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爱豁胖》
第55节

作者: 红色小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说实话,李高地自己也觉得丢人,为有李满园这个儿子。
  多大的人了,为口吃的,都抢到兄弟、侄子碗里来了。
  次日,也就是九月初二,李满园一早就花150文跟族人买了只鸡,使钱氏做了,赶午饭让郭氏给带到地里,然后连他爹李高地都没让,自己一人独吃了两个鸡腿,把郭氏给气得够呛。
  李高地虽然不馋一个鸡腿,但看着这样的儿子,也是头疼:好吃、懒做,庄户人最厌的两个恶习,他一下就占全了。
  再说当晚,于氏受了李高地这些话,也是气得心口疼。
  自打进门,三十年来于氏把持家务,一向说一不二,即便家里有隔了肚皮的长子长媳,也都没敢跟她高过声。
  好不容易,她才把碍眼的大房分家给分走了。她本以为能过两天安生日子,不想老了,老了,却被男人说藏私,而亲生的儿子,偏又不与她裹嘴,非得当着一家老少的面拆她的台,白让儿媳妇和孙子们看她的笑话。
  恨一刻李满园,于氏转又恨火上浇油的郭氏。亏她平素看她郭氏是个好的,谁想私心竟这么重!家里的鸡,明明是公中的,她不过分家时少说了一句分满园几只,现就全变成她的了
  小叔吃只鸡腿,她也看不得。也不想想,这次分家,她这一房,占了三房多大便宜?
  现她还在呢,郭氏就敢这样!若是将来她不在了,满园是不是连往这宅子门前站的地都没了?
  越想越恨,于氏恨不能去撕了郭氏的嘴。但可惜不行。
  过去十来年,族人都知道她大房儿媳妇王氏懦弱无能不省心,二房郭氏和三房钱氏都是能干孝顺的好儿媳。
  不想分家还没三个月,族里就有了王氏能干的口风。偏八月节钱氏又送私财与娘家,坏了名声。现她若再与郭氏撕了脸,她可就成了族里的笑话了––她三个儿媳妇,若只一个不好,搁别人口里那都是儿媳妇不好;如若两个不好,舆论就会对半,会议论做婆的偏心或者两个儿媳妇不懂事;但若是三个,全不好,舆论则会一边倒的骂她,恶婆婆。
  于氏是个要面子的人。她不想平白地给族人看了笑话,那便即就只能隐忍着郭氏。
  俗话说“忍”字头上一把刀,于氏任性惯了的人,何尝能忍得住气?所以,于氏不过忍了一夜,早起牙帮子就肿了,牙疼得张不开嘴,只能躺炕上哼哼。
  于氏这一倒,家里的活计就全落在了郭氏身上––打草、喂猪、喂鸡、洗衣、做饭。
  家里的活计都做不完了,郭氏哪里还能顾得上地里?
  地里的活计,做不完,李高地想找两个短工。没想到,一打听,今年竟找不到工––村里家家都有山头,村人有了时间都在山头摘枸杞,不止人轻松,得钱还多。
  李高地十来年都没打过谷了,今年,没办法,只好和李满仓一起打谷。
  想想去年,割完了稻,他就在晒场看场,打谷都是李满囤、李满仓、李满园、王氏的活计。
  今年不过分了个家,这地里的活计,竟就没人干了。
  五十五岁,有三个儿子,三个儿媳妇,竟然还要亲自打谷,李高地边打谷边咬牙:好好的,他咋就落到了这个地步?
  李满仓看着他爹李高地顶着一头花白头发,和他面对面打谷,心里也不好受––分家,他爹给了他八成的家产,他却让他爹的日子倒退了十来年。
  他无能啊!
  他兄弟三人,论理,原该合力秋收,相互帮衬。但可惜,年中的分家耗尽了大哥李满囤和他兄弟间的情分––今年秋收大哥能帮忙割两亩稻,已完全是看着爹的面子。
  而他的亲弟弟,李满园,也因为分家得的地少,和他起了嫌隙,不愿给他帮忙。
  偏他娘,还一天到晚的帮腔,说分家亏了满园,让他帮衬满园。于是,助长得满园愈加觉得自己委屈,愈加觉得他这个做哥哥的对不住他。
  果然是人算不如天算。想他娘为了他兄弟两个算计走了大哥,结果却得了这么一个他们两个亲兄弟离心的结果。反倒是被算计的大哥,天降横财,得了一百多亩的地不上算,还白得了几十个壮劳力,过上了人上人的日子。
  古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全报。
  先前,他不信,现在却不能不信。

