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华夫人传,不负江山不负卿》
第16节

作者: 云蒙居士20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宝见宣华拿着信出神就赶忙提醒说,婕妤这信切勿留着,还是烧了的好。
  宣华觉得说的在理,虽然舍不得可还是把纸片撕碎了,交给如意去处理了。
  小太监低低的声音说,“婕妤,奴才觉得您应该回一封信出去,这样奴才也好有个交代不是。”
  沉默了片刻,宣华才说,好吧,笔墨伺候。

  陈宝和如意给宣华找来纸,研好了墨,而后俩人在一旁垂首站立,宣华提笔在手可却不知该如何下落,该写点儿什么,对于送经人她的感情是复杂的,不是一个简单几个字能说清楚的,对方送了自己《洛神赋》,其中的情意自己怎会不知,而自己要写什么回他才合适?自己能够任由这份感情萌芽吗?她不知道前面到底会是什么,是柳暗花明还是万丈深渊?她真的不知道,对于未来宣华的心除了迷茫还是迷茫。她不敢让自己有太多希望,因为怕希望之后回报自己的是绝望,如今的自己沦落为后宫一个无宠的妃嫔,每一步都要走的小心翼翼,仿佛在石缝里生存的小草,随时随地可能会枯萎死掉,自己能放任那份爱在自己没有阳光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吗?理智告诉自己不可以,然最终感性胜过了理智,也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自己无能为力,

  日期:2013-11-01 10:02:10
  十七章世间安得双全法
  世间若安得双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

  月华如水,晚风微凉,微微开的窗让安静的灯光开始摇摇晃晃,昏黄的灯光下端坐着的是晋王杨广,面前的书案上摆放着不少书籍,同时还有一些信函,而此时他手中捏着的却是一张薄薄的纸片,上面只是寥寥数语,可却让他看的出神,眼睛一刻也舍不得从上面挪开,他手上拿着的不是心腹送来的与自己大业有关的密信,而只是一张看似好不相干的字笺而已,而看着那娟秀柔美的字还有那字里行间带出的淡淡哀怨愁伤使一项喜怒不形于色的杨广却眉宇之间带出了浅浅的心疼,他知道自己不能对写信之人有多余的情感,自己心中在喜欢她也不可,因为那是父皇的妃子,可自己却无法阻止那颗对宫中佳人关爱的心,若自己已是东宫太子了,那么当日自己会毫不犹豫的把她要下,可是如今自己大业未成,东宫依然是自己的梦想,自己不能因小失大,只可眼睁睁看着喜欢的人称了父亲的玩物,奈何世间没有两全事,江山美人无能全,幸好自己的母后还在,父皇就不会动她,可杨广知晓自己母后的脾气,若那日父皇心血来潮临幸了她,那么母后一定不会饶恕的,牡丹花的时俩人在花园一见,匆匆离别,殊不知他晋王杨广从不曾把她忘了,知她日日不欢,时时忧伤,所以自己才派宫中心腹偷偷送了《金刚经》给她,希望佛能陪她,给她一片安宁,同时也可借这个由头拉近彼此的距离,开始那份本来不敢的牵绊,宫里宫外咫尺之间,然却仿佛天各一涯。杨广看一次次的看着纸片上的字,心一次次的疼痛着,“君为王,妾为虏,终日愁无数,常与死为伍,故国三千里,何时能回顾。”看着这段忧伤的句子,杨广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初见时女子那美丽的脸孔,窈窕的身影,眉宇之间的那份坚韧,她在夕阳里仿佛是欲火中的凤凰,而想起了太极殿上父皇要把她册封为妃自己心的失落,还有她转身时的落寞,那日护院相见时她的衣带渐宽,眉眼孤单。

