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战线上的特工》
第23节

作者: 时笑仁
收藏本书TXT下载
  陈伯康了可大声回答:“明白!谢谢先生解惑!”
  戴笠示意他坐下,说:“伯康,我今天和你说了这么多话,你明白是什么道理吗?”
  陈伯康又站起来回答,戴笠却示意他坐着回答。
  陈伯康方下紧张的心,说:“先生,学生以为,您是想让学生牢记,要以蒋委员长为重,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心,团结围绕在蒋委员长的身边;其次,要以组织为家,待同志如兄弟。”
  戴笠很高兴,笑着说:“不错,不错。真是孺子可教啊,没想到你能领会得这么准确。我很高兴你的悟性很高,所有的归结起来就是要秉承领袖意志!我希望你能好好的干下去,留给你学习的时间不会太长,很快你就会出去工作的。”
  陈伯康有些激动,说:“先生,我能到前线去杀小鬼子吗?”
  戴笠摇摇头说:“伯康啊,我让你来学习,就是让你到前线去送死吗?那我花这么大功夫培养你和你的这些学生同学不是浪费国家财富吗。你呀眼光要远大,胸怀要宽阔,你和你的那些同学都将肩负重任,执行国家和领袖交给你们的重任,远比到前线去杀敌要重要得多,你懂吗?”
  陈伯康显然是没明白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有多重要,只是点点头表明自己明白了。
  戴笠慢条斯理的说:“伯康,你到学校这段时间的情况,我也了解了,表现的还不错,刻苦用功,尊敬师长,还能和同学谈得来,这些我希望你能继续坚持下去,我们军统现在缺乏大量干部,比如日本人的军事情报,和他们的作战意图,还有那些汉奸为虎作伥,损害国家利益,荼毒百姓,都要得到制裁,而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军统去做。所以你要明确我们的目标和对象,不能糊里糊涂的去做些错事。”

  陈伯康听到这里,立刻站了起来说:“请主任放心!学生一定会抛却身躯,为国尽忠!”
  戴笠装作生气的样子说:“革命还未成功,不要轻言牺牲。”
  戴笠走了,坐着他的道奇轿车走了。走的时候是在得到武汉失守之后,而且是带着沉重的脸色离去的,似乎有什么比武汉失守的事情还要重要。

  戴笠在临灃特训班呆了四天,除了第一天的训话,剩下的三天都是在不停的接见人,基本上都是学生。用他的话来说,他是这个班的班主任,没有经常和大家在一起上课和交谈,是他的责任,而今他这次来召见学生就是在弥补他这个班主任的课。
  陈伯康在戴笠还在学校的时候还不知道有这种事,身边的同学被戴笠召见是在他走后,同学间聊天时才知道的。由于陈伯康年纪在所有的男生算小的,大家都拿他当小弟,有些话也不避讳他,特别是被戴笠召见的事情一说出来,更是得意洋洋,沾沾自喜,似乎有着无限的荣光。
  陈伯康在和他们聊天中得知,谈话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只是针对个别人谈话的内容有些增减。而让陈伯康感到心慌的是,相比之下,戴笠给他说的内容要比别的人要多,主要还是针对自己对党派这类的问题的说教,似乎很明白自己的想法。
  陈伯康不禁心中长叹,自己看来只能听天由命了。
  戴笠走后,学校竟然又有些变化。这个变化是学员们少了一百多个,教官也走了好多,特别是余立青副主任也走了。
  这些情况让陈伯康只觉得有些不对劲,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需要这么多教官去办事,看来戴笠戴先生没有骗自己,现在军统确实缺少人手,需要很多人去做工作。
  在调动走的教官里,让陈伯康感到惊讶的是,那位女教官安洪霞安教官也走了,跟她一起走的还有两个男教官,他们都是副大队长。

  陈伯康看着人员减少的学校,回想着那天晚上戴笠给他说的话,你聪明,反应快,好学,和人交往容易被别人接受等等,都是你的优点,希望他继续安心的学习,唯一对他不满的就是对党派间的斗争认识不清,严厉地告诫他不要误入歧途,将来只会害人害己。这些话让他暗自警惕不已,并告诫自己至少要做的让人看不出来才好。
  自从武汉会战结束后,前方战事一度平稳了下来。虽说中日双方短时间内没有大的战事发生,可是炮火从没有停下来过,也时常影响着他们这种所谓的后方生活。
  在这种局势下,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学校最终也得到命令,决定转移到后方去,而且一些教学设备和物资已经开始先行转运了。
  这期间,陈伯康不敢轻易的和任何人谈论任何关于自己的思想,包括教官。例如哪位教官或者同学怎么样,谁好谁不好,同学中谁在看什么书,或者谈论什么意见,更不敢和人嘻嘻哈哈的互相嬉闹,因为他很害怕,自打戴笠跟他谈了一次话后,他就觉得身后有一双眼睛盯着他,不管是上课吃饭,还是睡觉,甚至上厕所都觉得有人在旁边看着他。
  戴笠说起这些事就像一直在身边看着他在做一样,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或者说的每一句话,他都清楚。这怎么不让陈伯康害怕!
  现在,陈伯康跟任何人说话都打起120个小心,深怕自己说话一不留神就说错了话,更怕被人传到戴笠的耳中,后果想想也知道将是多么的可怕。
  戴笠走了后,学校的学生的学习生活仍旧照常的继续下去。学校的课程相对前几个月专业的技能课程已减少了,关于党派的内容大幅的增加。用教官的话来说,技能方面是需要实践的,而不是靠上课。相对的给予个人时间也减少了,集体在一起探讨党派关系的时间多了。

  说来也巧,在这段时间学校在组织搬运物质转移的时候,安排抽调一些学员担任警戒任务,陈伯康幸运的被选上。陈伯康无意间认识了一个开车的司机,并和他拉起了老乡。
  于是在等候装运设备的过程间,两人时常天南海北的闲聊。有一次,老乡在检修货车发动机的时候,正好陈伯康当班也觉得无聊,就给老乡打起了下手。一来二去,陈伯康对汽车不陌生了。
  老乡年纪比陈伯康大个十岁左右,三句两句就吹嘘自己到过什么名山大川,什么名胜古迹,特别爱在他面前显摆,说的陈伯康的眼里充满了羡慕。于是,陈伯康就鼓捣着老乡教自己开车,在花费了两包哈德门香烟的代价下,老乡才意犹未尽的教给他简单的开车要领。
  陈伯康是大为兴奋,在不影响装卸设备的情况下,撺掇着老乡让自己开车练练。老乡在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的亏欠下,只好带着他,教他在学校里练车。
  学开车,上手很容易。让陈伯康大为开心,学校的课程里可是没有这个,就是想学,学校也没这条件。

  学校里的车不是教官们的专车,就是日常频繁使用的公车,根本没有可能让他们这些学员学习和驾驶。
  陈伯康学会了开车,那个兴奋劲儿恨不能吃饭睡觉都呆在车上。虽说他开车的技术说不上什么技艺精湛,但是会开车了,就让人羡慕不已,特别是那些同学们。
  俗话说乐极生悲,正当陈伯康想要继续练习自己的驾车技术,顺便在同学中显摆一下,结果被政治教官廖华平给逮了个正着。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