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殇--从明末汉人亡国说起,解密人类史上最大的谋局》
第45节

作者: 易安书童U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0-03-02 07:30:59
  现代汉人年青人锐减,早在20-30年前就被计划掉了。年青的人减少,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个可以参看日本老龄化。
  但中国不像日本是单一民族,日本老龄化问题还不算真正严重。
  中国由于40年来针对汉人寄生政策,现代汉人年青人极速锐减,汉人面对问题远比日本更严重的多,不光是老龄化。
  日本虽然持续近30年经济萎靡,但日本绝不向外引进年青人是黑人。因为向国外引入移民,短期内虽然可以刺激经济复苏。但这绝对是饮鸩止渴。
  经济的荣败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页,就像是一个人得了病,但一个民族血统不断被杂化,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直到最终完全消亡。
  日期:2020-03-11 10:09:16

  埃及,中国,美洲三个区域神以蛇(龙)形象。以中东和欧洲神以牛形象。
  很明显蛇代表是黄帝家族,牛是炎帝家族。中东闪族人和西方白人显然是属于炎帝派系。埃及,中国,美洲是黄帝派系。
  日期:2020-03-11 12:05:59
  凯勒奇计划是上世纪20年代共济会制定消灭黄种人和西方白种人的计划。计划初始就是让黑人和闪人大量繁殖。再通过黑人和闪和大量和黄种人白人,混血。以达到血统上彻底劣化人类。这样某个民族就会脱颖而出。

  汉人是首个重点打击的靶标。近40年来的计划生育只是这个更大计划的一部分。
  日期:2020-03-15 19:50:46
  之前主文中对崇祯的批判实则过于轻描淡写。这货在中国3000余年暴君,昏君榜上排第二,绝对没人敢排第一。
  崇祯是一个极罕见的、同时把“与百姓关系”及“与官僚关系”两方面一起搞砸的君主。一般来说,锐意改革的君主(明太祖),会损害到官僚集团利益(改革即利益的再分配),百姓因而能获得实惠。与之相对,纵容官僚贪墨、横暴百姓的君主,虽然民怨鼎沸,却多为地主阶级所称颂。崇祯的情况极特殊。他一方面残酷刻剥百姓,致天下民乱四起;一方面残害官僚,致君臣离心离德。对官僚,崇祯是“独夫”,对百姓,崇祯是“民贼”,合独夫民贼为一身者,世所罕见。

  满清第一“巴图鲁”,崇祯是当之无愧。
  日期:2020-03-15 20:06:49
  明末天灾外因只是亡国前因。真正导致明末溃烂局面的是人祸。而这个人祸实则是崇祯一手造成的。
  明末从万历到天启,无论辽东局势败,还是稳。都有一个基本前提没有变化,关内局势相对平稳,没有规模的灾民叛乱。当时明朝在崇祯之前无论朝野,没有一个人觉得明帝国会因为辽东的败局,会导致亡国。明朝更大的危局“土木堡之变”都完全能挺过来。
  辽东豚族作乱和历代的边乱一样,原本并没有特别之处。
  但明末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灭亡。一个关键人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人就是崇祯。
  日期:2020-03-15 20:33:02
  明朝自萨尔浒之败以来,当时辽东的局面并不算太糟。熊廷弼上任很快就控制了局势。可见豚的实力是后吹嘘出来的。但奇怪之处就在于,熊这个将才,却死于党争。
  接下来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力保的王化贞之辈,还有袁应泰之流才是导致辽东全面溃败的真正原因。
  天启执政前3年,辽局迅速恶化。要知道当时的天启才16-19岁,以现在眼光来看还是个少年。但天启毕竟是个有雄才大力的帝皇,接下来的4年重点收拾东林乱贼。
  对外辽东豚乱的判断,也是表现出天启皇帝卓越政治眼光。
  至少天启帝的政治,军事才能远在老师孙承宗之上,更不要说那个袁崇焕了。
  天启的整个战略思路是“辽局战备紧缩”采取坚壁清野防守策略。这个策略对当时的明朝而言绝对是一个最优选择。而不是如愚蠢的崇祯一样一味的主动出击,给后金送人头,送粮食,磅装备,送温暖。
  从万历到崇祯末,豚尾兽最难受的一段时间恰恰是在天启执政的后3年里。当时的豚族不仅对明作战无果,豚族险些自溃。
  而现代影视和文学作品如《明朝那些事》把明朝天启时代描写如此黑暗,不是出于无知,就是一根脑地抹黑明朝。
  日期:2020-03-15 21:44:14
  崇祯这个人不仅仅蠢,而且坏,坏到了极致。它上台以后,一手打翻了天启皇帝生前,制度策略,对外“战备完备”,对内“轻摇薄赋”与世休息。重点打击东林乱党,加大征收商税。
  这个大好棋局,是崇祯一手打破的。它的所有昏招都是和天启反着来。

