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与荣耀》
第58节

作者: 钢铁洪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做完了如此这般详尽周密的战术布置和防御安排之后,正当嘴里叼着跟半截香烟将自己的177号指挥车隐蔽在一处破马棚里的马拉申科,于自己的车长位置上静静等待着开战时刻的到来时,那道迎着天边初升朝阳而裹挟着巨大轰鸣声低空飞来的德军单引擎小飞机很快便引起了他的注意。
  “天上有德国佬的飞机,车长同志,他们不会是来轰炸我们的吧?”
  对于驾驶员谢廖沙口中发出的那稍显惊恐的问题,将嘴里的烟头蹭灭在一旁坦克舱壁上的马拉申科在深吸一口气后随即开口说道。
  “你什么时候见过那些德国佬开着一架单引擎老爷飞机来轰炸过我们了?那是德国人的炮兵观察机,正在给待会儿的德国炮兵大规模炮击准备来侦查我军阵地情况并记录方位。”
  听到马拉申科口中给出的答案,转眼一想后的谢廖沙反倒显得更加担忧。
  “那要是这样的话不就更糟糕了吗?车长同志。德国佬的观察机从我们头顶飞过,这是不是说明等会儿我们这里就会被德国人的炮火覆盖?”
  “你小子,知识不多一天问题还不少。不过既然你都问了那我就反过来考考你,如果你要是天上那架观察机飞行员的话,你会在意一处甚至连像样的外围防御工事都没有做又已经逃得渺无人烟的破败小村庄吗?”
  对于马拉申科口中提出的反问,从没思考过这种问题答案的驾驶员谢廖沙竟不由一时语噻。
  不待稍作思考中的谢廖沙报以回复,自知自己这是在豪赌一把的马拉申科便紧接着开口。
  “同理,那些德国佬的炮兵也不会把有限的炮火覆盖浪费到一个根本无人存在的小村子里。比起我们红军的大炮主义至上,那些节俭的德国佬炮兵可要会过日子地多。”
  正如马拉申科心中所猜测的那样如出一辙。

  在不到半个小时之后那裹挟着炮弹呼啸声紧随而至的德军进攻前炮击准备当中,绝大多数的炮兵弹幕都覆盖到了村子左右两翼的第20坦克师主防御阵地和第131摩步师的防御阵地上,反倒是自己这个出于两师交界地带的无名小村子只落下了前后相加区区十几发的炮弹给意思了一下,并没有给村中早做准备又守株待兔中的马拉申科一行带来太多的伤亡。
  炮击结束后没过多久便于自己的车长潜望周视镜中看到了那支由步兵、坦克、半履带车和突击炮混编的德军机械化战斗群,将座车精心隐蔽在了马棚中的马拉申科当即便向着自己同样蓄势待发中的车组们开口下令。
  “好了,同志们,都准备战斗。基里尔填装穿甲弹,谢廖沙等待我的命令准备随时倒车撤退,尼可莱检查机枪准备对付德国佬的步兵,先砸烂一辆二号坦克给迪亚科夫他们减少点压力!”
  村口道路两旁那些在德军先前落下至此的炮击中被击毁炸飞的小木屋残骸有不少都燃起了点点火光,嗅着这鼻下空气中将木炭烧糊了的焦味,这些小心谨慎中紧握着手中毛瑟98K步枪和MP40冲锋枪的党卫军士兵们终于在提心吊胆中摸入了村口。
  顺着眼前的木桩窗户缝看着眼前这些距离己方已经是不足百米位置又近在咫尺中的德军步兵,紧握着手中波波德1940型冲锋枪的迪亚科夫中尉随即冲着身旁的蓄势待发中的重机枪手开口说道。
  “看到那些德国佬的半履带车了吗?那上面架着的机关枪是我们的首要威胁,所以待会儿开打的第一波攻击就瞄准那些半履带车把他们敲掉!只要没了这些移动机枪堡垒,德国佬剩余的步兵根本不是我们对手!”
  “放心吧,中尉同志,就交给我吧!”
  轻声报以低沉的回复之余随即拉动了手中重机枪的枪栓进入了随时可以扣动扳机开火的待击发状态,此刻被这名重机枪手紧握在手中的武器可不是什么猫三狗四的碌碌无为之辈,而是在整个世界重机枪历史上都堪称名垂青史的德什卡12.7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

