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王朝》
第10节

作者: 宋元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回陛下,世子聪慧,三字经已学三二。为了不让他觉得枯燥,臣也同时在跟他讲百家姓和千家诗,千字文。”
  朱棣温言说道:“世子年岁尚小,有些东西还不宜过早接触,以后也不要让不相干的人接近世子。”
  “臣不敢,除了蒙学三百千千,不得陛下许可,臣不敢妄作主张。”
  “地图是怎么回事?”
  朱瞻基明白了过来,立刻拉着朱棣的衣角说道:“皇爷爷,地图不是老师找的,是我让余先从天一阁找出来看的。”
  “为何要看?”
  “我要知道九州是哪里啊!要不然怎么算通了三字经呢!”
  朱棣这才抱起了他,哈哈笑道:“那今天跟我说的话,也没有人教你?”
  “孙儿不让人教,孙儿自己想的明白。”
  “那就好!基儿聪明,可不要被有心人利用了。解侍读退下吧。狗儿,摆驾。”
  事情还没有完,当天下午,跟在朱瞻基身边的人就挨个被问询了一遍。
  一直到晚间,朱棣确认了朱瞻基今天到文渊阁的确是意外,他在进文渊阁之前也的确不知道迁都这件事,朱瞻基的话也根本没有一个人教。

  这个时候朱棣才放下心来。
  既然没人教朱瞻基,那朱瞻基能说出反对迁都的话,朱棣就开始深思了。
  连一个六岁小儿都能明白的道理,朱棣会不明白吗?
  他迁都北平,为的是战争方便,不是为了让子孙日日夜夜防贼的。
  既然迁都都反对,将北平设为陪都却没人反对,那么迁都这件事就暂且不提了。
  反正将北平设为行在,也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了。

  朱瞻基知道这件事还是晚上起夜醒来,听到了付典衣和薛掌闱小声嘀咕这件事,才知道原来自己身边的人全部被查了一遍。
  当了皇帝,这个疑心还真是大啊!
  不过这也警示了朱瞻基,以后凡事还是不要太冒头的好,还是先老老实实增强自己的实力吧。
  从五月开始,纪纲派到各地搜集道家典籍的人马陆陆续续回到了应天,为了满足朱瞻基的需要,他们不仅带回来了各种典籍,甚至还请回来了不少声名远扬的道士。
  这些道士大多都号称练气有成,也想趁着这个机会来博个前程。
  礼部祠祭清吏司的官员难得忙碌了起来,为这些道士安排住处,等待皇上召见。
  与此同时,那些已经被整理好的道家炼气术,导引术,凡是能够强身健体的秘籍,也被一一抄录,送进了宫中。

  得到这个消息,朱瞻基楞了半晌,他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己之欲,竟然会惹出这么大阵仗。
  不过再细想想,也能理解了。
  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自己这是穿越到历史世界,不是仙侠世界。

  自古以来,真正的高手,有才华的人,无一不是抱着投靠帝王的想法。
  老子那么牛,也不过是一个图书馆管理员。
  孔子号称圣人,奔波大半生,最高才做到官职位。
  这个官还不过是鲁国的官,当时的鲁国,也就两个县大小,实际上这个官职不值一提。
  这么大的牛人都抱着卖与帝王家的想法,那些山野道观,又有哪家不想在皇帝面前挂个号,然后得一笔赏金,或者干脆就被皇帝看中,直接荣华富贵呢!
  五月二十日,朱瞻基在来到这个时代三个多月以后,第一次走出了午门,出了宫城。
  出了宫城还有皇城,沿着御道向南,东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经过端门,再出了承天门,才算是出了皇城。
  承天门外,沿着御道,东侧是宗人府,六部,依次排开。在六部外围,还有翰林院,詹世府,太医院等文职部门。
  而靠西侧,则是五军都督府的五座衙门依次排开,最后是太常寺。在他们的外围,还有通政司,锦衣卫,等军事行动部门的总部。
  应天府也有一条长安街,不过这条街不是直的,而是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
  陪着朱棣坐在马车上的朱瞻基一边看着外面的环境,一边听王彦介绍着各衙门的总部。

  御驾经过了府军前卫的军营,来到了仪礼司驻地。
  如今的大明经过了朱元璋三十多年的治理,国力蒸蒸日上。虽然不能说万国来朝,但是大明周边的数十个小国家无不是趋之若鹜。
  仪礼司驻地长期担任教授外国使节中文和仪仗的任务,所以占地面积也不小,也有一个皇帝驾临的阅兵台。
  所以这次从全国召集来的道士们,就被安排在了这里见驾。
  今天皇室的这一大家子来的挺齐,即使是对习武毫无兴趣的朱高炽,也愿意来见见这些高人们。
  要知道,道家可一直是中医和数学的发明者和传承者。
  因为朱棣会亲自测试这些道士们的能耐,所以徐皇后他们一帮女眷,也都过来凑热闹。
  在这个时代,娱乐节目少的可怜,即使的皇后,大部分时间也都闲的无聊。
  徐皇后一家独大,另外寥寥几个妃子,哪里敢跟她来一场宫斗。没有了宫斗,这皇宫就更显得无聊了。
  朱瞻基来到这个时代几个月,早就憋的有些受不了。
  但是即使来到皇宫外面,他也没有自由,被徐皇后搂在怀里。前后都是宫女,外面是太监,再外面是护卫,里三层外三层,跟笼子里的小鸟没有区别。
  “祖母,热。”
  徐皇后听他说热,却也没有松开他的意思,递了一个眼神,自然就有宫女过来给他们扇风。

  朱瞻基也有些无奈了,只能任由她搂着自己。
  进入校场,所有大臣,卫兵,包括场地里那些道士,全都口呼万岁,大礼参拜。
  数千人集体跪拜,这个场面还是比较震撼人了。就连徐皇后,当时也忍不住屏住了呼吸。
  不过朱瞻基在现代的时候,在非洲有能容纳两万人的雇佣军训练营,长期有数千军人训练,对这种场面毫不畏惧,甚至还有一种兴奋感。

  看到朱瞻基丝毫不怕,朱棣觉得他能受得住这种大场面,笑道:“基儿愿与我一起下车吗?”
  朱瞻基立刻兴奋地点了点头。“孙儿愿意。”
  徐皇后却有些舍不得,抱着朱瞻基不丢。“军士煞气大,基儿年纪还小,别冲撞了基儿。”
  “祖母,孙儿不怕。皇爷爷天下最大,有真龙之气,会护着孙儿。”
  朱棣哈哈笑道:“不愧是我的好孙儿,走,爷爷带着你。”
  朱棣龙行虎步,牵着朱瞻基率先登上了大约一米五高的阅兵台。

  他抬了抬手,王彦大声喊道:“平身……”
  这个声音可不是一声,跟随皇帝出行,他一般都会带着最少七八个大嗓门的太监。他喊一声,几个分开站立的太监就会跟着他的声音继续喊下去,保证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能听见。
  他们的喊话都是经过特别训练,压着声调和节奏,也不会影响后面的话。
  朱瞻基第一次见到这种人声扩音器,觉得非常好玩,忍不住在人群周围寻找这几个太监。
  轮到朱棣讲话的时候,就没有什么新奇的了。既然是邀请的道家,当然说了一番道家的好话,然后根据每一家捐出的典籍的珍贵程度,予以物资奖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