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
第17节

作者: 范策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既然志国为霸主,而晋国无江、无渠可通志国,晋王何以水战御志国。”

  “这个……”
  伍算一言既出,晋王无言以对,晋国虽然挨着志国,确实没大江大河沟通两国,现有通往志国的河道仅仅能通小船,一千石以上的战船难以通过,更别说整支舰队。
  晋王尴尬之际,公叔阔进殿:
  “此问老夫来答吧。”

  伍算循声望去:
  “不知相国有何高计,还请赐教。”
  公叔阔捻了捻长髯,大笑道:
  “呵哈哈,晋国称霸实为梁国,伍算大师若能助我晋国一臂之力,日后晋国王霸之日,便是梁国扬威之时。伍算大师以为如何。”
  “呵呵……”伍算笑而不语,然后喝了口桌案上的黄酒,叉开话题道:
  “打造战船容易,操练水军甚难,敢问公叔相国,可有物色水军大都督人选。”
  “只要伍算大师能造舰船,晋国定有能人统军。”
  公叔阔胸有成竹,伍算心里实则并不看好。
  公叔阔嘴上说的好听,为了将来能够涉海去梁国,替梁国匡扶国威,实际上是近交远攻之法,渡海去攻歧国,把岐王二子百里燕扣为人质,无非就是想将来以百里燕的名义,驻兵歧国而后吞灭,伍算心里当然非常清楚,但不能说透。
  由于现实情况,列国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远交近攻的策略不太管用,大国和大国个挨着个,人口也多,也不可能像秦赵长平之战,两国举全国之兵,共计超过了一百万,结果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五万人。让赵国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男丁荡然无存。在当下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
  只要是大国,都是人口和土地大国,动则就是四五千万人口,土地纵横辽阔,即便一战死了三四十万人,立马能补充到位。后勤供应保障也是问题,距离越远,后勤越困难。更别说是上万里地之外,后勤根本就是无从谈起。
  所以公叔阔当年就曾定计,近交而远攻。
  先在大陆以西经由海上占领了歧国,随后再蚕食卫国,然后分由大陆东西对进,以减轻本土后勤问题。所以名义上伐志,只是借口,转移视线。
  因为谁都知道,现在的志国就是江河日下的病老虎,要找他麻烦的不只有晋国,当列国联兵伐志国时候,晋国只需要背后捅一刀,就能让志国趴下。
  但如果现在就跟志国开仗,无论哪一国取胜,一时间都无法吞灭对方,结果会造成另外几个个大国隔岸观火趁虚而入,因此近交远攻之法这年头不太好使。
  但是远交近攻之法相对而言较为现实,至少公叔阔想当然的认为可行,因为可以利用地理的跨度,和漫长海岸线的优势,大大减轻后勤供应的难度。

  须知距离越长,漕运海运的效率是人力的数百上千倍,因此近交远攻之法,有其一定的道理。
  诸如西海卫国这种内陆大国,周边有歧国这样的小国,距离晋国隔着几个大国,地处板块最西端,晋国则在最东端,晋国就可以利用海上通道,向歧国运兵,随后兼并歧国,再以歧国为支点攻打燕国、陈国或者卫国,而卫国只能憋屈在内陆。
  即便先头部队败了,倒霉的也是歧国,晋国顶多损兵折将而已。
  这一策略只适合于晋国,晋国地处板块最东端,向东是一望无垠的大海,向西与志国接壤,志国西北、正北是强国孙国和中等诸侯咸国,西面又跟徐国接壤,南面则是未来的潜在大国宋国,可谓是强敌环伺,对志国十分不利。

  相比大国卫国,其地处内陆而无出海口,也就没有海上渠道,一旦晋国从歧国为基地出兵,战场在卫国,在西海,晋国打不过,立马能撤回海上逃之夭夭,再不济也能把卫国打的稀巴烂。
  这就是公叔阔为晋国设计的霸业方略之一,之二就是韬光养晦图谋志国,二者成其一,便可问鼎中原。
  此计伍算在看过晋国水军之后已有洞悉,现在公叔阔借口为了梁国为天子,显然是欲盖弥彰。
  但转念一想,伍算此番出来是为砡工派谋取实惠的,要是空手而归,非得被掌门数落一顿。想到这里,伍算接着说道:

  “造船之事不过举手之劳,但不知晋王何以为资。”
  闻听伍算松口,晋王脸色略浮喜色:
  “只要大师开口,本王绝不吝惜。”
  晋王诚然接受,此时公叔阔接话说:
  “大王且慢。”
  “相国有何不妥。”晋王质疑。
  “待老臣问于伍算大师,大王再答应也不迟。”
  “既如此,相国请。”

  公叔阔担心伍算狮子大开口,遂是打断晋王。思酿片刻,公叔阔单刀直入挑明了话题:
  “伍算大师若要酬资,唯两物不可取,其他金银珠宝美女,桑田阡陌尽可取用,只要大师宝船能够载走,老夫绝不阻拦。”
  “相国但说无妨,老夫愿闻其详。”
  “一者铁器,二者煤石,此二物大师不可取外,其他宝器尽可相送。”
  “嘶……”伍算顿感棘手,他要的无非就是铁和煤,公叔阔不给,让他怎么交代:“相国唯独不让取此二物,是何道理呀。”
  “铁乃金中致精致锐之物,受制于人岂不反受其害。”
  “煤石又何故。”伍算追问道。
  “煤石可炼精铁,胜木炭二十倍,此二物若是流与他国,岂非作茧自缚。”
  “老夫只求煤石,如此可否啊。”伍算退而求其次。
  “亦不可。除此二物,其他任凭大师尽取。”
  公叔阔寸步不让,这让伍算束手无策。

  他此行出山就是替砡工派物色煤炭和铁矿,之前去了志国、咸国都打听过,同样管制森严,根本就不让买。砡工派总部地域狭小,既找不出铁矿,也找不出煤,在铁器逐渐走俏之际,砡工派内部一直谋求更高的精铁技术,因此需要长期大批量供应铁矿和煤。
  在生产力和技术低下时代,矿产资源绝大多数都深埋于地下,极少有露天矿场,即便有,也非常少。能够被发现,基本上都是偶然发现,并没有出现较为专业的探矿技术,基本都是凭运气。
  晋国到目前为止,就发现若干大型铁矿,煤矿并不多。而邻国志国为什么兵强马壮,究其根本志国铁质兵器数量更多,志国拥有首屈一指的大型铁矿就有五座,煤矿三处,小矿二十处以上,位列各国之首。
  铁矿多,煤矿多,就意味着装备有了代差,一交手就能分出高下。晋国励精图治隐忍至今,就是在秘密囤积铁质兵器,待到有朝一日杀志国一个措手不及。
  于是铁、煤不光在在晋国严格管制,其他诸侯大多如此。
  当年西海四国为何惨败于卫国,就是西海四国没有一处铁矿,卫国仅仅装备四万铁质兵器的重步兵,和一万铁器精轻骑兵,就牵制了四国二十三万轻步兵,效率不可谓不高。
  当然,用兵方略也很重要,打仗最终打的还是人。
  公叔阔一斤铁,一块煤都不给,当然也是有考虑的。
  伍算既然愿意给晋国打造战船,要价就不会低,如果敞开了让伍算拿,损失存货事小,暴露晋国战争潜力和铁产量事大。如果被志国掌握到晋国煤铁的产量,就有可能先发制人打击晋国,公叔阔作为晋国总设计师,当然不能不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