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令人无尽唏嘘》
第55节

作者: 日月光明
收藏本书TXT下载

  缙绅们是参与不到这油水的分割之中,他们的利润是在于低买高卖,大斗进,小斗出。通过操纵着地方的粮食贸易,他们也是个个赚的腰肥体宽,尤其是大批在灾年破产的自耕农出现时,也是将他们的利益达到最大化。左手将自耕农卖地的钱给对方,右手对方就得把钱交给自己纳赋。
  而缙绅们只需要从中活动一番,就可以将这个自耕家原本要交纳赋税的田地变成无需纳赋,除了在官吏间活动的那笔钱之外,这种行为等于是白白得到大批的田地。
  这还是地方缙绅们有良心的才会如此,许多缙绅连这活动的钱都不想拿出来,尤其是到了崇祯十年后,大批流寇已经形成之时。缙绅们干脆不再买田,坐等自耕家们纷纷破产加入流寇之后,再给他们办理一个通贼的名义,直接将他们的田地收纳腰间。
  要说,明末的缙绅绝对算是聪明的。但人往往一聪明的过了头,也是会变得蠢笨如猪。事实上,流寇所过之地,杀伐最重的也是这些缙绅们,因为两者的矛盾实在已经是不共戴天。
  而李员外自然也是这些缙绅之中的‘佼佼’者,从李家人拿出来的斗就可以看的出来。许多人都是有些苦笑的看着那明显比一般的斗大上一圈的斗具,人人都是心中暗暗怒骂。
  照这样的斗来说,李家收购的一石米至少要比别处要多上两斗,在这种灾年,多付出两斗米,很可能就是全家要提前断粮近一个月!
  但是这却是没有办法之事,李家牢牢控制着粮食买卖,那些偷偷带着米粮出去售卖的人下场人人都是知道。很多人都是被所谓的‘匪徒’打成了残废!这些人可都是家中的壮劳力啊,就这么残了,不仅不能干活,相反还得拖累一家人受苦。
  “李老爷仁义,今年的粮食并不降价,依旧按照往年一般一石一两一钱银子。规矩也是一样的,十斗一石,快些卖粮交赋了!”之前来李开莫家的管家这次又来了,不同于上一次那般客气,这次面对着众人也完全是一副鼻孔朝天的模样。
  李开莫冷眼旁观着,也是明白为何李家这次气势更足,毕竟上千的流民都是无法奈何李家堡,李家堡上下也是因此底气更足。
  不过,李开莫不说话,身边的二狗子却是有些咬牙切齿,恨恨的啐了一口,压低声音道,“呸,今年到处受灾,粮价更是一路上涨,这厮这么压价,居然还说自己仁义!什么玩意!?”
  显然人群中如同二狗子这般想法的也是有不少人,许多人都是一脸怒气看着李管家,估计心中都是在咒骂着李员外。但是形势比人强,这次来的不仅仅是李家人和他们的庄丁,甚至还有两个皂衣衙役立于一旁,手中铁尺锁链一样不缺,在一旁虎视眈眈。
  民不与官斗,百姓们看到代表着官府的衙役也立于一旁,更是无人敢痛骂出口。只有李管家洋洋得意的声音不断的扰人清净,“这次朝廷大兵将至,匪徒更是在劫难逃,为了供应军需。县太爷也是颂了新令,今年再每亩加征包饷三钱银子,以作军需,以供我大兵将养,痛击贼寇!”

  “什么?还要加税,还让不让人活了?”人群一片哗然,眼下的税收已经让许多人焦虑着来年丰收之前的用度了,这一次再加征,可能连今年秋收都坚持不了!
  “肃静!尔等可是要造反?县太爷亲自下的令,你们若是闹事,统统捉回牢房里去!”眼见一片闹哄哄,两个衙役也是猛的拨出腰刀,一脸凶狠的厉叫道。
  明晃晃的腰刀的确有说服力,许多百姓都是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吵闹声一下子便安静了许多。在一片愤怒的死寂中,一个得意的声音依旧显得中气十足,“想反么?明日大兵前来平了你!你们这帮刁民,就是不知死活!”
  第五十三章 反他娘的

  虽然没有看到最后,但是李开莫已经明白,这些百姓们基本上还是会卖粮于李家,然后默默的忍受着这种盘剥。毕竟李家庄的人还没有立即断了炊,暂时还没有人真的敢于闹事。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李家庄的附近的百姓基本上也是被盘剥的十分干净,家家的存粮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月。而李家庄边有一条河流可以挑水灌溉,可以减少了一些旱灾的损失,尚且收成这个样子。
  若是其他不靠河的地方,受灾之后能把种子收回来就已经不错了,若是再交这么重的赋税,那些百姓估计把自己卖了也凑不出来。
  如今的高平县,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大丨炸丨药桶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而且这个过程几乎是不可逆的,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甚至,一些遭灾严重的村子,估计全部产出都不足以交税,大概已经开始出现逃荒潮了吧。
  这个趋势,如今已经不用李开莫再说了。就算是二狗子也是不再懵懂了,毕竟有李开莫的解释在前,他也是明白,一旦百姓们断了粮,将会出现什么场面。
  纷纷嚷嚷的收税持续了数日工夫,李开莫却是比之前更加的平静了。每天都是雷打不动的早晨跑步,再加上打上一会儿军体拳,这几日来,已经没有村民悠闲的指指点点了。
  甚至已经很少有村民起早了,如今夏收已经完成,秋种还需要些时间。他们一般都是睡到快中午才起床,原因也是十分简单,尽量减少活动,以节约本就不多的粮食。
  而李开莫二人也是没有闲着,每天早晨回来之后,也是慢慢的将粮食转移到后山。因为他们都是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压力,似乎有什么大难快要临头一般。

  这一日一早,李家粮食这几日已经完全转移到了后山一处隐秘处,李家众人甚至还在密林中搭了不少窝棚,一番长期厮混的模样。看着各种措施已经安全做到位,李开莫也是长长松了口气,有些事情既然无法避免,那便要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对于李开莫来说,不可避免的事情要发生,他在发觉自己完全无能为力之时,也是完全放下了包袱。乱世之中,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亲人,就已经足够了,其他的,他不想管,也管不了。
  也自这一日开始,李家全族居住在山中,静待事态发展。
  崇祯四年六月底,李开莫却是见到了一件让他都有些难以置信的事情。让他真实的感觉到了一种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感觉。
  太平乡后山,在这个时候被人称为猴儿山,山势连绵,虽不雄伟,但是却是蔓延极长,有数条小溪也是自山中而流出。许多村落也是因为这些小溪,以及它们汇成的小河而选择依山而建,今日李开莫跑的稍微有点远,刚刚临近一个村子,却是见到他永生难以忘记的一幕。

  这个村子并不大,只有数十户人家,一百多的村民。这处的田地也是有溪水吊命,按理说也是应该与李家庄一般,人口众多。但这村子却是没有达到,原因也很简单,之所以人数这么少,是因为这里的田地都是沙田,田地里沙子过多,就算有水源,收成也根本不行。
  此时的村子里来了四个衙役,看样子是来催税的。这年头,许多百姓都是已经认命了,也可以说是麻木了。按照这些年的规矩,交不上赋税,也就是打一顿板子而已,许多人也是做好了挨板子的准备。虽然可能会去半条命,但是总能躲个几日。但是今日,他们却是失望了,或者说已经忍无可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