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了小20年,当上跨国公司高管》
第22节

作者: 情帅
收藏本书TXT下载
  石坡子村和大河村是一个方向,因河岸有石头铺的一处码头而得名,他开车也不怕碰到夏晓兰。周诚还是在之前的路口等,不到七点,夏晓兰就骑着自行车到了。

  “周大哥!”
  夏晓兰踩了刹车,没想到这人又等在这里,看来是真没有被她的名声吓跑——两种情况下,男人不会介意女人名声如何,一种是爱惨了女人,除了她这个人,根本不在乎什么条件、名声和家世等外物;另一种就是男人只想玩一玩,又没打算娶回家当老婆,谁管你名声咋样?
  夏晓兰不知道周诚是哪一种,不过周诚暂时表现出来的还挺尊重人,她也就正常和对方以朋友关系交往呗。
  “你今天还是这么早。”
  夏晓兰点头,“我今天不在安庆县卖鸡蛋,刻意出门儿早点,想去省城转一转。”
  去省城?
  安庆县是奉贤市的下辖行政区。
  奉贤市与省城商都紧邻。

  商都是省会城市,和安庆县距离倒不是特别远,不过县里的居民无事也不会去省城就是了,农民卖农产品更多的还是在乡镇上,到县里卖东西的人都少,更别说去省城。
  从这点来说,也不知道夏晓兰哪里来的胆子。
  “我看卖鸡蛋的声音安庆县还能做几天,你这么着急去商都?”
  周诚的胆子也很大,对夏晓兰的行为没意见,就是不了解她的做法。
  夏晓兰喜欢和聪明人说话,她重生后第一个交流无障碍的是舅舅刘勇,第二个就是周诚了。周诚没有觉得倒卖鸡蛋的生意能在安庆县一直做下去,他还给了自己的判断“还能做几天”,夏晓兰也不隐瞒:
  “去商都看看市场情况,我今天还带了别的东西,在安庆县不好卖。”
  周诚接过她的自行车,往后买箩筐里一看,一边是盖着稻草的鸡蛋,另一边箩筐里却铺着防水的塑料布,里面有把半框东西拱来拱去的。
  “鳝鱼?”
  周诚砸吧了下嘴,“好东西。”
  夏晓兰肯定是精挑细选过的,箩筐里的黄鳝个个都有男人大拇指粗细,正是肉质肥厚的季节,和20斤左右的大青鱼是同一等级的食材。

  遇到手艺好的,黄鳝比大青鱼还有吃头。
  “这东西在安庆县是不好卖,你怎么……”
  周诚话说到一半儿没说完。
  他想说你咋都选些麻烦生意呢,倒卖鸡蛋够辛苦了,现在又要卖水产,都不是轻省的活儿。不过想到昨天打听到的消息,夏晓兰被赶出家估计是身无分文的,除了舅舅帮扶,夏家那边都恨不得她去死,轻省赚钱的生意需要本钱和人脉,夏晓兰一个都不占。
  他想到这一点心里不舒服。
  不是相信了那些流言,就像第一次看见夏晓兰额头上的伤疤,想着她长得那样娇,怎么能吃这样的苦?

  夏晓兰笑笑,也没追究周诚未尽之语;
  “收鸡蛋也是收,顺便收点黄鳝也不麻烦,这都是几天来攒的,昨晚有人送了20斤黄鳝来,我就拿去省城试一试。”
  “你知道去省城的路吗?”
  周诚一下子戳中了夏晓兰的死穴。
  “夏晓兰”是个没见过市面的小村姑,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安庆县,还真没有去过商都。
  “鼻子下面一张嘴,我问着去就行了。”
  现在的路牌不像后世那么密集,不过大方向找对了,再找人打听下。
  周诚不知道该不该说夏晓兰是傻还是胆子大。
  现在人们为啥不愿意出远门?交通不方便,没那经济基础,还有原因就是路上也不太平。像他们从京城到沪市,跑长途的从来没有一个人上路的,劫道的特别多,一个人打个盹儿,可能连人带车都没了。不过今年夏天开始各地陆续严打,治安要好很多……周诚想到夏晓兰以后每天要往返七井村和商都,真不想放心离开安庆县。
  “走吧,我知道路,今天带你去。”

