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史读袁》
第13节

作者: 王者不臣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时,王同学是一再上疏阐明自己的看法。
  这种瞎说可谓狠绝、精准,并且颇具学术内涵、专业水准。当然,这也得两说了,这样的说辞,有可能是别有用心,但也有可能是纯属巧合,不过结果都一样,那就是《明史》对王同学的评价是低得没谱。
  另外,对于老孙头这类乱开方子,往死里整人的,《明史》以及后世的评价却又高得过分了些。《明史》对孙阁老的夸赞这里就不赘述了,而在后世对他老人家的评价中,仅以三位大能之一的当年明月为例,就直接把老孙头捧成了大神——“拥有改变宿命能力的人”(狂汗)。
  当年明月:“明末是一个特别乱的年代,朱氏公司已经走到悬崖边,就快掉下去了,还有人往下踹(比如皇太极之流),也有人往上拉(比如崇祯,杨嗣昌),出场人物很多,但大都是二、三级人物,折腾来折腾去,还是亡了。
  一级人物也有,只有一个。

  只有这个人,拥有改变宿命的能力——我说过了,是孙承宗。”
  点评:
  在一场万年难遇的灾变来临之时(一万年来确实就那么几次),在大明王朝财政已经显现出透支迹象之际,给朝廷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孙大人,确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中,是唯一有能力、有手段去改变王同学经略地位并取而代之的人,只不过孙阁老此举并没有成就什么伟业,而是将大明王朝推进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死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还真是位能改变宿命的人,没他或许明朝还亡不了!

  日期:2012-04-19 18:06:40
  连载18:孙老师缔造的尾大不掉(三)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评价有点过了,但我们若是对照地图推敲一下,一切就一目了然了:
  上图显示,孙阁老、袁县令花费近十年搞的政绩工程“关宁锦防线”,其实都是无用之功,因为这条防线所“恢复”的地区,全都是后金压根儿就不想要的地方!
  要解释这个问题超级简单,大家注意一下图中广宁城的位置,试问后金连这个地方都不想要,而退守三岔河以东,那孙大爷两次守辽期间,在图中左侧所示地区大修碉堡,岂非完全是浪费资源?!
  总结:

  后金方面努尔哈赤主动放弃广宁,退过了三岔河(被王在晋逼退);后来皇太极也表明,他想以三岔河为界,而要求明朝不过大凌河,两河之间留为空地。
  在这样的前提下,反观孙、袁二位的“城池台堡”就很有意思了,几乎都在皇太极划定的“空地”以外,明朝自己这边修的,这可真会选地方啊,呵呵。
  其实,在后金连广宁都不要的前提下,但凡能看懂地图的都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广宁都不要,就是说后金连同宁远、锦州、大凌河、右屯等等地方通通都是不要的。所以,孙承宗、袁崇焕折腾关宁锦防线,并一直延伸至右屯,去获取什么“战略纵深”是毫无意义的。
  换句话说,他们两人修“纵深”,修了N多年,花海了银子,结果却只不过占了一些人家不要的地盘。当然,战力不够,而不能到后金地盘立营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若仅仅是占了些别人不要的地方,那倒也没什么要紧的,可是按照孙阁老、袁大人的策略,最终被拖死的并非是后金,反倒是明朝自己,这就太可悲了!而这一悲哀的结果,又充分证明了王在晋当初的担忧是有根据的——若辽东问题成为财政的“尾大不掉之患”那必将导致不堪设想的恶果!
  倘若当初是按照王在晋的主张,只修八里铺重城,则根本不用出关去修这些劳民伤财又毫无意义的城池台堡,N多年下来,少说也能省下几千万银子,就这个数而言,已经足够大明王朝渡过难关的了,或者更积极一些,已经积聚到足够的力量而一举灭掉后金了(议兵三十万,军饷预算也就一两千万而已)。
  ---------------------------
  【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六)》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197页】
  【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9年4月第1版 118页】
  日期:2012-04-19 18:07:54

  连载19:书生式营救方略
  随着八里铺重城的停工,宁远之修的确立,大明王朝的尾大不掉之患便愈加严重了(尾巴更长了);后来又有了锦州,再往后更延伸至右屯,右屯之后又向三岔河挺进,最后一直拓展到三岔河以东的耀州城下。
  在这个过程中,孙阁老乾纲独断,罢“重城之议”,赶走王经略,提携袁县令,又续而支持“宁远之修”,可谓是一气呵成;而孙老师、袁县令在御用文人和三位大能的笔下,那真是一拍即合,所见略同,不仅擦出了火花,还确立了师徒名分,自然也就成为了一段佳话。可是,这一通貌似顺溜的说辞,却是一番不折不扣的假话,因为在“重城之议”和“宁远之修”两者之间,还有一段关于“十三山”的故事。

  在“十三山”的这个故事中,孙老师和王同学又上演了一出冤家路窄的好戏,他们二人续八里铺之后再次发生了碰撞,遗憾的是并没有撞出火花,而只是孙老师在碰撞之后,头上和眼里满都是星星……
  不过《明史》里可不是这么写的,《明史》叙述的主旨依然是以贬低王在晋来吹捧孙承宗、袁崇焕,整个事情的经过在编史文人大加篡改之后,达到了颠倒黑白、贻笑大方的效果。
  史文的大意是,十三山一带有难民十余万,被后金围困了出不来。孙承宗到山海关视察,袁崇焕请求率领五千人驻守宁远,以策应十三山,并且还打算派人去解救。孙阁老和蓟辽总督王象乾进行了商议,考虑到山海关的军队是新败的溃军,所以王象乾提议让蒙古部落派三千人前往,孙阁老点头称是,于是把想法告诉了王在晋,但王经略却没有能救难民,最终导致了十几万难民都落入了后金之手,仅有六千人回归。

  依据史文的叙述,王经略面对被困的十几万辽民,好像只是眼睁睁的看着,任凭别人在一旁都提方案、想办法,他却始终是既无态度也无行动,实在可恶之极。如果再联系到先前重城之争时,他被孙老师问得哑口无言的劣迹,于是蠢材、废物、胆小鬼、废柴、蠢货等等的帽子估计又会一顶顶的开始向王大人头上招呼了。不过,在王同学被帽子活埋以前,大家应该思考一下,这事情到底有没有谱?

  关于这个事情,我们首先注意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三位大能中,只有金大侠因此事而挺身入局,义愤填膺地讨伐王同学,而其他两位大能,却对此并没有吭声。
  这实在有些奇怪,按理说王同学这么一个劣迹,不正是下饭的好材料吗?就算是以绿叶来衬红花,也该来一手才对啊,但阎会长和当年明月为什么不大书特书一把呢?他们怎么轻易地就放过了王同学?
  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两种可能,一是阎会长和当年明月“都”碰巧没看到这段史文(有人信吗?);二是他们认为这段史文有问题所以就没去深究(很善意的解释)。
  这段史文在《明史》里字数并不少,而且就紧接在八里铺重城之后,所以阎会长、当年明月都没看到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他们之所以没提这件事情,那多半是因为其中有问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