  人果是不能干一点坏事的。李满仓想:看他,就知道报应了––今夏,他明明攒了几十吊钱,分家,也得了最多的地。但他的日子却并不开心。他每天都活在愧疚和苦闷中。
  如果可以,李满仓情愿回到分家前,他兄弟三个同堂干活的日子––他爹歇着,他和大哥努力干活,满园在一边相帮着一边插科打诨,顺带再偷点懒。
  即便再次分家,他一定只拿该他的那一份。
  他不想再歉疚任何人,他只想安心的过日子。
  老北庄的客堂

  王氏因要在家晒稻, 李满囤只带了红枣来老北庄。
  站在老北庄足有一丈多高, 200来米宽的石头围墙外,红枣仰头看着眼前虽然没有雕花、也没有刷漆、完全由剥皮原木加铁环拼接, 但个头也就比城门小那么点儿的气派大门,嘴巴禁不住张成了一个“啊”字––这不就是前世影视剧里那种天高皇帝远,我是土皇帝的土皇帝们住的那种山寨吗?
  这种占山为王的感觉, 红枣当年就很喜欢,现在自然就更喜欢了!
  这可是自家的!
  “爹,”红枣对李满囤道:“这庄子,真气派啊!”
  “嗯!”李满囤点头:“这围墙打得好。”
  “一看就知道,得花不少钱呢!”

  他爹还是这样的接地气, 红枣想:其实他爹说得也对。仅这一个大门,在她前世的家居城里也是要六位数了。她买不起, 便就只能看看。
  李满囤瞧这大门禁闭, 便即四下望了望,瞧到大门东面还有个侧门, 便即就走到侧门在门板上拍了两下, 然后就听到里面有人询问:“请问哪位?说上姓名,我好去通报。”
  李满囤想了想,说道:“我是前面高庄村的李满囤,麻烦告知余庄头,就说我来瞧瞧。”
  “原来是老爷,”里面的声音立刻回说:“失敬,失敬。”
  “小人这就去通报余庄头。”
  李满囤闻言倒是罢了, 红枣眨眨眼,心说:这看门的竟然让老爷我们等着他去通报,看来,这余庄头的势不小啊。
  余庄头听说李满囤来了,立从侧门接了出来。

  “老爷,小姐,”余庄头与李满囤、红枣行礼:“小人来迟,还请老爷、小姐恕罪。”
  “小人这就使人开大门,迎接老爷。”
  李满囤看看自己身上的家常补丁衣裳,刚想摆手说不用,就被红枣拉住了。
  “好啊,爹,”红枣笑道:“这便就有劳余庄头使人开门了。”
  余庄头对于红枣的自作主张颇为诧异,但他什么都没说,匆匆转回去开门去了。
  李满囤犹豫地看着女儿,低声道:“其实,我们从侧门走,也是一样。”
  不一样。红枣在心里小声反驳道:爹,你是不知道。我前世看电视里林黛玉进贾府走角门,远不及薛宝钗走大门威风不说,还掉价,以致后来贾府里的丫头下人,是个人就敢踩林黛玉一脚。今儿,咱第一次来,绝没有走侧门的道理,咱们得大大方方地从大门进来,才不会让这些庄仆小瞧。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