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爱豁胖》
第56节

作者: 红色小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爹,”红枣坚持道:“你觉得咱们第一次来自己的庄子,不该堂堂正正地走大门吗?”

  经红枣这么一说,李满囤也觉得在理,于是也就耐心地等着开门。
  余庄头隔着门听到外面的声音,心说:这老爷倒是好说话,只是这小姐虽然年幼,但这心眼子却一点也不少。
  随着大门敞开,老北庄的面纱缓缓揭开。
  迈步走进大门,大门后面是庄户人家没有的大门堂。大门堂是三间敞开式的轩堂。余庄头同两个年轻庄户就立在堂前。
  “老爷,小姐,”余庄头为李满囤父女介绍:“这两个看门的庄仆是小人的侄子,余福,余禄。”
  余福、余禄闻言,立叉手与李满囤红枣行礼:“小人余福/禄,见过老爷,小姐。”

  原来是余庄头的两个侄子,红枣心说,怪不得维余庄头马首是瞻。
  余庄头继续说:“这门堂的两侧还各有三间小房。余福、余禄平素就在这小房里听门。”
  红枣心说:听门是得两个人,一个通报,一个看着。安全第一,两个人不能省。
  大门堂后迎面是一条石板和碎石铺就的空旷院子。院子长有十米,宽有十米,东西两侧的院墙,也都是石头所打。
  院子的尽头,通着一个设了石头假山的大花圃。石头假山上长了些叶子果子,或绿或黄或红,树干却七扭八拐的灌木和藤蔓,郁郁葱葱的,颇为好看。
  余庄头领着李满囤红枣沿着院子中心的路往前走,走过假山花圃,方瞧见花木掩映下的五间瓦房。
  这五间瓦房的地基足有三四尺高,房屋四周都有回廊和可下到地面的青石台阶。
  房前回廊下的地面东西两边各有一棵碗口粗的桂花树,也是郁郁葱葱的,极为养眼。
  房屋四周除了桂花树还栽了好些树,仅红枣认识的就有腊梅、海棠、玉兰、紫薇这些。

  虽然上面这些花树,在红枣前世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但这一世红枣都还未曾见过。当下见得,红枣便十分欢喜,跟李满囤笑道:“爹,这房子修得好。”
  “但最好的还是这院里的树,都是咱们村没有的。”
  “想必一定很稀罕。”
  说心里话,红枣不大相信李满囤的审美,着实担心哪天李满囤犯浑,把这些树给砍了,以便空出地来种菜,所以,红枣觉得有必要把预防针给提前打好。

  这院子里的花树是余庄头和他爹、他爷三代人的心血,闻言当即便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
  在高庄村还是高庄的时候,庄子里也有不少花树,可惜,高家犯事后,这些树便即就为县里安置的流民给砍去取暖用了。
  有此前车之鉴,余庄头自是也怕李满囤砍了这些树。
  虽然这些树,只是先前主家的喜好,并没有什么出息,但这院子是他祖辈的劳作,余庄头还是极有感情的。
  “小姐,有见识。”于庄头毫不吝啬地赞道:“这房前的树,大多是原来的谢老太爷居官时,花重金从别处运来,分到庄子给培育的。”

  余庄头的话有点夸大,谢老太爷当年确是运了不少花木回来,但都长在谢家主宅和几个大庄子了。
  似老北庄这样连个谢姓都没有的庄子,是压根没机会的。
  不过上行下效,余庄头的爷爷自从知道主家喜欢花树后,便即就留了心。然后在听说高庄村流民砍树时,便即就带着儿孙混在流民里挖了不少花木回来,栽种在庄子里,精心伺候,就希望有一天主家心血来潮,来庄里瞧瞧,然后赏他们一个进身,不必世代都窝在这个庄子里。
  结果,没想到余家三代人兢兢业业五十多年,都没等来一个谢家人,只等来一个庄户出身的新庄主李满囤。
  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李满囤不大理解谢老太爷做官为啥不给家装银子,而是装花树––难道雉水县本地的桃花、杏花、石榴花还不够好看吗?但听得重金二字,还是上了心。

  庄户人可不兴糟蹋东西,特别是钱买来的东西。
  于是,李满囤点头道:“既是花钱买的,就好好留着。”
  “横竖,我家人口少。五间瓦房也够住了。”
  余庄头……
  思揣一刻,余庄头方说:“老爷,这里是庄子的正堂。”
  “是老爷您查账、理事的地方。”
  “正堂的东套间,铺了炕,老爷理事累了,可以休息。”
  红枣一听就明白了,这房不住人。于是,红枣当下笑道:“爹,这屋是您的客堂,见客的地方。”
  “我听说富贵人家的规矩大,男客女客都是分开见的,不似我们庄户人家,就一个堂屋。”

  这么一说,李满囤也笑了:“你说的是。先我进城时,也听说有钱人家的院子都是二进、三进的,四五进的也有。”
  余庄头一听李满囤明白过来,立舒一口气,笑道:“老爷、小姐说的是,这处客堂后面,才是正院。”
  “老爷、小姐、你们穿过客堂,就能瞧见。”
  踏上客堂的台阶,红枣忍不知吐糟:这人住的房子刚啥修得跟神佛住的庙宇似的,上上下下的麻烦不说,还给我一种进庙烧香的神圣感。这是在闹那样?
  (谢家大爷:我们富贵人家,要的就是这种端坐正堂,旁人过来膜拜的尊重感。学着吧,小红枣。)

  客堂五间,居中三间都是堂屋,当中贴墙摆了条案,八仙桌和两把太师椅。这些和红枣家的堂屋格局一样,差别也就是条案更长一点,八仙桌,太师椅更大一点而已,当然,木头也更好一些,不过,红枣和她爹两个人,都不识货,看不出来。
  与红枣家堂屋不同的是,这间堂屋除了以上内容,还多了八张椅子和四张茶几。每两张椅子间一茶几一行排着,整排了四排。这架势,就和红枣前世看的电视梁山寨里的聚义分赃厅一模一样。
  红枣:这派头,对她家来说,好像有点大啊。
  客堂的东间,倒是如余庄头所说,南窗下铺了炕,东墙开了窗,放了案几,几上摆了笔墨纸砚等文房。北墙和西墙,则是放了两排空架子。
  红枣瞧这架子像摆书用的。
  西间和东间类似,就是铺炕的地方,换摆了一张书桌而已。
  屋子一看就是许久没人住过,但干净得一尘不染。对此,红枣蛮佩服余庄头:干事不是一般的细致。

  老北庄的院子
  站在客堂的后廊, 红枣方知道, 这客堂的东西两面都有荷塘。两处荷塘和后面的河水相连,后河里也长着荷花。这时节, 荷花虽说败了,但叶子还在,田田圆圆的, 还算能看。
  后河上有石桥,石桥的那头连着的就是庄子的正院。
  走上石桥,余庄头道:“老爷、小姐,这正院有门堂五间、正房五间,然后又东西厢房六间, 耳房四间。”
  “正房后面又有一排十一间库房。如此,这正院共有三十一间房屋。”

  说着话, 行到院前, 余庄头先拿钥匙开了院门,方才请李满囤、红枣进去。
  正院果是如余庄头所说的房屋不少。与客堂一样, 正院的地基也是三四尺高, 房屋也都是七架梁的大屋。不过,正院最好的地方是所有房屋的回廊相通,雨雪天进出可以不湿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