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
第57节

作者: 范策
收藏本书TXT下载
  拿到皮甲军械,收起随身印信,百里燕(既魏贤)再次见到丁肃。
  “这还像话。从今日起,你替本官负责粮秣进出记账与辎重用度的损耗增补。记住,不得有任何出入,倘若虚报漏报,可是要杀头的。”

  听了这话,百里燕终于明白姓丁的为什么要自己跟着他混,原来是把杀头的“重任”交给自己。
  “丁大人,这不该是佐史之责吗?”
  “确实如此。但佐史已经阵亡,候补佐史尚未接任,故而需得有人充任该职。如若不想干,你可以与他们一同充当杂役,你自己好自斟酌,本官还要向大都督复命。”丁肃扔下两册账目,施施然甩手走人。
  佐史,也就是官员的僚属,既是官员,又不完全是,基本上大小官员都配有佐史,军需令负责整个大营的供给,亦配有佐史。所以佐史、军需令都是当下的技术兵,认字是最低要求,能理财会做算术是硬功夫。
  待丁肃一走,百里燕着手翻看账目,丁肃移交的账目仅仅是台账,细账没给自己,显然细账是军事机密。
  就在百里燕看账之际,丁肃一路来到中军大帐,见到咸军大都督赵逊。

  大都督职务与征东、征北、征南、征西大、镇东、镇北、镇南、镇西等大将军平行,但是低半个级别。充任大都督职务的基本上都是四十岁左右,特殊情况可以放低年限,同时受到受大将军辖治。性质相当于战区集团军,下辖的独立军。
  集团军是合成军,因此通常下辖旅部、团、营。师级单位基本上师改旅。集团军下再设独立军,就是编制的增益。
  大都督之下,设左右都督,左右都尉、左右都统、仕长、百夫长、什长、伍长,大都督麾下理论上可以无限容纳“左右都督”编制,同时又依附于大将军节制。
  不过如今赵逊的这个大都督已经是空有其名,全军满打满算不到七千人,一个右都督的编制都要四千多人,眼下两个都督的兵员都不到,其中多半还是老弱病残和抓壮丁,赵逊只能退入深山老林避而不战,积蓄力量等待江西援兵。
  丁肃快步快走近跟前,赵逊正在修书一封,准备差人送过江搬请救兵。

  “赵将军,今日又补充新丁三百余人,仍没凑够八千。”
  “那粮草如何,还能支撑几日。”
  赵逊收起书函问道,丁肃为难道:
  “当下员额,仅能支撑两月。而且还是最低供应,倘若开战,怕是只能支撑四十天左右。”
  “是啊,眼下缺粮缺兵,也不知大王何时才能平息内乱发兵来救。要不是魏旦老将军身死,我军亦不能如此被动。”
  “赵将军,但眼下晋军势大,说再多也无用。为今之计应当速谋粮草,尤其今年旱灾,明年之粮恐怕难以接济,将军当早做打算。”

  “此事本将已经数度遣人过江,皆杳无音讯。若不是奉阳君这等乱臣贼子与商贾作乱,我咸国焉能有今天这般田地。”
  “赵将军,恕卑职斗胆。粮草一事症结仍在人口,我咸国连年征战,壮丁损耗甚巨,人口消亡,则农耕不兴,农耕不兴,又致国本动摇,国库空虚。
  眼下又是战祸,又是天灾,兵源已到无可再征地步,若是长此以往,只怕伤及咸国国本。”
  丁肃侃侃而谈,赵逊深感认同,他说:
  “唉……此事本将岂能不知。若非被迫应战,本将军也不愿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将军当下准备作何打算。是战是守,还请将军速速定夺,我这个军需令也好有长远打算。”
  “本将军近日思来想去,决意劫粮,劫晋军之粮。”
  “晋军韩合早年便是以劫粮埋伏而闻名,我军劫韩合的粮,如此岂非班门弄斧。”丁肃担心道,他说的情况基本属实。
  “本将军已经差人打探清楚,韩合正欲攻取肥城。肥城城坚池深,守军有四千余人,人口十余万,可用青壮万余,绝非一两日能够攻取。
  故而韩合定要运粮,本将便在其久攻不下之时,半路夺取粮草,令其既攻不下肥城,亦得不到粮草,只能退兵,如此可暂解肥城之围。”
  “那万一我军动向被其发现,岂非引火烧身。”
  “真到那时,我军在暗,韩合在明,退守深山老林,放其进来,纵使他人多,又奈我何。拖也得拖死他。真要能拖住韩合三两月,本将军即便战死又何妨。”

  赵逊决意劫粮,与丁肃一番吩咐之后,招来左右都督、都尉,就劫粮一事商议对策。丁肃退出大帐后,先去了伙营了解粮秣消耗,随后回到辎重营,发现百里燕躺大帐里睡觉,丁肃见状大为恼火:
  “嘿,懒鬼,给本官起来!”
  丁肃火冒三丈,抬腿便是一脚踹屁股上。百里燕梦醒惊魂顿觉莫名其妙:
  “丁大人,何故打人!”
  “本官令你清点出纳,为何在此蒙头大睡。”
  “清点已经完毕,无事可干,小憩片刻也犯军规。”

  “哼,就你也能清点清楚,小心赵将军割了你脑袋。”丁肃一脸不信。
  “丁大人若不信,自己点查便是,倘若有误,在下人头奉予丁大人便是。”
  “小子,此话可是你说的!”
  丁肃气急不过,拽着百里燕来到库营校对账目明细,前后花了少说半个多小时,最后核算下来尽然分毫不差。

  “嘿,你小子倒是有些能耐啊。想来你不是普通人家子弟,在歧国定是世家子弟,可是如此。”
  “既然大人已看出端倪,那就放在下归国,在下定有厚报。”
  “去去,本官现在没工夫与你扯空。既然来了,就得替咸军效命,要怪只能怪你命不该来咸国。”提到走人,丁肃压根没考虑,他说:“我可跟你说,眼下正值咸国生死攸关,正是用人之际。就你小子能耐,将来不准飞黄腾达。”
  听了这话,百里燕都觉得不是丁肃脑子坏了,是自己脑子有病。
  咸国都到今天这步田地,晋国几十万大军一两个月之内占了你们快八分之一的地盘,居然还说将来飞黄腾达。
  不过百里燕越是不信,这位丁肃还越是来劲:
  “眼下便有个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机会,要是干好了,不准能让你出人头地,你愿不愿意干。”
  百里燕不明觉厉,心想了,这么好的差事,你怎么不去干,现如今骗我这个十六七的孩子。想到这里,百里燕说:
  “丁大人,这么好的差事,您还是另请高明吧,我就安心吃我的饭,万一吃饭家伙丢了,这病可治不好哩。”
  “嘿,我说你这小子,说话怎这么阴损呢。让你去,是本官瞧得起你,你要不去,今儿开始,你一天就吃一顿饭,看你去不去。”

  “好,看在饭碗的份上,在下去还不成吗,不过丁大人,您得先答应在下一个要求,否则就是饿死我,我也不去。”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到底什么事。”
  “给我干粮袋,再让我饱餐一顿,我就考虑考虑。”
  百里燕寻思着,只要粮袋到手,再吃饱喝足一顿,到时候出了大营,就又能逃之夭夭。所以不能明着答应,得让姓丁的有求于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