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要小觑古人的智慧》
第8节

作者: 范策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但是如果不分封,就很难行之有效的统一全国政令,这就导致中央集权很难取代分封。
  “我说呢,怎么会推崇分封制。”

  心中暗道,百里燕与何宽说道:
  “何伯,何处可得列国地形山川图。”
  “山川图!”
  何宽闻讯诧异,百里燕忙又说:
  “正是,梁朝全盛版图。”
  “这个……地形图乃是列国绝密,非朝臣难以获悉。”
  “原来如此!”

  想来也是,地图这东西在这年头就是知己知彼的宝贝,谁有地图谁能打胜仗,肯定是机密。不过百里燕也不看好这年头的地图,没有测绘技术,地图也就是画个大概而已。
  此时何宽出神看着百里燕,百里燕同样也发现了何宽的眼神,显然何宽诧异自己一反常态。看到这里,百里燕道:
  “何伯是否以为本世子这两日与以往大不同?”
  “老夫岂敢怀疑世子。”
  “何伯无需顾虑,有话但说无妨。”
  “诺。”
  何宽深施一礼,回首探出门外看了两眼,确定无人,随手将门关上。
  “回世子,老夫见世子昨晚与今日和以往判若两人,起初以为世子高热以至害病伤了头脑,可今日细看,顿觉世子似乎多了几分心智,不知世子自己可知。”
  “何伯是觉得本世子今日之态,颇有几分男子气概,可是如此。”
  “是如此。”
  “嗯,何伯果然心思敏捷,不负我父王的信赖。”
  百里燕此时可以断定,何宽此人可信。如果他是身边的细作,晋王和相国公叔阔应该昨晚上就会知道自己发生的情况,但今天的情况,显然并没有出现异常,这说明何宽没有告密。
  除此之外,他是岐王百里规的亲信侍卫郎,有武人的气节,不太可能变节背叛。综合以上信息,百里燕决定信任何宽。同时他敢于说出自己变化,而不是选择隐瞒,可见他还是相当忠厚的。
  但想到这里,百里燕不禁苦恼起来。
  自己毕竟是个成年人,寄生在一个孩子身上再怎么装,也是装不像的。能骗的过一时,但骗不过一世。尤其是天天照面的人,很难骗得过去。但是跟何宽说透,貌似也行不通,他们没那概念,说出来也没用。

  思来想去,百里燕心念电转继续道:
  “何伯,本世子之事说来其奇怪,昨晚本世子大病一场,只觉欲死之际,眼前忽然出现一白须拂面,白袍加身金冠戴顶的圣者老夫子,他伸手过来,在本世子额上这么轻轻一点,本世子只觉浑然一振,随后便有了今天这变化,不知何伯昨晚可是见着那圣老夫子前来相助于本世子。”
  百里燕说的真切,眼睛瞪得浑圆,宛如真的一样。此时就见何宽犯迷糊了:
  “世子,昨晚只有王医官及其弟子、随从前来,再有就是老夫,何来白袍、白须金冠戴顶的圣者老夫子。”

  “真没有?”百里燕故作真色。
  “真没有。一定是世子做梦所见,或是化外高人托梦点化世子,若是如此,真乃我歧国之万幸。”
  “哦……看来本世子此前定是昏庸平平之辈,否则不会令何伯如此感慨。”
  “不不不,世子乃人中龙凤,定有贵人相助。”
  “那好吧,本世子权且信了此乃化外高人点化,可此事若是令外人知晓,恐怕本世子命不长矣。且听说本世子得了恶疾,活不过冠礼之年,难道是这点化所致?”
  百里燕故作忧色,何宽果决说道:

  “世子福大命大,岂能是人言所能限量。如若世子信得过老夫,老夫定当严守秘密,不负大王重托。”
  见何宽信以为真,百里燕暗松口气。
  有些事情假托化外高人,或者天神、神仙还是挺管用的。尤其是事物反差过大,又缺乏科学意识,以假托神鬼之说蒙蔽世人,往往还是挺管用的。
  之后又从何宽处问得不少情况,不少是关于歧国。据何宽所言,歧国人口约三百二十万左右,都城信业,常备军十八万左右。
  大规模的常备军,对于这么点人口的国家而言有些多,因为生产力低,还背着卫国的进贡,差不多就是十七到十八个人,要保障一个当兵的吃饭、穿衣的开销。

  且这年头实行耕战合一,非战即耕的全民皆兵的军制,十八万是战前常备军水品。凡男子年满十四岁,还是虚岁,就要登记造册。除了王公贵族士大夫,少量读书人、工匠、郎中和门派子弟可以享有特权免除劳役、兵役外,其他社会各个阶层都必须无条件投入战争。
  老百姓一辈子就干三件事,耕、战和生儿育女,和平时期耕作劳动生儿育女,或者服劳役、徭役。战争时年满十六岁以上者,根据战争进度,各地分批抽调人力上前线,充当支前民工运粮或充军。
  战争至惨烈程度,包括三十岁以上,且生育子嗣的妇女,也得承担劳役和民夫。当然,如果连妇女都轮到充入民夫,这个国家基本上也就完了。
  歧国历史上发动最大的一次战役,动用了五十八万人上前线,相当于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中国周代以及春秋早期,军队主要都是贵族,只有贵族才能当兵打仗。贵族也是爹娘养的,人口不占多数,打几丈就没了,尤其是到了战国,动不动就是举全国之力一战,贵族力量明显不足,于是向下发展,进入全民皆兵的时代。
  所以到了秦朝一统中国,秦国人口不过三百万,但动不动就能征发六七十万的军队,实际上这面包括了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所有健壮男丁上前线,其中相当一部分用在了后勤转运。
  残酷时期,后勤也得上前线充数,后方的重体力劳动全部转嫁到了国内留种的男丁和妇女身上,眼下这个时代大致上处于这个时期。

  据何宽所言,最近一次大举暴兵的战争发生于盛元559年中原大战,孙国征发军队一百二十万,民夫超过五百万,跟志国打了两年,最后人死了不少,土地一块也没打下来,原因还是粮食。
  这么多人光打仗吃粮,不生产,吃的粮食都是几年乃至十几年囤积的军粮,败家君主的可能连赈灾粮都能吃掉,久拖不决肯定耗不起。
  听了半晌,藏书阁外军士突然来报,歧国使者张奇到了。
  “何伯,张使此人如何?”
  “张使为大王所信赖,世子大可放心。”

  “哦……那就随我前去一探。”
  百里燕动身前往,心里其实没底。
  根据历史经验,这个年头外放的使者,经常发生被收买,或者利诱而变节出卖母国的情况,尤其是这年头通讯消息不畅,外交制度不完善,这边把国家卖了,国内甚至还不知道。
  有甚者有的外住使者被别过挖了墙角,反过来被派往母国游说母国投降割地,如此事件历史上多如牛毛不甚枚举。
  来到院内见到张奇,此人身高一米七二左右,比当下多数人矮一些,五十六七上下,一头白发老态龙钟,见到百里燕恭敬拜上一礼:

  “臣下拜见世子。”
  “嗯,张使来此贵干呐。”百里燕张嘴小儿口气。
  “臣下闻听世子gong中昏厥,特来探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