智商怎样不知道,但情商一定没有曹操高。

  大家一定还没忘记曹氏资源配置的第三条法则吧。这就是最典型的转负为正!
  刚刚经历的这次惨败,死了的人暂且不说,对幸免遇难的人来说,自信心肯定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心理上也会蒙上失败的阴影。如果不迅即扭转这种局面,今后的队伍肯定不好带,战斗力也会大幅下降。
  行为改变态度!
  曹操作为统帅,尽管他也很伤心,也很绝望,但他不能表现出伤心,也不能表现出绝望,他必须从逆境中快速寻找到快乐的种子,让自己的乐观迅即感染到所有的幸存者。

  “哭、笑、歌、叹”是成本最低的注意力策略。在这个时候,“哭、歌、叹”显然不合时宜,只有笑,只有长笑,只有大笑,才能让自己真的抛开沮丧,抛开绝望,才能表现出革命的大乐观主义。所以,曹操放声长笑。
  很多人把这一段当成三国中最大的笑话来看待,平心而论,这真不是一件可笑的事情,试问天下又几人能够做到呢?
  曹操一发笑,诸将必然要问缘由。
  曹操笑道:“我不笑别人,单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如果是我用兵,在这里预先埋下一支军马,我等就插翅难逃了。哈哈哈!”
  曹操的笑,明着是嘲讽对手,实则是将自己目前的糟糕境况与可能的更糟境况做对比,一获得庆幸、知足、积极、乐观等正面的知觉和态度。

  即使在最惨烈的失败面前,也要在谋略上藐视敌人!这正是曹操的伟大之处!
  曹操的“知觉对比策略”差一点就成功了,可惜他遇到的是不世出的对手——诸葛亮!
  笑声未了,两边鼓响,烟火竟天而起,惊得曹操几乎落马。只见半腰里一彪人马杀出,众军士大叫:“常山赵子龙在此守候曹丞相多时了!”
  徐晃张郃拼死迎上,敌住赵云,曹操率众冒火突烟,逃窜而去。赵云厮杀一阵,只顾夺掳旗帜马匹,并不追赶。
  曹操逃出生天,天色已经微明,黑云犹自笼罩。过不多时,骤雨猛降,曹操一众衣甲尽湿。直到两个时辰后,方才雨止风息。曹操问部下到了何处。部下答是夷陵葫芦谷口。曹操吩咐部下停下休息,寻找干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

  曹操坐于树下,吃得饱了,仰面又是一阵长笑。
  诸人惊问其故:“丞相,刚刚你笑周瑜诸葛亮,结果笑出了赵云,折损了许多人马。为什么到这里还要大笑?”
  说这句话的人真应该拖下去打五十大板!赵云哪里是曹操笑出来的,他早已埋伏,曹操不笑也要出来的。
  曹操笑道:“我还是要笑诸葛亮和周瑜,虽然有将才,但智谋还是不够啊。如果是我用兵,就在这个葫芦谷口,也埋伏一支军马,我等哪里还有逃生之机呢?哈哈哈!”
  笑声未了,四下里烟火弥漫,张飞横枪立马,大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曹贼快快下马投降!”
  曹操吓得心胆俱寒,急忙上马逃窜。很多谋士战将,连马都来不及骑,就开始逃命。唯独许褚骑了一匹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两将,也纵马迎上,死死敌住。
  曹操再次逃出,张飞追兵渐远,曹操回顾众将,大多身上带伤,个个垂头丧气,心想:“士气如此低落,接下来还得找个合适的地方,再笑上一笑啊。”
  正行之间,前面出现了两条路,一大一小。知晓地形的军士说两条路都通往南郡。大路稍平,却远五十里,小路经过华容道,却近五十里。
  曹操使人上山远望探看,只见小路上隐约有烽烟冒起,大路上毫无动静。
  曹操决定,走华容道小路。诸将也都是行军的大行家,劝道:“烽烟起处,必有伏兵。丞相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呢?”
  曹操说:“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吗?诸葛亮故意派几个小卒,于山间偏僻处烧烟,令我等不敢从这条山路通过,却伏兵于大路两侧。我已料定,故而选择华容道。”
  众人见曹操大败之下,依然沉着冷静,分析得头头是道,不由心悦诚服,说:“丞相妙策,人所不及啊。”心里却想:“丞相,不论走哪条路,求求你,千万别笑了。”

  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关联。
  这实际上诸葛亮和曹操之间的博弈,不过曹操只算到了第二步,而诸葛亮算到第三步。诸葛亮高出一筹。
  曹操引军走进华容道,真是人饥马乏,焦头烂额。其时正值严冬,这份痛苦真是难以用言语表述。
  正行之间,曹操在马上又再放声大笑。
  众将虽然不愿再见他发笑,但仍是照例要问缘故。
  曹操笑道:“我还是笑诸葛亮周瑜无能,如果在这里伏下一支军马,我们都得束手就擒!”
  笑声未落,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一字摆开,当中关羽关云长手提青龙刀,跨着赤兔马,拦住去路。
  曹操众人见了,惊慌失措,面面相觑,吓得说不出话来。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曹营众将对关羽威名的特别敏感。二来连闯数关,确实已经是筋疲力尽,毫无斗志了。
  只有曹操,鼓起勇气说:“既然到了此处,我们只能决一死战了!”

  曹操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他明明对关羽有恩,关羽也当面说过要誓死以报的。为什么曹操不利用互惠原理让关羽放自己一马呢?
  这就是曹操的自尊心在起作用了。在关羽面前,曹操一直是以优势心理出现的。也正是在优势心理的作用下,曹操才会表现出宽容、大度。但今天风水轮流转,轮到曹操低头示弱,他的内心当然是极不协调的。你可以哀求一贯在你之上的人,你也可以哀求素昧平生的人,但你就是无法放下架子来哀求曾经不如你的人。并非只有曹操如此,这是人类的通病。
  但曹操手下众将已经斗志涣散,无法一战了。程昱见状不妙,连忙出来劝解曹操,这个时候,大家的命比曹操的面子更重要,说:“关羽素来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丞相你有旧恩于他,你亲自和他谈谈,一定能够逃脱此难!”
  程昱的意思很明白,大家都知道你拉不下求人的脸,但大家伙的性命全都在你的面子上了。这个时候,你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要说曹操还真是个人物,在一瞬间,他已经调整好了心态,纵马向前,对关羽欠身施礼。
  ××××××××××××××××××××××××××
  心理学家感悟:如果你无法准确把握哭笑的时机,那么就逆向使用,然后再为其找到一个理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