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
第59节

作者: 范策
收藏本书TXT下载
  钟衡目中生疑,仔细打量百里燕。心里早想到百里燕有趁乱开溜的打算,只是迫于自己人多,找不到机会。
  百里燕当然知道钟衡眼神的意思,但自己逃能逃到哪儿去,还不得有口饭吃,夜间伏击纯粹是为了自己小命着想。
  白天伏击有诸多好处,而夜间伏击由于普遍的夜盲症和缺乏方向参照物,也不可能提供人为光源,夜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荒郊野外伏击有技术上的难度,因为你不能确保巡逻队身后,会否还有其他没有举火的晋军伏兵跟在身后策应,而白天视野较为清楚。
  如果夜袭失败,夜间混乱之下不辨方位,加之夜盲症和缺乏组织性,兵士出于本能只顾逃命,难以再次集结。多数的败仗都是兵士四散无法收拢导致的败仗,真正因为战斗伤亡败亡的其实不多。
  未战而先思败,是为将者普遍应该掌握的思考方式,但能做到这一点的却不多,而钟衡所虑正是在此。
  这时百里燕又道:
  “钟衡将军,在下有一法,可令夜间将晋军诱入我军设伏之地。”
  “哦,尽管说来。”
  “在下略知星相,只需定准星位,令众人认准星位之所在,便可在夜间伏击晋军,如此晋军无备之下,定然中计。”
  “哦?!”钟衡抬头望天,月色皎洁天气晴好,空中星月一览无遗,渐有认同之意:“你可有把握。”
  “只要非痴非傻者,此法有九成把握。”
  “既如此,今夜抵达小树林,明夜便去劫杀晋军。”
  “诺!”

  晚上打埋伏,尤其是做鱼饵的,率领一帮乌合之众仓惶逃窜,黑灯瞎火之下往往都是瞎抓,必须有个统一的撤退方位。
  当然,并非赵逊、钟衡想不到天黑打埋伏,如果是峡谷和必经之路,谁都知道夜间打埋伏,就因为是必经之路,目标是死的。可如果在大平原上打埋伏,行军多数情况下依托既有的道路设施,但也可绕行。
  一击之下若未能得逞,骑兵一旦举火展开,晚上对于散乱的步兵而言就是噩梦,作战难度极大。所以白天借助小树林或者蒿草掩护伏击骑兵,是上选。
  与钟衡说定计策,次日天亮前抵达马蹄岭南边小树林不久,众军进入隐蔽。同时百里燕以“齐腾星”为参照物,定位小树林方位。
  “齐腾星”是以发现人齐藤而命名的星组,全部共十三颗星,形似酒缸,所以又名酒缸星,十三颗星亮度较高,方便观察和定位。
  确定齐腾星为参照,第二天天黑之后,百里燕与钟衡分兵,自率八百多人携着车马,趁着夜色前往马蹄岭驻防,等到晋军骑兵而来,迅速装扮成辎重队西行。
  “马蹄岭”故名意思就是形如马蹄状的丘陵,海拔并不高,百里燕目测高度只有一百多米,而辎重队要在马蹄岭北面坡下经过,这样一来一旦遭遇晋军交手后溃逃,要么绕过马蹄岭,要么翻过马蹄岭,无论哪一种,都需要消耗大量体力。

  多数人本来就吃不饱,这个时候还要翻山绕路逃命,恐怕一多半都得死。想到这里,百里燕与押粮的辎重百夫长说道:
  “在下以为,你等率五十人驻扎于潜伏与马蹄岭之上,待到在下率领溃散,便撤往马蹄岭上,晋军倘若追击,必是骑兵仰攻。届时百夫长与众人群起而攻之,定能杀敌措手不及。
  而与此同时,在下率其余人等冲上马蹄岭后,与马蹄岭另一侧站住阵脚,而后百夫长可摔人向在下靠拢,我等如此交替撤退,令晋军始终无法脱离战线。”
  “如此可行?”百夫长怀疑道。
  “此乃诱敌之法,乃昨日赵大都督秘受与在下,只要依令行事,便能诱敌跟随。”
  “既如此,便按大都督之令行事。”
  这位百夫长倒是果断,不信百里燕的话,只信赵逊的。而且这年头基本上没人敢假传军令,即便百里燕假传军令,临阵之前也没人怀疑。而且小小的百夫长,基本上不会主动思考战术逻辑。

