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
第45节

作者: 范策
收藏本书TXT下载
  奉阳君姜赫是咸国国君姜亥长兄,由于废长立幼之故,姜赫心存不满,此次咸国内乱,便是晋王设计诱其煽动叛乱,引发咸国内变,诱发叛乱。
  咸国上任国君之所以废长立幼,究其原因是看到常年与志国交战,国力、民力损耗甚巨,咸国国力、国本已经到危如累卵的边缘,需要修生养息变革国内。
  次子姜亥为人亲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提倡减轻赋税发展农商,受到基层官吏和老百姓拥戴。而姜赫主张依附晋国与志国死磕,受到中高层王公士大夫半数拥戴,故而被废,后姜亥继位,封姜赫为奉阳君,一直圈禁在封地之内。但人可以圈起来,人的影响力和政治遗产是圈不起来的,一旦外溢和感染,就会像瘟疫一样大面积爆发。
  即便如此,奉阳君在晋国多年扶植下暗渡陈仓,养私兵两万,此番咸国内乱,正是姜赫撺掇王公士大夫联手发难。
  晋王接到密报后当天夜里,将消息通报给相国公叔阔,相国公叔阔附议。于是第二天,晋王以商议推行《兵田制》为名,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就讨伐咸国加速最后战争准备。
  会议持续四天,王硕出任北军司马使,统领北上军马,与北军征北大将军韩合会师,总督攻咸之战。
  司马使相当于军师、参谋长,同时兼有督军一职,权利与征北、征东、征西、征南四大将军职务平行。在司马使、四大将军之上设太尉与大司马。
  太尉总督天下兵马、粮草,向君王负责,由君王节制,不归丞相节制。大司马隶属国政监,有单独府衙,职能与太尉相当,职能有所差别,主要用于平衡太尉权利。
  两者职权不是绝对不变,许多诸侯也出现太尉与大司马职权互换的现象,这取决于内朝的势力的更迭和君主意志。
  目前晋国是晋王兼任太尉,晋王自己总督天下兵马粮草,而相国公叔阔兼任大司马,病倒后,在晋王授意下,实际上由范涛掌代为掌权。这也就是为什么晋国太平了这么多年,没有兵变事件,很大程度上晋王把军队管死了。
  闭门会议结束已是四天后深夜,百里燕焦急等在府中,一切征兆表明,开战也就是这几天的事。王硕一连进宫四天未归,显然不能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不是大战便是大灾。
  以王硕的资历,百里燕实在想不出,晋王能授予王硕什么军职。晋国四十多年没打过十万人以上的大仗,五万人的打仗都屈指可数,军队没有战斗经验,将领没有统军经验,难说这一仗开打会是什么结果。
  焦急中等待中,时间一晃眼看快过凌晨,市井夜道之上马蹄作响,王硕骑着快马飞驰府邸。百里燕闻讯,即刻来到前院:
  “岳父。”
  “你曾还未歇息。”王硕道,上下仔细打量百里燕。
  “岳父进宫数日不归,我甚为担心。”
  “世子速去歇息吧,凌晨寅时一刻,即刻随为父出征。”

  “寅时!”
  寅时一刻也就是凌晨三点半左右,也就是说,是秘密行军,不是大张旗鼓。意味着前线还没开打,等着王硕去会师,或者王硕赶到之前才会开战。
  见百里燕迟迟没有回应,王硕措辞严厉:
  “军令如山军法无情,世子莫要不尊号令违抗军命,即便世子是歧国世子,军中亦是一视同仁。”
  “诺!只是岳父能否容本世子回府,我担心……”
  不等话音落下,王硕截断话说:
  “军机大事岂能儿戏,若是泄露半点消息,置我晋军于危难,世子该当何罪,还是下去歇息吧。
  “诺!”百里燕深施一礼,随后黯然离去。
  回到自己寝室,百里燕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看的这么紧,他如何逃脱,连消息都不让送,一旦随军出征岂非羊入虎口?
  小憩片刻不久,一睁眼已经是寅时已过。不等洗漱,百里燕跨上行囊在前院与王硕汇合,随后带上亲信护卫数十人一同出府,骑马直奔南门。
  随身除了一个行囊、五天份的干粮之外,所有军需辎重数日前都交由军需令,由军需供应运往前线。如此一来,大军即可轻装开拔,沿途届时有各城负责接应伙食。
  抵达南门之际,晋王已在点将台等候已久,为王硕践行。王硕跃马而下,上前一步行礼:

  “臣王硕,拜见大王!”
  “王将军免礼。此酒乃为将军践行,寡人预祝王将军首战得胜,扬我军威!”
  王硕接过酒樽,慷慨陈词道:
  “谢大王赐酒,臣定当不负大王重托,杀敌报国,壮我军威!”
  王硕一饮而尽,晋王大悦。
  此时在暗处,公叔阔坐在藤椅之上,被四个壮汉抬着来到点将台,虽然双目失明,奄奄一息。但临阵的最后关头,公叔阔依然放心不下,不免还要叮嘱几句:
  “王硕将军……”
  公叔阔有气无力犹如风中残烛,王硕小心翼翼上前聆听:
  “末将在,相国有何吩咐。”
  “此去……去伐咸,委你司马使一职实乃老夫保举,器重的便是将军谨慎小心。故而此一战,将军务必步步为营,不可操之过急。尤乃咸国东土水网纵横,与我北地互通相连,将军务必看守背后,勿要令其趁虚而入。”
  “末将谨记!”
  “此外,老夫深知我水军势大,战船精良,但兵将尚缺磨砺,故而水军此番亦归北军节制,不见战机不可接战,待到咸国水军士气耗竭方可一战。”
  “请相国放心,末将定不辱相国重托!”
  王硕与相国说话之际,晋王三子姒昌策马前来,堵住百里燕去路:
  “市井皆闻公子燕胆小如鼠,为何此番随军临阵啊!”
  姒昌言尽嘲讽道,百里燕却说:
  “莫非歧人之血不是鲜血,亦或者晋国上下只昌公子一人乃大丈夫,他人皆鼠辈乎。”
  “你!”姒昌气炸肝肺,这是拐着弯的骂晋国人全是鼠辈啊。
  二人争执之际,许医官悄然前来:

  “燕公子。”
  百里燕跃马而下上前说:
  “许医官,有何指教。”
  “闻讯燕公子随军,老夫甚是替相国担忧。”
  “我等借一步说话。”

  与许医官来到无人处,百里燕说开:
  “许医官,相国之疾仅是回光返照之象,绝非长久之象。本公子去后,许医官务必按药煎送,不可断顿,断则药力自破,不可为继。”
  “老夫定当谨记公子嘱托,此番公子出征,务必自己小心。”
  许医官话里有话,百里燕心领神会。作为晋王御用医官,许医官当然能听到风声,出于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自己的脑袋,他又不能明说。
  想到这里,百里燕灵机一动,与许医官道:

  “许医官,本公子出征尚未知会质子府。倘若方便,请代本公子与质子府管事何宽通禀一声,就说本公子已经北去,令他自行决断府中诸事。”
  “这怕是不妥吧……”许医官担心。
  “开战之前自然不可,开战之后便可,许医官明白?”
  许医官恍然大悟:
  “老夫明白了,老夫定当将话带到。”
  “那便有劳许医官费心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