  怕思量,自难忘,杨广正在睹物思人时突然听到门外有人禀报,启禀千岁,王妃娘娘求见。一听是自己的王妃来了晋王忙把手上的纸片轻轻的折叠起来,小心翼翼的放在了自己面前的抽屉最深处,而后才对门外人说,请王妃进来吧。
  房门缓缓开了,萧王妃迈着轻盈的步子缓步而入,她的一举手一投足依然沉稳大气,端庄大方,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此刻杨广早已恢复了最初的平静,手里捏着一本书,眼神安静的看着走向自己的妻子。
  来到晋王面前萧王妃忙行礼,“妾身给千岁请安。”身后跟着的几个丫鬟也忙跟着见礼。
  杨广忙从椅子缓缓站起,来到萧氏面前,温柔的说,爱妃无需多礼了,快些坐下来,他旁若无人的拉着萧氏挨着自己坐下,杨广与萧氏青梅竹马,俩人做了夫妻之后感情更深了,这萧失是难得一见的佳人,眉目可勾魂,雪肌易销魂,纤腰能缠魂,躺也宜,坐也宜,立也宜,行也宜,而依傍更相宜,若不是在陈朝遇到了宣华杨广以为这世间没有能与自己妻子相媲美的女子了,而陈叔宝的张丽华也不过如此,然而宣华的出现乱了他的心,原本只对萧氏钟情的杨广心微微留了一片空地给予了在幽居合欢殿的女子,可这些萧氏怎会知晓,而当数年之后她得知真相后才对宣华恨之入骨,欲除之,这是后话,暂且不说。

  萧王妃见夜已深了杨广依然在书房忙碌心里放不下才过来的,她让跟着的丫鬟把汤端给自己,而后把汤放在了杨广手上温柔的说,千岁这是妾身刚刚吩咐厨房给您做的银耳莲子汤,快趁热喝了吧。
  妻子的关爱仿佛一阵暖风沁入了杨广的心坎里,他缓缓把汤接过来,目光温柔的看向妻子,“难为爱妃这么辛苦了,你如今已有了身子还是不要太操劳的好。”杨广与萧氏成婚四年余,他们已生下长子杨昭,而如今萧失再度怀胎。
  萧王妃一边看着杨广喝汤,她的脸上洋溢的满满都是幸福,,突然萧妃想起一事便轻声问起。千岁无需为妾身担心,也不是头一回怀胎了,我听说过两日父皇和母后要到府上,可有此事?
  杨广把汤喝完之后把碗交给了一旁伺候的丫鬟,而后漱了漱口,就把一旁伺候的丫头全都打发出去,屋子里就剩下了他们夫妻二人,杨广这才把妻子揽入怀中一边爱怜的抚摸着她的长发一边说,的确如此,父皇和母后兴许也就这两日就会来,这是我安插在宫里的眼线回报给我的,这个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父皇和母后最恨奢侈腐化,我已安排管家下去准备了,到时候把那些年轻的丫头都藏起来,留下来伺候的就是平日放在洗衣服厨房的那些又老又丑的婆子好了,前厅放着的一些古董字画,古玩玉器的也收取来,你好生替我保管者,母后近来因为太子和云良娣的事甚是烦恼,而太子妃不得宠,常去告状,到时候你好生宽慰母后,让她能舒心。

  萧王妃安静的听着晋王对于迎接皇帝皇后的一些安排,她都一一记下,“千岁宽心,妾身会做好一切准备的,只是父皇母后怎会突然到此,莫非与近来有人弹劾亲王有关吗?”萧氏虽不懂政治,可跟着杨广之后她也就听的一些朝廷里的风吹草动,她天资聪慧,做事周全,是杨广的贤内助,而萧数年幼寄养在乡下时有个算命的给她占卜说萧氏命犯桃花,母仪天下,对于这个预言萧失牢牢记下了,天赐与她绝代风华,同时赐她嫁给了晋王,而晋王能征善战,工于心计,是一个不安心做平安王爷的人,嫁鸡随鸡,她自然要位自己夫君的大业竭尽全力,因为有母仪天下的语言因而也成了萧氏的心愿,她希望自己某天能够像独孤皇后那样,母仪天下,同时她也希望自己能够是杨广的唯一,能够与之恩爱不相离,生死不相弃,而她只是记住了母仪天下,却忽略了命犯桃花,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个语言,萧氏不但母仪天下,可却也难逃命犯桃花,生活在乱世飘摇里,她沦为了男人手里的玩物,命中注定无能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