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汉朝都是土匪流氓》
第12节

作者: V罗杰V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23 14:34:06

  (续16)
  一处乱,处处乱,像病毒疯狂扩散,大泽乡起义引爆天下大乱。
  原属六国地区的郡县都有人起来造反。有官大家当,干掉熊猫,我就是国宝。那些造反头目杀了当地的守尉、县令、县丞,自立为侯王。
  此刻,再牛的肖邦,也弹不出各地官员的悲伤。死了的,死不瞑目;没死的,惶惶不可终日,不知何去何从。沛县县令也是如此,他招来大小官吏商议,说与其被反秦的人杀头,不如我带头反秦。
  萧何等人却不赞同,他们给县令分析:您是朝廷命官又是外地人,您带头反秦,朝廷要杀你,沛县子弟也不会跟您走。两头不讨好。
  “莫非只有等死?”县令没了主意。
  “办法倒有一个。”萧何说:“以暴制暴。现如今,刘邦手里有一支队伍,都是沛县子弟。您把他召回来,可保平安。”
  “刘邦在哪儿?” 县令茫然:“寻了他那么久,连根毛都没见着。”
  萧何当即推荐了一个人,樊哙,他准知道刘邦藏身何处。
  这便是萧何的精明之处,若推荐一名官吏,说明此人和刘邦有所勾结,等于出卖了同僚。樊哙则不同,杀狗的屠夫,且与刘邦、吕雉最亲。
  县令点头认可。

  一个杀狗的屠夫,成了官府与山匪的联络员,乱世的荒唐可见一斑。
  樊哙上了山,把局势跟刘邦一讲。刘邦没二话,立刻率领几百号山匪下山,直奔沛县。
  刘邦很清楚,没有这个机会,他也许永远回不到家乡,永远见不到妻子儿女,只是苟延残喘当一辈子山匪,窝窝囊囊了却余生。
  队伍飞速行进,半路上,对面一辆马车疾奔而来。驾车的车夫是夏侯婴,车上坐着萧何、曹参等人。
  他们并非是迎接的刘邦,而是来通报:县城进不去了。

  樊哙一走,县令盘算,刘邦已不是过去的刘邦,他是一个土匪头子,手下人马众多,犹如猛虎下山,保不齐会夺了自己的权。
  我上当了。县令挺懊恼,萧何、曹参这些人把老子当猴耍,估计他们是刘邦的内应。事已至此,只能先杀内应,再拒刘邦。
  主意打定,县令下令关闭城门,全城搜捕萧何等人。夏侯婴消息灵通,赶紧调动县衙马车,把萧何、曹参一帮人送出城来。
  这一突发情况,并没使刘邦慌乱,他率领队伍下山,就没打算再回去。
  可是,到了城下,城门紧闭。城头上密密麻麻站满沛县的父老乡亲。由于守兵不足,县令把他们都赶到城头来防守。

  戏子无情,婊子无义,官员无情又无义。为了自己能偷生,不惜搭上全城人性命。
  见到这幅景象,萧何向刘邦献计:智取。
  在萧何的授意下,刘邦写了一封短信,绑在箭上,射到城头。
  信中说:秦朝暴政,人民受苦已久,天下各路英雄豪杰皆在反秦。沛县恐遭屠城之难,父老乡亲不如擒杀县令,新选一人当首领,响应义军一同伐秦。如此,家园方可保全。否则,大家玉石俱焚。
  此信极有力度,动人心弦。城中又有一大群刘邦的亲友、故交,他们推波助澜,杀了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和他的人马归来。
  刘邦归来了,沛县子弟起义了,不少人推举刘邦当领袖。理由很简单,他手头有队伍,又发短信号召大家擒杀县令,理所应当由他挑头。
  面对群众呼声,刘邦不骄不躁,说大伙儿都冷静。如今天下大乱,到处都在起义,不是我不愿意挑头,只是起义这事技术含量忒高,我能力差,恐误事。
  推脱是假意,客气是真情。
  刘邦心里清楚,在沛县,论学识凭能力,萧何、曹参都在他之上,推辞一番很有必要。
  而萧何、曹参顾忌更多,他们拖家带口,置下不少产业,若带头造反,一旦失败就会遭到灭族之灾。
  这个巨雷谁也不愿顶。
  于是,这俩人也站出来,力挺刘邦。
  刘邦则不同,他如今的身份是流氓加山匪,天底下还有什么事不敢干?
  众人很坚决很有诚意,再推辞谦逊假装君子就没意思了。
  君子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
  刘邦早就不甘于屈尊当一个小小的亭长了,如今天下大乱,谁胆大谁就能当官,既然沛县县令已死,自然要有人代替,这样的机会岂能放过。
  于是,刘邦自称沛公,统领全县。

  冷兵器时代起义就是容易,拿把菜刀也算兵器,不用走私导弹和机关枪。而起义了就要打出去扩张地盘,不能困守原地等别人来打。要打出去,就必须组建一支更强大、更完善的队伍。
  强大,便要招募兵丁;完善,就得任命将领。
  刘邦派萧何、曹参、樊哙前往各乡,大量招募乡勇。身强力壮者均可报名,有一定武功者优先录取。轰轰烈烈的,一共招募了三千人。
  接着,刘邦任命萧何、曹参为参谋,樊哙为先锋;任命自己的发小卢绾为侍从官;任命夏侯婴、任敖、周勃、以及吕雉的两个哥哥为将军。
  作战任务是:先攻取周围的两个县城,胡陵和方与。大本营则设在自己的老家丰邑,由黑道老大雍齿把守。
  出征前,刘邦搞了一台大型的迷信活动。
  他让队伍齐整整排列在县衙前的广场上,祭告战神蚩尤。
  传说中的战胜蚩尤,铜头铁额,善于用兵,在部落争夺战中,异常勇猛,所向无敌。
  这位远古传说中的战神到底有多神,其实无人可知。铜头铁额多半也不是真相,很有可能是带了一副面具在裸奔。
  战前祭奉神灵,好比吹生日蛋糕蜡烛前许个愿,希望自己一帆风顺。
  刘邦亦是如此,他率子弟兵起义,当然希望自己顺风顺水,所向披靡。但是,有一个事实,他无法回避——此时,在天下反秦势力中,他的地盘最小,力量最弱。而率先起义的陈胜俨然是一个暴发户了。
  (待续)
日期:2012-03-23 15:06:49

  我晕,连载(续15)最后一段帖掉了一部分。下面补上:
  补(续15)
  蒙骗成功,陈胜吴广趁热打铁杀了军尉,继而煽动演讲:咱们此去渔阳,早过了期限,去了也是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秦人能得天下,我们为何不能!

  九百多人热血沸腾。往竹竿上挂了一张破布片当做起义大旗,挥舞着开始了他们伐秦的征战。
  这是一场以生命为赌注的豪赌,成则活,败则死。因此他们绝不怕死。
  不怕死则格外勇猛,他们迅速占领了大泽乡,又攻下了蕲县县城,接下来的10天内,他们连克五城,所到之处,当地的农民都纷纷响应。打到陈县的时候,陈胜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个有模有样的集团军,军中有兵车六百乘,上千骑兵和几万步卒。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