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关羽(一个跨时空心理学家对关羽的贴身观察记录)》
第23节

作者: 陈禹安
收藏本书TXT下载
  关羽事急来降,毫无功劳,丞相立即拜他为偏将军,上马金,下马银。虽然斩颜良文丑,立了点功劳,但丞相立即封他为寿亭侯。恩荣已极。今日一旦弃丞相而去,不能尽忠,这是第一条罪状。
  关羽没有丞相的命令,就飘然而走,门吏刚想阻挡,他就要挥刀杀人。目无法纪,这是第二条罪状。

  虽然故主刘备对他有些微薄的恩义,但却忘却了丞相的大恩大德,胡乱写了封信,冒犯丞相的威严,这是第三条罪状。
  程昱口才便给,这几句话,是很有威力的,一字一顿,全都狠狠砸在曹操的心坎上。幸亏曹操不是袁绍,如果是袁绍,十个关羽也杀掉了。
  程昱的话还没完,更厉害的还在后头:“如果今天让关羽归顺了袁绍,等于是放虎归山,日后必有大患。不如派蔡阳追上诛杀,永绝后患。”
  程昱的心理非常奇怪,当初想让关羽立功早点走人的是他。如今关羽真的走了,想杀关羽的也是他。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说到底,还是妒嫉心理作怪。
  关羽实在是太特殊了,所有的规则对他都不适用。不管是走是留,都得到了曹操别样的宽容和优待。这必然激起其他人的不平。

  曹操知道,如果自己在这件事情上处理不好,不但在识人、用人上的威信、威望必将大减,而且会冷落了这帮子给他卖命的铁杆兄弟。
  曹操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扭转或颠覆大家对关羽远离这件事的根本看法。你们不是认为关羽此举是不忠不义的吗?那我就得将这件事包装成既忠且义,大忠大义之举。
  只有将关羽包装成大忠大义之士,才有可能继续维护曹操在识人用人上的一贯正确性,才有可能让关羽作为一个完美的样本继续发挥“对主上忠义”的示范作用,让手下这帮人向关羽效仿学习,永远忠心耿耿地为自己卖力。
  由此,曹氏资源配置法则又发展出了第三条规则:如何将负资源转换为正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
  曹操对程昱说:“不能这样做,我以前曾经答应过他,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就立即放他走的。所以今天对他网开一面。如果追而杀之,天下人都会说我言而无信的。”
  程昱当然是知道曹操曾经说过的名言的,心里很不以为然。但是,他应该好好想想,以曹操现在的身份地位,背信的代价是很大的。一个本来一无所有的人,背信弃义也许反而会有所收获,但曹操以丞相之尊,是汉王朝的实际掌舵者,如果言而无信,成本实在太高,确实是得不偿失的。
  关羽待得惬意,走得轻松,程昱还是很不服气,继续说:“但他不告而别,终究是失礼!”

  程昱等人不是傻子,曹操要将关羽的行为包装成忠义之举,必须有一个大前提,就是关羽必须光明正大地走掉。如果关羽是像刘备那样偷偷溜走的,就根本不具备包装的基本条件。人人都会以为他因为忘恩负义而内心惭愧,见不得人,这才偷偷溜走。
  曹操也明白这一点。但是这个动作由于曹操自己的不配合(避而不见)而没有很好地完成。所以,曹操必须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以强化关羽的光明正大。
  曹操连忙说:“这个确实不能怪关羽。他曾经好几次到相府来向我当面辞行,都被我用回避牌阻挡了。而且,关羽走得时候,把我以前赏赐给他的金银丝帛,全部留下来,一丝一毫都没有带走。关羽真可谓是千金不可易其志,大忠大义的大丈夫啊。这样的人,是我最敬佩的啊!”
  程昱简直不相信这样的话是从曹操的嘴里说出来的。但看曹操的表情,确实是发乎内心的由衷之言。
  曹操的苦衷又有谁知道呢?尽管他内心懊恼挫伤,但如果不维护关羽的正确和伟大,就不能维护他自己的正确和伟大,曹操只能“发乎内心”地这样做。

  而这样做,带来的最大作用就是将关羽这个负资源,成功地转化为正资源,继续为曹操所用。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关羽是走是留,曹操都有所收益。
  程昱不甘心曹操就此成为关羽的最死硬辩护士,放了一句狠话,说:“丞相啊,如果关羽久后为祸,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啊!”
  曹操也是要面子的人,他见程昱如此不依不饶,反而激起了逆反心理。既然你们容不得我放关羽走路,本来让他走就算了,现在我偏偏再送一个大人情给他。
  当下,曹操命令张辽先去追赶关羽,请他留步,然后自己率领文武诸人,亲自为他送行。曹操还吩咐准备了银给关羽当路费,再拿一顶红锦袍当秋衣。(关羽向来穿的是刘备送的绿袍,因此曹操特意选了红色,以示区别)
  关羽护着二嫂车仗,行走不快。正行之间,听见背后有人大呼:“云长留步。”

