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掘金术(看了你不一定会赢,不看永远会输,一个实盘交易者的经验)》
第18节作者:
wsc_123 日期:2010-01-17 20:16:29
有时间没更新了,一是由于最近杂务缠身,二是由于自己也在整理思路。
写贴子的时候,内心感到安静而祥和。确实渡人也是渡己呀。
希望大家能够悟道。悟道的方式有很多种,也就是说途径有很多。
交易者来自五湖四海,各有不同的背景和身份。大家原来的经验和思维即是入市的包袱,也是入市悟道的基础和途径。世界上很多事物的原理都是相通的。所谓一通百通,触类旁通。有些人喜欢下围棋,棋理也是股理。有些人是学理工科的,他们也可以拿着理工科的理论在股市搏杀。无非都在追寻一个本原。
禅宗注重启发自觉
一天,药山惟俨禅师默默地坐着,弟子问:“师父在这时呆呆地思量什么?”药山说:“思量那个不思量的。”弟子说:“不思量的又怎么去思量?”药山回答:“不思量。”
表明曹洞宗师徒之间,采取自由对话方式,启迪僧徒,让其明白:思量不思量,不思量而思量,正是参禅悟道的密奥。
一日,李特拜访福岩审承禅师,问道:“如何是佛祖西来意?”福岩用手指庭前柏树。李特问了三次,福岩三次以手指柏。李特终于心悟,即兴作偈云:“出没云闲满天空,原来真相无一尘。三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柏一株。”
庭前柏树无须问,风吹雨打自盎然。任运自然即是成佛途径。
正勤院蕴禅师,了俗情,悟大道,老而童颜鹤发。弟子问:“禅是什么?”正勤答:“石上莲花火中泉。”又问:“道是什么?”答道:“楞伽山顶一根草。”弟子再问:“禅与道,相差多少?”正勤答道:“泥人落水木人捞。”
禅门机锋,乃不言诠的言诠,不直接回答问题,或所答非所问,或问东而答西,意在诱发弟子顿悟,并考验其悟道的深浅。
我相信禅宗的当头棒喝。
禅宗讲究不立文字,言语道断,只要稍微一绕文字语言就偏差了,一思考就不对了。
修禅的目的,就在于解脱,而解脱是一个实践问题,并非是理论问题。他反对任何理智的探讨与追求,强调通过修行实践来获得解脱。他认为,如果本心,本性是禅修成佛的根源,那么成佛就是一种自性自度。“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成佛不可能由他人越俎代庖,必须是自识本性,依靠自力的修行实践,直指本心,见性成佛。
理入是悟道,行入是修行。仅仅悟道还不够,还必须在实践中“修道”,修到究竟圆满。所谓“壁观”,并不是面壁而坐,而是指入禅时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凝住壁观是屏除杂念,心如壁立,由定生慧,证悟如来藏佛性。
所以股市的大道,不仅要悟,而且要严格执行。当然过程是痛苦的,是一种修行。我们在市场交易中不能长期稳定盈利,是因为我们心智不够成熟,定力不够。要让很多优良的交易习惯成为你的本能,光靠悟是不行的。要想苦行僧一样劳作。
很多人不成功,不是因为技术问题,而是耐力不够。
日期:2010-01-19 22:23:55
古典数学,物理学都是以线性的方式思考世界。由于从小受的这方面的教育和训练太根深蒂固,所以我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线性方式其实只是看待世界的一个滤镜罢了。通过这个滤镜,我们可以抽象出很多东西,而我们也可能忽视了很多本质的东西。
大家还记得我说过的市场是混沌的嘛。有人质疑我这个观点。其实我说市场是混沌的,并不是说市场是不可以界定分析的。混沌其实也是一种秩序,是一种更高级的秩序。我们可以利用分形这个滤镜来研究混沌。分形的思想就是客观事物具有自相似的层次结构,局部与整体在形态、功能、信息、时间、空间等方面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似性,成为自相似性。数学上叫做递归的一种方法可以模拟这种分形思想。我们用计算机可以很方便的使用这种方法。
艾略特波浪理论就可以用分形来理解,5个主浪,3个修正浪。5浪结束以后,会成为更高一级的一浪。这就叫局部与整体在形态、功能、信息、时间、空间等方面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似性,成为自相似性。
分形的思想,就好像我们做的一个游戏。心里想一个人或物,在限定数目的提问中,猜到这个人或物。但是只能回答是或不是。是的,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研究市场。
提高艾略特波浪理论的准确性,可以利用调低波浪的层级和高一层级波浪的比较来实现。
我对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态度是可以信,不可全信。
日期:2010-01-19 22:48:23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理解市场。市场是由一次次的选择组成的。一次次的选择就构成了一个层级的趋势。最终由次级趋势构成了主趋势。
就像我们看似杂乱的人生,都源于一次次的选择。返回一次次的选择,可以看见最初的自己。
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
我们可以摆脱线性的滤镜,以树形递归的方式考察市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