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爱豁胖》
第35节

作者: 红色小鱼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她得继续为进城而奋斗。
  李满囤进城后,先去杂货店,买了剪刀、白糖后便即在街头寻到一个代写书信的书生,与了他二十文钱后借了他的笔墨写了两封信。
  写完信,李满囤把笔墨还给书生后拿着两封信正欲吹干,却不想前方突突跑来一个人,一直跑到近前,方喘气说:“客官,我们掌柜的,请您过去说话。”

  李满囤细瞧来人,见是昨儿四海楼里顶和气的那个伙计,便即问道:“可是许掌柜?”
  “是,是我们掌柜。”
  李满囤奇怪了,钱货两讫,还能有啥事?
  “知道什么事吗?”李满囤不解地问。
  小伙计摇头:“不知道。”
  李满囤想了想,决定跟伙计走一趟,毕竟拿了人家那么多银子。
  依旧是昨日的厢房,许掌柜一见李满囤进来,立站起来迎道:“客官,你那黄金酱,还有吗?”

  还要?李满囤颇为吃惊:“许掌柜,昨儿,四坛酱,您都卖了?”
  “卖了!”许掌柜点头。
  “您生意兴隆。”李满囤拱手恭贺。
  一碗面一两酱,二十斤酱,便是两百碗。李满囤心说:这城里人可真有钱,竟有这么多人舍得花200文吃碗面。200文,买近七斤肉,都够全家吃好几天了。
  许掌柜闻言拱手回礼道:“彼此,彼此。”
  李满囤想了想说:“掌柜的,不瞒你说,这酱,我还有,但不多。”
  “多少,我都要。”许掌柜说道:“不过,得赶八月节节前。”
  “客官,”许掌柜推心置腹:“我不瞒你,买这个的都是送节礼用。”
  “不然,仅靠我这个店,可吃不下这么贵的货。”
  经许掌柜这么一说,李满囤明白了:城里的有钱人,送节礼自不是他庄户人所能比。
  没有送上门的钱不要的道理。李满囤点头道:“掌柜的,我也不瞒你。”

  “我家现还有八坛,我可以明日,也就是,八月初七给您送过来。”
  “您可来得及?”
  “来得及,来得及。”许掌柜闻言不迭点头:“我还是那句话,节前,也就是八月十一前,你有多少,我收多少。”
  “过了八月十一,我便只能看店里情况,量力而为。”
  “成,”李满囤点头,站起身道:“那就说定了。明天我送八坛来。”
  “一言为定!”许掌柜也站起身,似忽然想起一样拍了下额头:“瞧我,竟还未请教兄台贵姓。”
  李满囤老实地拱手道:“免贵,姓李。”
  “李爷,幸会!”许掌柜世故地回礼。
  四海楼出来,李满囤赶紧去驿站捎了信和钱,然后便马不停蹄地赶回家。
  家里只红枣在剥八爪鳌。李满囤洗了手,也跟红枣一起剥。
  午间,王氏回来,听说酒楼八月十一前敞开收猪油熬八爪鳌,便即连枸杞也顾不得摘了,在家里帮着剥蟹和熬制。
  如此一番劳作,终于当晚赶出十坛猪油熬八爪鳌,早起由李满囤挑进城,换得百两白银。
  银子到手,李满囤也顾不得去买先前想要的家什,便急急忙忙买了猪油,然后赶回家去剥八爪鳌,捉八爪鳌。