  “周大哥,你没有自己的事儿要忙吗?这太麻烦你了。”
  周诚睁眼说瞎话,“康伟去附近找个亲戚,他把车开走了,今天走不了,就陪你去趟商都吧。安庆县小的很,没意思。”
  他拉长了声音说安庆县没意思,真有点大少爷的嫌弃意味。
  夏晓兰哭笑不得,周诚已经从她手里抢走了自行车龙头。
  “上来吧,我载你。”
  周诚拍了拍自行车前面的大杠,夏晓兰想到那姿势简直像坐在周诚怀里,连连摆手:
  “我坐后面就行了!”
  “那有点颠,你可做好了。”
  周诚一脸正经,似乎根本没有占夏晓兰便宜的心思,让她错觉自己是不是想多了。
  后座两边都放了大箩筐,她的脚只能向上弯曲,自行车稍微颠一下,夏晓兰差点往后摔去,下意识就紧紧抱住周诚的腰。
  夏天的尾巴上,周诚就穿了一件衣服,夏晓兰的手挨上来,他隔着衣服都能体会到那柔软。
  反正夏晓兰也看不清他表情,周诚嘴角上翘:
  “你可抓稳了!”
  看不见表情,声音里的愉悦根本掩饰不住。
  夏晓兰抿了抿唇,总有种被小鲜肉调戏的错觉。
  两人到了商都,已经是两个小时后了。周诚早饭都没吃就在路上等夏晓兰,此时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刘家昨晚饭菜丰盛,夏晓兰出门儿前倒是吃过点剩饭剩菜骗骗胃。
  “走,先吃饭去。”
  商都的街道比安庆县宽,道路两边的楼房也比县城的高,整体面积更是大很多,一会儿功夫是逛不完的。而且商都比安庆县热闹,在安庆县做小买卖的人还有点遮遮掩掩,商都城里小商贩们就很坦然了。
  有一条街都是卖吃的。
  羊肉烩面、丸子汤、豆沫、胡辣汤、灌汤包子、白吉馍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还有拉面、稀饭、豆浆油条这样全国都常见的,天南地北的吃食,这里都卖!
  夏晓兰吸了一口气,五脏六腑都在叫嚣着饥饿。
  她也是倒霉催的,上辈子年轻时奋斗事业,早餐有一顿没一顿的只为充饥,根本不讲究什么质量味道。等到有钱了,事业上更忙,而她到了新陈代谢变慢的年纪,为了保持体型,她每天早上就喝一杯咖啡……再后来,她就变成了想的吃却没钱的“夏晓兰”。
  这热闹的情形让夏晓兰有点触动,她在80年代埋头奋斗的同时,是不是该对自己好一点?

  “周大哥,你想吃什么,我请客。”
  周诚看出她心情不错,笑起来真是格外漂亮,那双眼睛光泽动人,看人时含情脉脉,让他心情也不由大好。
  “你能有几个钱呀?瞎大方!我们京城就不兴女孩子请客那一套,你那天请吃面,把康伟给吓得。”
  周诚一边说着,一边拖着夏晓兰进了一家卖驴肉汤的店。
  “吃驴肉吗?这天儿吃羊肉有点燥,喝碗驴肉汤,再来一笼灌汤包子,还能顺便向老板打听下商都的情况。”
  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

  夏晓兰不是那种矫情的,除了蛇虫鼠蚁,常规食物她都敢吃。
  她上辈子曾经到商都出差,驴肉汤也喝过几次,还真没有这滋味好。热气腾腾的一碗驴肉汤,不腥不燥,一筷子下去都是驴肉,汤上面飘着的芹菜和葱头也很有滋味。后世连葱和芹菜这样的佐料都是大棚里种出来的,味道一点也不浓郁。
  夏晓兰一个人喝了一大碗驴肉汤,又成了一笼灌汤包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