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应该被误解:风云岳飞》
第19节

作者: 游摆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必须一提的是,在西路军悍将蒲察石家奴率领4000余大兵进攻有“全晋咽喉,晋东雄镇”的小城平定军时,意外地遭到严阵以待的千余平定军民英勇顽强的抵抗。石家奴在付出惨重代价后依然没有把这座小小的军城拿下,无奈之下只好请求刚刚夺取真定府的东路友军的帮忙。斡离不得意地派四弟金兀术率军往援。金兀术与石家奴合兵一处,通力合作,在付出牺牲一万余人的惨重代价后终于攻取了这座小小的军城。

  在平定军保卫战中,青年战士岳飞奋勇御敌,挥舞大刀疯狂砍杀攻城的金兵。后来,骁勇的金兀术把头盔一扔,甩一甩辫子,挥刀杀上城头,平定军失守。立志报国的岳飞没有选择立即殉国,而是带着随营妻子刘氏以及两个儿子——岳云和只有几个月大的岳雷,狼狈溃逃,并在逃跑途中丢失了自己的身份证明(官告),只好白身回到汤阴老家,暂且务农维生。

  很多年以后,当岳飞的名字久久地回荡在自己的耳际的之时,金兀术可曾想到,当年平定军城下狼狈而逃的无名小卒就是今天叱咤风云独当一面的岳飞?
  日期:2011-07-17 17:45:03
  第一章、东京保卫战
  第五节、靖康耻(2)
  轻车熟路的东路军乘热打铁,很明智地绕开闭门坚守的中山等镇,没多久就跑到了黄河边,哈哈大笑着漂过了无人把守的黄河天险。

  很快,东路军的战旗又一次飘扬在汴京城下,这一天是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如坐针毡的赵官家此时更是手足无措,急得伏在朱后身上抹眼泪。大概过了好久,他才极不情愿地跑去会见大臣,商议解围之法。与其说是商议还不如说是吵架,一阵争吵之后,掌握话语权的投降派建议钦宗让守城将士先扛着,暗中派人前往驻扎在刘家寺(开封城东北角)的金营乞和。

  当时的东京城内大概只有七万左右的萎靡不振的士兵,后来迫于形势的需要,宋廷又在市井之中高价招募守城士兵,几经艰难终于拼凑到了十七万由禁军、弓手、民兵、市井小民以及无赖组成的守军。弓手就是武装丨警丨察,通俗点说就是当时的捕快。在捕快这个行当里,除六扇门四大名捕之类的精英之外,这个行当里的大部分人都是燕小六之类的货色,只会拔刀嚷嚷着“照顾好我七舅老爷”,打仗,实在不行。

  时任守御使、副使的孙傅、王宗濋(宋钦宗的表哥)根据现有的兵力情况,在东京外城安置了三万左右的守军,又在四壁分别设置一文一武两位提举,负责外城的守备工作。为了保险起见,又从殿前司禁军那里抽调了一万人,组成五军,作为机动兵力,负责抢救各处险情。
  斡离不对东京城中的那一点力量及其部署早已摸得一清二楚,很快就组织军队发起了试探性的攻城战。
  东路金军主攻方向是东壁最北的善利门与最南端的东水门。其中,尤以东水门的战斗进行得最为激烈。斡离不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他在东水门下一字撒开二百多门巨炮(抛石机),这两百多门巨炮同时发怒,呼啸着把重达百斤的磨盘大小的炮石送给宋军。宋军应接不暇,被这些含义复杂的沉重的礼品砸得脑浆迸裂,呼爹喊娘。有必要一提的是,金军还使用了一种名为撒星炮的机关炮,这种组合抛石机可以同时把好几块石头抛洒出去,就像播撒星星一样,故为撒星炮。

  金军攻城所需要的炮石则全部是从东京附近搜刮搬运而来的,这些硕大的炮石成分不一,包括许多从附近坟地里挖来的墓碑、条石、墓砖甚至是墓地上的镇墓神兽;当然,还有许多事东京近郊百姓家中的磨盘、石块。用今天的观念来看,这些炮石之中指不定有许多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可以这么说,金军所打的每一炮都价值不菲,甚至可以和美国的战斧式巡航导弹一争高低。