  说起这个德什卡的俄文名字可能会令人感到有些陌生,但这挺在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上大放异彩的苏制重机枪真正被国人所熟知和留下深刻印象的时候,却是在二战之后的中苏蜜月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百废待兴时期,从苏联整套进口的T-54A型中型坦克生产资料和设计图纸帮助我国完成了从无法自行制造坦克的落后国家,一跃成为可以自主制造维护在当时世界上堪称最为先进坦克之一的苏制T54A型坦克的巨大迈进。
  而苏制T54A型中型坦克在我国的自主生产版本,便是在后世被军迷们口中所广为津津乐道的“五对负重轮传奇”——59式中型坦克。
  伴随着苏联T54A中型坦克生产资料和设计图纸一道完成进口的,还有当时装备在其炮塔之上的德什卡12.7毫米高平两用重机枪的制造图纸。也正是这种在二战时期功勋卓著又堪称经典的苏制高平两用重机枪,伴随着我国第一代装甲兵们走过了那段历经辉煌又最为坎坷的沧桑岁月。
  眼下,被这名重机枪手紧握在手中做蓄势待发状态的德什卡重机枪,早已因为眼下战局的实际需要而特意更换上了专为打击轻装甲目标而生的穿甲弹链。
  这种弹径为12.7X108毫米的大口径穿甲燃烧曳光弹有着在步兵武器当中堪称惊人的对装甲毁伤威力,其在五百米距离内可以确保击穿呈90度角度垂直状态的最大25毫米均质钢装甲。
  这样的穿深威力尽管不足以威胁到德军的主力坦克,但对付那些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仅有8到10毫米不等的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运兵车时,却是一款足以胜任的强大杀器。

  当深入村中的党卫军步兵们紧靠在251型半履带运兵车左右两排小心翼翼地观望着四周有无动静时,这杆从一幢相隔不到一百米的破败小木屋窗口里探出枪口的德什卡重机枪终于在这最适合其登场的绝佳时机发动了攻击。
  咚咚咚咚——
  深红色的曳光弹弹幕裹挟着德什卡12.7毫米重机枪那特有的擂鼓般沉闷枪响瞬间撕破了浮于表象的宁静、回荡在村子的上空,突如其然中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遭遇到这疾风骤雨般弹幕扫射的德军251型半履带车驾驶员根本来不及反应。
  拖曳着赤红色曳光尾迹的穿甲燃烧弹弹幕就像是刚从炉膛里取出的赤红尖钉戳进冰淇淋般轻松无比,在击穿了251型半履带车正面那仅能抵挡一般步枪和冲锋枪弹攻击的脆弱装甲后。
  这些仍旧裹挟着大量剩余动能的12.7毫米穿甲弹当即便在一阵血光闪烁中,将这辆251型半履带车的正副驾驶员连带着后部车厢内操纵着MG34机枪还来不及开火的机枪手一道,打成了一堆血肉模糊又浑身枪眼人形烂泥,压根就没有半点再去抢救的必要和生还的可能。

  朝着那辆251型半履带车倾泻了一阵长点射之后的苏军重机枪手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而是当即调转了黑洞洞的枪口,存放在弹箱中的剩余12.7毫米穿甲燃烧弹弹链随即便毫不吝啬地继续扫射向那些已经从枪声中反应了过来,而下意识地躲向了251型半履带车后方来企图借此充当掩体的党卫军步兵们。
  足以洞穿251型半履带车脆弱正面装甲的苏制12.7X108毫米穿甲燃烧弹,即便是在击穿了装甲之后也仍旧保有着对人体足以致死的毁灭性杀伤力。
  那些在枪声响起的瞬间因军人的本能反应而直接下意识地躲向了251型履带车之后的党卫军步兵们,很快便在一阵车后血花四溅中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生命代价。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