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午 ——关于中日国力、军力、政略、战术的比较研究》
第49节

作者: 龙的航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8-04-23 22:33:00
  通过上述种种招数,李鸿章于1862年9月为淮军置办了各式洋枪千余杆,组建了洋枪小队,淮军的战斗力迅速增强。可是,新的矛盾又开始凸显:这些枪支多为外军淘汰下来的旧式前膛枪,种类太杂、口径各异,且枪支故障率高,弹药不能通用,维护保养和后续保障压力重;单靠外购时间长、花费大,买1颗从英舰上偷来的12磅炮弹需要30两白银,买1万发劣质铜帽都要19两白银,即便坐拥上海巨额税收的李鸿章也负担不起。为了凑钱买装备,李巡抚多次拆东墙补西墙,甚至“打白条”拖欠淮军军饷。

  武器弹药无法自给自足,成了扎在李鸿章心头的一根刺。长此以往,不仅财政上难以负担,更为可虑的是军队命脉被洋人牢牢操控。为了消除这一致命隐患,李鸿章只好另辟蹊径。他想方设法雇洋人、办军工厂,于无意中创造了一项举世瞩目的奇迹—趟开了中国工业近代化之路。
  日期:2018-04-23 22:33:32
  1862年底,李鸿章授权英国人马格里率中国工匠试制弹药。马格里用田间粘土制成熔化炉,又从上海的外国人手中淘来一台旧车床,加上锤子和锉刀,居然硬生生造出了少量炮弹、炮门纸管自来火。
  李鸿章大受鼓舞,于1863年初成立上海洋炮局,任命马格里主管。后来,洋炮局一分为三,马格里会同淮军将领刘佐禹分管一局,丁日昌和韩殿甲各管一局。1865年,丁日昌和韩殿甲的两局合并为江南制造总局,马格里和刘佐禹的机器局扩建为金陵机器局,并列为晚清四大军工企业之二。
  起初,这些工厂只能仿造少量枪炮弹。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成功仿制了德国毛瑟11mm前膛步枪,该枪口径11毫米,子丨弹丨初速45.7米/秒,有带表尺的瞄准装置,大清帝国第一次造出了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步枪;1867-1873年,江南制造总局共制成各类前装线膛步枪和骑枪6744支;19世纪70年代,成功仿制林明敦击针后装线膛枪和黎意击针后装线膛枪。1874年,金陵机器局仿制了阿姆斯特朗式前装滑膛炮;1884年,仿制格鲁森37毫米后装线膛架退炮;1887年,制成阿姆斯特朗式203毫米要塞用后装炮。1890年,江南制造总局研制出五连发快利枪和奥地利的漫利夏枪。

  日期:2018-04-23 22:34:02
  通过购买与自制相结合,淮军的武器装备加速迭代,在短短二三十年就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先是由冷兵器过渡到热兵器,再由前膛枪过渡到后膛枪,接下来用连发枪取代单发枪;火炮也由土炮,换成了短炸炮、长炸炮、后膛炮,装备质量水平远远凌驾于其他清军之上。
  在李鸿章的示范引领作用下,大中型军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大清帝国涌现。至1890年,除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局外,各地还先后创办了福州船政局(1866)、天津机器局(1867)、西安机器局(1869)、福建机器局(1869)、兰州机器局(1872)、广州机器局(1874)、广州火药局(1875)、山东机器局(1875)、湖南机器局(1875)、四川机器局(1877)、吉林机器局(1881)、神机营机器局(1883)、湖北枪炮厂(1890)等20多个大中型军工企业,涵盖直隶、江苏、浙江、福建、甘肃、吉林、四川、湖北、湖南、山东、云南、广东、陕西、台湾、陕西等省份。

  日期:2018-04-23 22:36:32
  从当代人的视角看,这些成就的取得理所当然。
  然而,在晚清传统农业社会,白手起家构建近代工业体系,堪称举步维艰,其复杂坎坷和艰难困苦根本无法言喻。
  起初,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严重估计不足。1861年8月23日,曾国藩在奏折中乐观地判断,要将轮船、洋炮等“据为己物”,需要“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并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他认为,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学会西方军工精髓、甚至青出于蓝只需要1-2年。其时,李鸿章尚在曾国藩幕府中勤奋工作,其想法与曾大人雷同。