  就这样两天十坛,到八月十一,李满囤第三次将十坛酱送到四海楼,得了百两银子后,以为交易达成,将事先额外准备的一坛酱搬出,准备给许掌柜,不想许掌柜又说:“李老弟,十三之前,你还能再送十坛吗?”
  是的,经过几日的交易,李满囤和许掌柜的交情突飞猛进,两人已以兄弟相称。
  李满囤搬坛子的手停下,吃惊道:“还要?”
  “要!”许掌柜说:“李老弟,我私下告诉你,你自己明白就好,别跟人说。”
  “我们东家生意做得大。这年节应酬的人就多。”
  “你这酱稀罕,漏送了谁都不好。”
  说不得,李满囤一家又忙了两天,赶八月十三又送过去十坛,方才完了这桩生意。
  这一次生意,李满囤一家忙活八天,竟得银四百两。红枣琢磨,有这四百两银子,终该够在城里买套房了吧。
  八月十三,李满囤城里回来,带了四坛酒、八条大鲢鱼、十二斤肉和几十包点心。
  到家后,李满囤便即同了王氏,领着红枣拿了一坛酒、两条鱼、三斤肉,一包白糖,二十尺粗布和五百文钱赶去了老宅。

  几日没来老宅,没成想,老宅添了一头牛。
  李高地人逢喜事精神爽,整个人心思都在牛上,咋见到李满囤竟是一楞,竟没问一句李满囤十来天没见,都干啥了。
  李满囤瞧着老宅的牛也是羡慕,但知自家人口少,没人放牛,便即只能暗叹。家里什么都好,就是这孩子少了点。
  中午,于氏留了午饭。饭桌坐定,李满囤瞧他爹、他继母、他两兄弟、两弟妹,以及他的侄子侄女们,人人一身新衣,便即觉得心酸cc他、王氏和红枣还是一身旧衣。
  家里不是没布,但就是没时间做,上不了身。李满囤想,还是红枣说的对,他家人口少,禁不住事。

  一有事,他家就抓了扫帚丢了耙,顾了这头丢了那头。
  可叹他活了三十五岁,竟不如一个孩子看得清楚。
  雉水这个城
  饭间,李高地又一次提起了牛,说自家的牛买的如何的合算,如何的能干活,竟没一句提及李满囤,好似家里没他这个人一样。
  饭后,自老宅出来,李满囤颇为失落,他回首这个自幼长大的宅子,听着堂屋里他爹洪亮的嗓门,第一次感觉自己和这里格格不入,似个外人。

  李高地粗心,他是真的没把长子当外人,至于衣裳的新旧,他更是没放在心上。
  但宅里的其他人,却不这么想。钱氏悄悄地跟李满园说:“当家的,看到了没。这家里劳力少,就是不行。”
  “大哥、大嫂也算能干,手里也有山头。”
  “但有什么用呢?枸杞烂在山里摘不出来,大节下的,一房人连件衣服都置不起。”
  钱氏说的,真是李满园所担心的。他点点头,心里暗暗合计。
  郭氏也有此想,甚至她还想到三房过节能穿上新衣,就是占了她们二房的光。不过,这话,她不敢说,毕竟,李满仓和李满园是亲兄弟,上头公婆还在。
  公公倒也罢了,婆婆却是偏着三房,分家这许久,绝口不提三房搬出去的事不说,自己的私房恨不得全贴了三房才好。
  幸而,公公发了话,山头枸杞的收益归到各房,不然,她绝没这么好性。
  这次的牛,又是她们这房出钱买的,三房分文不出不算,用,倒是要用的。
  当然,有老爷子在,这牛也得给大房用,但大房的明事理啊。瞧瞧,这节下,自己不做新衣,也赶着把节礼送来。对比老三,天天吃喝家里的,可是连块肉都没往家里买过。

  于氏瞧见大房的旧衣,更舍不得把小儿子一家分出去了。
  “爹,你咋了?”
  李满囤回神,看着红枣拉着自己衣襟,满脸关心,心头一软:自家就这一个闺女,没得别人都有,独她过节没新衣穿的道理。
  王氏没时间做不要紧,城里有成衣铺子。只要他有钱,什么好衣裳买不得。
  弯腰抱起红枣,李满囤对王氏道:“走,我们今儿赶着把礼都给送了,明儿得闲,也进城逛逛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