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第30节

作者: 陈禹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09-04-29 20:07:44

  心理关羽31
  关羽逃出生天,急急赶路。王植眼见密谋成空,气急败坏,拍马来追!
  “冲动是魔鬼”,这句话一点不假。剧烈的情绪变化会让人在瞬间失去理智!王植明明知道自己无法力敌关羽,明明知道前面已经有四条人命毁在了关羽之手,但还是敌不过愤怒情绪的瞬间推动力。
  王植是愤怒的,但他不会想到,关羽比他还愤怒。
  王植大喊:“关羽休走,纳命来!”关羽怒喝道:“混蛋,我和你无怨无仇,为什么要放火烧我?”转身迎上,手起一刀,将王植斩于马下。
  关羽一路疾走,来到滑州地界。太守刘延早已闻报,慌忙带领数十随从出城迎接。当初颜良犯界,正是关羽帮了刘延一个大忙,解除了他的外患。所以,关羽对刘延是有恩义在先的。
  这一路打杀而来,并不是关羽内心所愿。所以,如果能够兵不血刃过关,是关羽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生活教会了关羽如何生活。当他看到这个打过交道的老面孔的时候,关羽决定先发制人,换用另外一个办法。
  关羽在马上欠身施礼,说:“刘太守,别来无恙啊?”

  这句话其实不是在问候,而是在提醒刘延,你可别装不认识,咱们不久前可是见过面的。
  刘延也是职场老手,明知故问:“关将军,你要到哪里去啊?”
  关羽说:“我辞别了丞相,要去寻找兄长刘备。”
  刘延说:“我听说刘玄德在袁绍那里安身。可是袁绍是丞相的大仇人,他怎么能够允许你去呢?”

  刘延这是在表示怀疑,你说是辞别丞相,是不是私自跑出来的。如果丞相同意你去,为什么这一路上的守关大将全部被你杀了呢?
  关羽也不含糊,说:“我老早就和丞相约定好的,只要有了兄长的消息,一定要去的。”
  “关三条”刘延当然是知道的,也就不再多言。但他唯恐关羽要从自己地界上过关,将来丞相怪罪下来,承担不起,所以这个老油条不等关羽发话,立即将话题转移:“现在黄河渡口关隘,是夏侯惇将军部下的秦琪在把守,恐怕他不容你过关吧。”
  刘延这招是职场里推卸责任的必备技能。刘延早知道,关羽如果一见面就提出要求,要自己回报他此前斩杀颜良的恩义,他是很难拒绝的。所以干脆把球踢了出去。

  可是,关羽和秦琪素不相识,没有交情,他还是希望刘延能够帮他一个忙。
  关羽说:“刘太守,你能不能给我一艘船只,让我自己渡过黄河。”
  关羽的意思是,没有曹丞相的通行文书,秦琪当然是不会放我渡河的。我也不去麻烦他了,你给我一只小船,我偷偷渡过去就算了。
  但刘延怎么会惹火烧身,连忙说:“船我是有的(说没有是骗不过关羽的),但是我不敢借给你啊。”
  关羽问:“为什么?以前我杀了颜良文丑,也算是为你解了围。难道今天我向你借一只渡船你也不肯吗?”
  互惠原理的威力是巨大的。有借有还,礼尚往来。关羽的请求是很难拒绝的。但互惠原理在刘延身上却失去了效力。

  这并不是因为刘延是个厚颜无耻的人,而是因为他使用了一种特别有效的方法——装可怜!
  刘延可怜巴巴地说:“关将军,你的恩德我一直牢牢铭记在心头。今天不是我不帮你的忙啊。夏侯将军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我要是借给你了,你看我这一把老骨头,夏侯将军一定会劈了我的。”
  这一招非常管用。这并不是直接对抗互惠原理,而是通过将自己装扮成弱势群体,将对抗转移到第三方,并以第三方的管束、要求来表现自己违背互惠原理是迫不得已的。
  关羽心想:“你怕夏侯惇劈了你,难道就不怕我劈了你吗?”但关羽向来是吃软不吃硬的,他看刘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样子,心里骂了一句“这个无用之人”,也就不再强逼他了。
  关羽催动车仗,直往秦琪寨边进发。望着关羽远去的背影,刘延以手加额,庆幸自己躲过一劫。