  待李鸿章亲自下场操办军工后,才发现以往的设想太过于天真。以一支旧式前装线膛枪为例,分为枪管、枪机、击发装置、枪身等部位,构造较为简单,制造工艺也不复杂,但对1862年的大清帝国而言依然显得高不可攀。
  日期:2018-04-24 21:46:52
  大清帝国没有炼钢厂[直至1892年,江南制造总局才建成炼钢厂并投入生产],单靠自身只能对生铁、铜、铅等金属材料进行简单熔炼,造不出武器级别的钢铁,唯有依赖国外进口。即便进口了钢材,还需要进口轧机、辊压机等机械轧制出管材,需要进口镗床钻削出精密的枪膛,需要进口车床、拉床拉出螺旋线膛。历史上,江南制造总局的能工巧匠们曾经土法上马,单纯靠手工在枪管内拉出了来复线。但是,因为机械化程度低,每一根枪管都要独立完成制造,相互之间存在较大误差,以至于尺寸不一、不能互换,装配步枪时需要对各个机件进行反复磋磨才可使用。

  李鸿章逐步意识到,一根小小的枪管、一包小小的火药,其中竟然蕴涵着机器大工业的伟力。他开始大肆向外国订造机器,以实现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19世纪后期,光是制造技术含量较低的黑火药,江南制造总局就要用上碾药机、提硝机、筛硝机、拌药机、压药板机、碾硝磺机、筛药汽机、轧药机、光药筛子机、提硝汽炉、焖柳炭炉等10余种专用机械设备。
  日期:2018-04-24 21:47:27
  迈出了由买到造、由手工造到机器造的关键两步后,李鸿章的思想认识还在继续升华。1864年春,他在致总理衙门的一封信函中,洋洋洒洒写了3千余字,系统概述了自己对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反思。
  信函开篇讲到,西方各国“藉以横行海外者”,“以轮船与火器为最”;“火器之得力者”,“以炸炮(大炮)为最”。因此,需要购买“外洋各种军火…留心仿制”。而后,他用了近千字绘声绘色阐述“长炸炮”、“短炸炮”等大炮的铸造方法和所用炮弹。如“短炸炮,身短而口哆,炮耳在后,形如怒蛙,俗名田鸡炮”,其炮弹“有椭圆者,有顶锐而底平者,有首尾具尖如橄榄形者,有双层上实药而下实子,中间以铁皮者”。

  讲解完大炮后,李鸿章笔锋一转,开始介绍“制器之器”—蒸汽机。他提到,有“西人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炉,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汽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拨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旋则带旋,带旋则机动”。这段话,我们现在读起来依然稍嫌拗口,但李鸿章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做到简练直白,以便于完全没有学过物理和工程机械的恭亲王等总理衙门大臣们,能够单纯依靠文字想象蒸汽带动齿轮往复运动的场景。

  日期:2018-04-24 21:48:07
  接下来,李鸿章顺理成章地由“制器之器”而谈到“制器之人”。他向总理衙门说明,洋炮局雇用四五名外国工程师,每月工资“多者三百圆,少者一百数十圆”,雇请中国工匠五六十人,每月工食“多者三十圆,少者七八圆不等”。中外工人薪金差异如此巨大,是因为技术水平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外国专家不仅要负责造枪铸炮,还要指导中国工人学习技术,担负教学和管理职责。李鸿章感叹,西方世界高度重视科技发展,工匠的地位很高,举国尊崇“创制之员匠”,以至于军工技术不断演进,“日有增变”,“月异而岁不同”;而在中国,工匠是下九流的职业,士大夫们根本不屑为之,“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他呼吁说,中国想要自强,就必须要学习“外国利器”;要学“外国利器”,莫过于“觅制器之器”,即用机器制造机器;有了“制器之器”,还需要大力培养“制器之人”。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用功名利禄诱导中国精英知识分子学习机器制造,可“专设一科取士”,把“制器”纳入科举考试的范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