  关羽一阵紧张,但想“呼我字者,应该和我友善,不是害人之人。”当下吩咐车仗从人只管沿着大路紧行,自己转过马头,静待来人。
  来人正是张辽。关羽勒马横刀,问道:“文远,莫非是来捉拿我的?”
  张文远的谈判技巧早已经大幅提高,上次土山谈判,是下意识地扔刀在地,换来关羽的好感。这一次,他已经知道曹操的心意,根本没带刀,空手而来。
  张辽说:“你看我身无片甲,手无军器,像是来抓你的吗?云长兄,你不要紧张,我是特意来报信的。丞相知道你要远行,特意要来相送,因此派我先来告知,绝对没有伤害你的意思。”
  关羽内心一阵暖流涌动。这曹丞相啊!随即又恢复警觉:“莫非这是缓兵之计,先稳住我不走,再施其他阴谋?”
  关羽回头一看,数十步后恰是灞陵桥,便回马退后,占据桥头的有利地形,笑道:“便是丞相铁骑到来,我也不惧,愿意决一死战!”
  正说话间,尘土飞扬,曹操率领数十骑飞奔前来。关羽见来着全部手无军器,放心大半。

  曹操说:“云长,为什么走得这么急啊?”
  关羽心想:“你不是知道的吗,还来问我?”说:“现今关羽探知故主在袁绍处,此前也曾和丞相约定,因此告辞。我好几次到相府想当面向你辞行,但都未能参见。因此封金挂印,纳还丞相。望丞相不背前言啊。”
  曹操说:“我向来取信天下,怎么会背负原来的约定呢?我这次亲自来相送,是担心你路上紧缺盘缠啊。”命令一将下马,托过黄金一盘。
  关羽婉言拒绝。曹操又说:“这不过是稍微酬谢你的大功罢了。”
  关羽深为感动,不由自由地说:“我久感丞相的大恩,曾经立的一点小功劳也是不足为报。他日萍水相逢,一定另有酬报!”
  心理学家似乎看见,互惠原理的光芒一闪而过。

  听到关羽这句话的人都是幸运的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知道关羽这句话的价值所在!
  曹操微微一笑,说:“云长忠义之士,恨我福薄,不得相从啊!现有锦袍一领,略表寸心。”命令一将下马,双手捧将过来。
  关羽唯恐有变,不敢下马,却只用青龙刀的刀尖挑过锦袍,批于身上,勒马回头向曹操道谢:“多谢丞相赐袍!”再不停留,望北而去。
  曹操眼望关羽绝尘而去,嘴角露出一丝不可捉摸的微笑。曹操手下虎将许褚怒极,说:“此人实在无礼,必须拿下问罪!”
  曹操摇了摇头,继续充当关羽的辩护士,说:“不可。他不过是一人一骑,我们有二十多人,他怎么能够不怀疑呢?我既然已经说过让他走了,绝对不能失信!”

  曹操引众人回城,一路上,曹操叹息不已,诲人不倦:“汝等众将可当效云长,以成万世之清名也!”
  在曹操看来,一个关羽长走了,无数个关云长即将成长起来。
  再说关羽回头来赶车仗,却见踪影全无,不禁大惊失色!失却二嫂,等于是要了关羽的命!
  ×××××××××××××××××××××××××
  心理学家感悟:就资源的利用而言,腐朽和神奇的距离并不远。

  心理关羽25
  关羽急急来寻车仗,遍寻不见,心中一阵发慌。若是“二嫂”不见,关羽的千里走单骑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正在束手彷徨的时候,忽听山头上有一人大声叫道:“云长公,请且慢!”
  关羽举目一看,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黄巾锦衣,持枪跨马,马项下悬着首级一颗,引百余步卒,飞奔前来。
  关羽发问道:“来者何人?”那少年弃枪下马(这一招我们已经多次看见过了,不再详析)拜服于地。
  关羽深感纳闷,唯恐有诈,勒马停刀,问道:“壮士请通报姓名。”

  少年道:“我是襄阳人,姓廖名化,字元俭。身处乱世,流落江湖,因此聚众五百余人,占山为王。刚才同伴杜远下山巡哨,误将两位夫人劫掠上山。我问了一下几个随从,说这两位是刘备刘皇叔的夫人,当即跪拜。但杜远出言不逊,已经被我杀了,两位夫人毫发未损。现纳头在此,特向将军请罪!”
  关羽后怕不已,若是两位嫂子有闪失,即便是踏平这个山寨,将杜远之流碎尸万段,又有何益?不由对廖化涌出感激之情,但一眼瞥见廖化头上扎的黄色头巾,不禁微微皱起了眉头。随即急问:“两位夫人此刻在哪里?”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