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史读袁》
第38节

作者: 王者不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外,王总督拟的那份奏章是在宁远之战过后几个月才出炉的,可诸如“伤虏数千”、“炮伤酋子”、“炮毙大头目”等等情节都一概没有提及,王大人所描述的战斗过程跟袁县令当初报的是一般无二。
  在王总督的叙述里,无论是陈大人,还是高经略,或者是朝鲜使节的那些额外的东西,都不曾有,他的奏章只是将袁县令的报告,稍微写得具体了一些,文笔更流畅了一点而已,可见当时也就只有这些内容了。
  当然,王大人的叙述中也有老辣和精妙的地方,比如关于后金的伤亡的描述,便达到了比袁、陈、高各位大人更高一级的境界,充分显示了王大人久在边镇,经验老道的风范。王总督在叙述里并没有具体说后金的伤亡数字,也没有用“无数”或者“无算”这种明显敷衍的词汇,而是将后金烧尸体的烟雾说得很大,曰“黄烟蔽野”,既可引人无限遐想,且又为查无实证作好了准备,连查不到的理由都有了(烧了个精光)。

  王总督写这个奏章的目的其实是要调查清楚在宁远大战中,谁有什么功劳,该赏赐多少(查报犒赏优恤),所以如果宁远之战中,真有如高、陈二位大人,或者朝鲜使节所述的那些“战绩”,那就应该榜上有名才是,否则这袁大人也太委屈了。试想,真若是打死后金好几千,头目好多个,外带一个酋子,还重伤努尔哈赤,任其一项,都是大功一件啊,不记那可真的太可惜了!

  再说,这次论功行赏之时,已经是战后几个月,如果当时没弄清楚的事情,几个月以后应该搞清楚了才是,因此宁远之战里头若真有陈大人、高经略、朝鲜使节所叙述的那些“战绩”,那一定不会被埋没,而王总督之所以一个字都没提,那自然是因为根本就没有。
  那既然压根儿就没有的事情,这王尚书、高经略、陈大人一干人等,又为何非要炮制那样的说辞呢?其原因在于宁远之战中出了大问题,而当时若是如实地呈报天启,恐怕宁远之战就很难被定性为大捷了,说不定落个惨败都有可能。但如果天启帝因为某些“特别战绩”一高兴,那可能就另当别论了。而在看到王尚书、高经略一唱一和的双簧以后,天启还真是龙颜大悦,他在高第的奏章后批复道:

  “虏遭屡挫,打死头目,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关门既已无虞,宜亟发重兵相机追剿,以收全胜。所获功次,一体优叙。”
  从上述回复中,可以体会到,天启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不过当时他显然是被蒙在鼓里了,对于宁远之战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所以才有了什么“相机追剿,以收全胜”之类的豪言,而他若是知道了真实情况,那恐怕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
  日期:2012-05-28 08:53:10
  连载58:心灵历史的震撼出击

  那究竟有什么问题会让王尚书、高经略如此的顾及,那是后话,在后续文章里,我们马上就会具体谈到,而现在我们先将炮伤努尔哈赤这个情节作个了算,也顺便回顾一下阎会长和当年明月的说辞。
  阎会长的叙述是将高经略的奏章,张岱的《石匮后书集》,以及朝鲜使节的叙述,都罗列在一起,然后在前面加上一句:
  “宁远之役,后金某重要人物为明炮弹击伤。现征引各书记载如下”
  之后就结束了,既没有加任何评语,也没有什么解释,更绝口不提朝鲜使节所谓“奴儿哈赤亦先己负重伤”的记录显然不实。
  笔者认为,像阎会长这样,将相互矛盾的史料拼凑在一起,然后试图让读者认同,炮伤努尔哈赤的记载有很多,实在有些不可取。因为,这样的叙述对大众有误导之嫌,这不是一位研究了袁崇焕三十多年的学者应有之举。
  与阎会长的“含蓄”相比,当年明月则要直白得多,而且一出手就很震撼,着实让人感受到了心灵历史一派果然非同凡响。明月大能是这样说的:

  “这个目标到底是谁,至今不得要领,但可以肯定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个不重要的人,不会坐在黄帐子里(并及黄龙幕),也不会让大家如此悲痛(嚎哭奔去)。
  对于此人的身份,有多种说法。明朝这边,说是努尔哈赤,清朝那边,是压根儿不提。
  这也不奇怪,如果战无不胜的努尔哈赤,在一座孤城面前,对阵一个无名小卒,被一颗无名炮弹重伤,实在太不体面,换我,我也不说。”
  明月大能把张岱的《石匮后书集》和高第奏章中“黄龙帐”和“嚎哭奔去” 两处说辞凑在一起,就开始大谈后金确有重要人物被击伤。可是,这两处记载不过是讹传的关系——即张岱将高第讹传的红布裹尸,又讹传成了坐黄龙帐而已。
  讹传的过程路径也很清晰,最初是自陈大人开始,讹传伤及头目一堆、酋子一人,续而开始的滚雪球,滚到高经略那里,就升级为“大头目”一个,还貌似被击毙;再往后,滚到了张岱那里,则夸张到了伤一裨王,且坐黄龙帐;当然,还有朝鲜那位神奇的仁兄,站在袁参政旁边,当时就知道了重伤者是努尔哈赤本人。
  以上这些记录显然是以讹传讹递进关系,而将这些讹传中一个或几个拼凑在一起,唾星四溅地叙述一番,还不足以体现“心灵历史”一派的强悍。明月大能最令人晕死的说辞在于他对后金方面全无记载的解释。
  后金方面对于这些子虚乌有的讹传之事,没有记录那是当然的,这再正常不过了(没有怎么记录?);可明月大能却捡到了宝贝,说没有记录更有问题,因为这个事情太没面子,所以必须刻意掩饰,故而才没有了记录,由此反而“证明”了确有其事,于是乎,努尔哈赤便成为了“被受伤”的典型。
  明月大能的演绎,确实令人十分震撼,不得不承认,这心灵历史一派,的确很强大,本来并不存在的以讹传讹之事,在他们嘴里不但可以娓娓道来,并且当然地成为了“史实”,甚至连“没有任何记载”都能成为证据之一!
  说到这里,笔者不得不感慨,所谓“心灵历史”的精髓,究竟是什么?是写人即写心?还是“心想史成”?
  ---------------------------

  【阎崇年著《明亡清兴六十年(上)》中华书局 2006年8月北京第1版 179页】
  【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329页】
  日期:2012-05-28 08:58:16
  连载59:委弃右屯储粮的责任人(一)
  通过先前的讨论,集中澄清了一系列关于袁英雄的讹传,比如“抗命独守”、又比如“重创后金”,以及“炮伤老奴”等等。在揭穿了这一系列谎言之后,我们便有条件去弄明白整个宁远大战的真相了。

  其实,就袁县令而言,在宁远大战中,那可算是凭空捡了个大元宝,因为此战若从结果来看,别说是什么胜仗,没有被直接定性为惨败,那都已经是天大的造化了,可最终却被忽悠成了“大捷”,并且还让袁参政因此发了迹,很是有些邪乎。估计要么是袁大人祖上显灵,再不就是天生异数,反正不是常人能碰上的运道。
  整个宁远大战中,袁县令在战略上有失误,战术里有错误,撤退中有贻误,结果更是惨不忍睹,可史书上却记载,袁大人赢得了“宁远大捷”,并永载史册,颂扬至今,乐此不疲……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要彻底弄明白原委,那还得从头来梳理一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