  到了崇祯初,这货的税收重新回到了贫民身上。
  崇祯二年,金兵入遵化,攻打北京。崇祯御敌无方(无能),恨恨不已。三年末,增派辽饷。从本已穷困潦倒的百姓嘴里,继续抠取血汗膏脂。为掩人耳目,官府压榨百姓钱财的丑行,被皇帝美化为“百姓同仇敌忾,岂会珍惜区区银子,而忘记民族大义(能无好义之思)?”言语昏悖,令人发指。
  崇祯戡不平内乱,吝惜财货,压榨百姓,甚至鼓励杀降,故意挑起内乱,又岂复余力灭金?结果导致明末的一个死循环。
  灭金,加饷—向贫民压榨—导致民变—再平乱屠杀灾民—须要更大的军饷—引起更大的变乱。
  后金没打着半个毛子,自己先开始内斗严重。
  日期:2020-03-15 21:53:18
  崇祯执政时,朝政败坏,官军屠百姓“借脑袋献功”者多如牛毛。民有谚语“贼过如梳,兵过如剃”
  山西在陕西之后接连发生民乱,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一方面固然有天灾因素,另一方面,崇祯丧心病狂式的刻剥榨取,才是民乱的根本缘由。朝廷核价二十二万的税收,摊至民间,实际数额超过百万。山西省内,弱者仆于道路,青壮大呼造反。太仆寺卿上疏,极言民情危急。崇祯充耳不闻,一味逼饷,一味催剿,恨不能把饥民杀尽。

  崇祯对待百姓极其凶残,刻毒。陕西闹灾,便屠陕西;山西交不起税,又故技重施,发了疯般催促“剿匪”。山西境内,吃不饱饭、缴不起税、付不起(辽)饷的百姓,统统被当作贼给剿了。百姓大呼而起,斩木揭竿,从贼附逆者万余人。
  日期:2020-03-15 21:58:48
  崇祯四年,陕西的饥民帅王嘉胤挺进山西沁水。王嘉胤也是最早逼反的流民,著名的流民帅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都曾在王嘉胤麾下共事。
  由于崇祯在位时对贫民的残暴与刻毒,导致了后来,灾民叛乱如雨后春笋,灭都灭不尽。
  日期:2020-03-15 22:06:26
  很多人把明末灭亡的责任推卸给天启甚至是万历。不是出于无知就是别有用心了。
  事实上一个执政者推行政策,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效应,不会隐忍几十年才暴发。
  比如崇祯上台以后,把所有税收都逼向了当时的北方的贫农。从崇祯2年开始,到4年短短的两年之内,山西河南民变四起。

  日期:2020-03-15 22:21:51
  明崇祯间,对贫民横征暴敛到了什么程度:
  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目见耳闻,惊心动魄。吕尚书路过的村落,家无吠叫之犬(暗示已死绝户),奉旨逼饷的官僚却仍然狠狠砸门;贫民因交不起税,被捆绑鞭打、囊扑,血流盈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