  于是敲定计划,百夫长率领钩镰戟、弓箭手,共计五十人爬上马蹄岭埋伏,而百里燕率领剩下士卒十余人,民夫、苦役七百余人等候在马蹄岭以东,等待从西面而来的晋军巡逻骑兵队,并派出哨探盯着西面,警戒晋国骑兵。
  为了假戏真做,此番辎重车辆上最上层堆放的麻袋都是稻米,下面都是泥土。万一晋军击溃辎重队,仓促之下势必要验看,表层这层麻袋便能迷惑晋军。
  一切安排妥当,百里燕(既魏贤)率众人悄然隐蔽,待等晋军骑兵巡逻队经过。根据以往经验,晋军骑兵巡逻队每哨都是三十人,两刻钟一班岗,负责大营最外围的境界。
  如果是粮道,骑兵每哨一百至一百五十人,眼下晋军已经身处咸国腹地,弄不好每哨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人,倘若如此,此战很是凶险。
  焦急等待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一个时辰过去,马蹄岭以西哨探飞驰而来:

  “启禀大人,晋军,晋军骑兵。看火把,少说不下百人,距此已经不到两里地!”
  士卒气喘吁吁飞快说道,吓得已是灵魂出窍。百里燕迅速思考后说:
  “也就是说,有一百五十人!”
  “想是如此。”
  “好!听我号令,众人备战,准备出发!”
  “诺!”
  一声令下,百里燕抄起长枪跨上战马,率领辎重马车缓缓开拔,边走边停,边停边走,有意在马蹄岭以北坡下与晋军遭遇。
  而与此同时,晋军巡哨骑兵发现咸军踪迹飞奔而至,为首百夫长视野中隐隐发现火光,正迎面相向而来,随即令道身后众军:
  “前方有异,各队听令,前队与我左翼包抄,中队与我绕过前方山丘后侧迂回,后队随我前去。”
  “诺!”
  众军异口同声,大队一分为三,前后左右包抄不明队伍。与此同时,百里燕一早发现了晋军,遂即下令道:
  “众军听令,按计行事。”
  “诺!”
  众人异口同声,随后在马蹄破正下方停下脚步,等着晋军而来。
  双方距离迅速缩短,晋军骑兵前后左三个方向团团围住,为首百夫长一见是咸军辎重队,而且老弱病残几乎没有防备,心中不禁大喜,于是催马上前喝道:
  “来将何人!”
  百里燕持枪催马上前,距离晋军百夫长三十米开外自报家门:

  “咸军粮秣官魏贤,不知将军可否让个道啊。”
  “呵哈哈……”将军百夫长径自发笑说:“劝尔等速速投降,否则,少时片刻便令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哼哼,好大的口气,想要劫粮,需过在下这关,可愿上前一战否!”
  百里燕横枪一指,晋军百夫长大言不惭道:

  “只怕尔等是白送性命,呀,杀!”
  话音刚落,晋军百夫长单枪匹马催马杀来。
  晋军骑兵的彪悍,中原地区是出名的,尤其是打服了宋国之后,获得大量战马,晋军骑兵一发不可收拾。
  骑兵百夫长的资历相当于步卒仕长的五百人队,享受仕长待遇。所以能升任百夫长的骑兵武官,基本上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卒。
  此刻晋军百夫长杀奔而来,百里燕勒着马缰目中执锐,纹丝不动立于原地,目光死死钳住对方动作。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