  东京守御使孙傅组织守军吃力地打退了金军的两次热身性进攻。在这两次守城战中,统制范琼表现得很积极,亲自率军缒城而出,烧毁金军的攻城器具。
  南道总管张叔夜不鸟投降派的那一套,亲率大军一万三千余人开赴东京火速勤王。斡离不闻讯后气势汹汹地前往拦截,在颖昌这个小地方,同样牛逼闪闪的两军遭遇上了。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双方也不搭话,立即对砍起来。我们知道,女真人长于野战远射而短于白刃近战。在骑兵作战方面,女真铁骑无愧于当时世界最强的称号。但是,近身肉搏,女真人除了块头大点外也捞不到什么便宜。更何况斡离不所帅六万金兵成色不高,甚至可以说很低:大部分是临时征发的异族士兵,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汉人,这一大部分汉人的任务就是担任工兵兼伙夫,战时冲冒矢石,做枉死鬼。我们也知道,乡土情结较重的汉人也不愿意为虐待自己的金人卖命,砍杀自己的同胞。所以,尽管金兵号称不可战胜,但是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下,金军根本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双方大小十八战,最终愣是让张叔夜率着残部突入汴京城中。

  钦宗对张叔夜的率军勤王给予很高的待遇,马上任命他为延康殿学士。
  那时的梁山好汉并没有像现在那样家喻户晓红得发紫,招降宋江的张叔夜也就没能一夜成名广为流传,至少威名没能传到白山黑水之间。斡离不对张叔夜这个无名小卒并不感冒,对无名小卒以及一些残兵羸将的成功突入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威胁,他只认为汴京城内多了一些消耗粮食的嘴。
  粘罕也不甘示弱,拿下太原后立即命猛将完颜娄室率军五万,顺利地封锁了潼关,切断了宋帝西逃以及西军勤王之路。在金国大老板的支持下,西夏对宋的攻势甚猛,趁机连本带利地收回了先前被宋朝抢去的州县。补充一句,宋朝很大一部分西军消耗在了两次大规模救援太原的战场上,残存的所谓西军根本无法从焦头烂额的西夏战场上抽调出来。

  西路军除了负责封锁潼关的那五万大军外,仍有将近七万之众。粘罕率领七万雄赳赳的虎狼兵一路奔驰南下,转眼间就攻取了泽州,并于十一月十二日跑到了黄河边上。
  古老的黄河又一次被历史的巨浪推到了风起云涌的舞台之中。
  宋廷非常重视这条横亘华夏腹地的天堑,在此之前已命河东宿将折彦质与李回一起率军十二万守御黄河。短视的投降派认为只要有一条奔腾不息的黄河就足以抵挡那些不善水战只会骑马的北方蛮族了,何况现在我有十二万大军陈列在黄河沿线,就算是一只蚊子也扑腾不过,更别说不识水性的金兵了。
  他们高兴的太早了。折彦质与李回的大军不是陈列在黄河北岸或者南北都陈列重兵,以待缓急;而是清一色地一律守候在黄河南岸,只想着金兵不敢在大风大浪中强渡黄河,他们甚至没有收缴烧毁黄河北岸的船只。这样一来,所谓的黄河天险也就成了一滩摆设。这天险,你有我有全都有!
  粘罕见此情况,不由得手舞足蹈,摇头晃脑,以表示自己的激动之情。在娄室的建议下,粘罕命人把所有的战鼓搬到黄河岸边,一字排开,饶有兴致地擂起战鼓来。为了表示对南岸宋军的轻蔑,粘罕又想出了一个高招,让随军待宰的肥羊帮忙擂鼓,好让军士吃饱睡好,明天准备开战。
  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折彦质的十二万黄河守军被金军的震天战鼓吓得魂不附体,在一夜之间逃亡了大半。次日,粘罕认为时机成熟,派猛将银术可率五千精兵于浅水处渡河。南岸的守军以为神兵空降,吓得灵魂出窍,趁乱一哄而散,控制不住局面的折彦质、李回也只得无奈南逃。银术可率军趁势掩杀,本以为固若金汤的黄河防线就这样在一夜之间被几通战鼓给震塌了。

  日期:2011-07-19 10:13:14
  第一章、东京保卫战
  第五节、靖康耻(3)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