  刘延是躲过了,但秦琪可就要倒霉了。
  却说秦琪闻报关羽来到寨边,当即引军出寨,喝问道:“来者何人?”神态十分傲慢。
  关羽见了,眉头一皱,道:“我乃汉寿亭侯关羽是也!”
  请注意,关羽再次搬出了自己曾经最辉煌的头衔。对于傲慢无礼的人,高人一等的头衔往往是很起作用的。但在秦琪身上似乎却失去了效用。

  秦琪仍是十分傲慢地问道:“今欲何往?”
  关羽强忍怒气,说:“我现在要去河北,去寻找兄长刘玄德,因要渡河,特来借船。”
  秦琪道:“那么,可有丞相的公文啊?”
  这套说辞关羽反反复复已经听了多次了,知道如果正面回答,一定没戏。因为这是一条最具潜规则效应的显规则。所以,关羽试着换了一种方式来回答:“我从来都不受曹丞相管辖节制,哪里有什么公文?!”
  秦琪哈哈大笑,道:“我奉夏侯将军的将领,在此把守关隘,如果没有丞相公文,别说是你,就是一只鸟,也是插翅难飞过黄河!”
  关羽大怒,道:“你难道不知道,我这一路行来,凡是胆敢阻拦我的,都成了我的刀下之鬼了吗?”
  秦琪道:“你刀下只杀得无名小将,难道你还敢杀我吗?”
  关羽怒道:“你难道没听说过河北猛将颜良、文丑吗?难道你比他们还厉害?”
  秦琪更不搭话,纵马举刀,直奔关羽。
  秦琪为什么这么牛气冲天呢?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和前面几关的守将相比,秦琪的武功确实要高出一筹,所以在他眼中,那些人不过是无名鼠辈。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重要的是第二个原因。秦琪有这很硬的后台。秦琪的舅舅是曹操帐下的名将蔡阳,秦琪自幼跟着蔡阳学武,有名师指导,武艺自然高强一些。蔡阳和曹操的嫡系亲信大将夏侯惇关系非同一般,特意把外甥秦琪托付给夏侯惇,在他帐下效力。
  由于有特殊关系的照应,旁人都是让他三分,这直接导致了秦琪的“自我服务偏差”比常人更加突出,更容易大幅高估自己的能力,更不容易清醒地认识自己。
  对于前面四个关卡来说,如果守将闭门不出,关羽还可以从崎岖山路上想点办法绕道慢行。但秦琪可以依赖的却是黄河天险,如果没有渡船,真是插翅难飞。只要秦琪严加防守,关羽若来冲寨,只需一阵乱箭即可射回。但秦琪已经傲慢成性,前面的五条人命对他一点警醒作用也没有,他根本不把关羽放在眼里。
  但对关羽来说,秦琪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二马相交,只一个回合,秦琪已经人头落地。不过杀了这个人,关羽的麻烦就大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你都杀得,但偏偏这个秦琪杀不得。前面数人,基本没有什么背景,但秦琪却有很硬的背景,势必不会和关羽善罢甘休。

  秦琪已死,手下军士四散奔走,关羽喝住数名,责令其赶快准备渡河船只。
  关羽渡过黄河,前面已经袁绍地界,眼见这一段极其困难、凶险的旅程即将圆满结束,不由一阵轻松。迅即又想起所过五关,所斩六将,又是一阵愧疚直涌心头:“曹丞相若是知道了,必定心怀痛恨!请恕关羽无礼了。关羽并非忘恩负义之人,只是被逼无奈,肯请明察啊……”
  互惠原理不会总是失灵,这六人其实并不会白死。这六条性命,日后将换回十倍乃至数十倍的生命。
  关羽正行之间,忽听见一骑急急从北迎面疾驰而来,大呼道:“云长少住!”

  关羽定睛一看,原来是孙乾。孙乾带来了刘备的最新消息。
  孙乾说:“目前袁绍帐下,田丰系狱,沮授被斥,审配和郭图争权,一片乱象。刘备唯恐祸及自身,找了个借口,去汝南会合刘辟龚都。特意派我到路上迎接云长,以免误撞到袁绍帐下。”
  关羽听到兄长的确切消息,大喜过望,立即向二嫂禀告。
  当下,关羽调整方向,直向汝南进发。
  渡过黄河后,关羽以为自己已经度过难关,心情放松了许多,却不知道这段艰苦跋涉的苦旅只是露出了一线曙光,还远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前面还有更大的凶险在等着他……
  ××××××××××××××××××××××××
  心理学家感悟:“装可怜”是反制“互惠原理”最有效的技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