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车:海昏侯刘贺的私密人生》
第16节

作者: 布道者2016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什么?杀了大将军?他可是你的外祖父。”
  “不!他是我的杀父仇人,是我们上官家满门灭绝的仇人!”
  上官秋水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大叫,仿佛要把这些年压在她心里不敢对人说的积郁一下子都宣泄出来。
  “阿水,不要这样,我一定为你报仇。”
  刘贺想上前拥抱上官秋水安慰她的激动,上官秋水下意识的推开了他,转身往宫里跑去,将要到宫门的时候,她停下脚步,又回头对刘贺说道:

  “我等你为我报仇。”
  日期:2019-06-08 09:40:51
  第九章  长安二十七日之废了他
  25

  这几天,刘贺一连下的几道诏书再次惹恼了霍光。
  第一道诏书:朕闻高皇帝求贤若渴,身边智谋折冲之士云集,遂有天下,朕当效之。诸贤士大夫愿意为国效力从吾游者,朕必尊崇之。布告天下,使明朕意。
  第二道诏书:罢黜干部队伍的闲散人员——裁撤冗员。
  第三道诏书:减免苛捐杂税。大赦天下。
  第四道诏书:任命他的两个姐夫为侍中。

  第五道诏书:为昌邑哀王的外家李氏平反,寻找李氏在世遗孤。
  第六道诏书:以皇考的名义把昌邑哀王刘髆的牌位放到宗庙里。
  大将军府。
  “哼,提拔人才,罢黜冗员,却把自己的两个姐夫任命为郎官。平反武帝外戚李氏,滥封昌邑故人,陛下这种种作为连跟大将军打个招呼都没有,他想独揽大权也太急了吧?再者,既然为昭帝后,就不当再尊崇昌邑哀王了,这是礼法。”
  大司农田延年在霍光面前因天子的作为喷喷不平。
  “老夫一心为了汉室,殚精竭智,不遗余力四十余年,如今老了,没用了,他像扔下一双敝履一样抛弃老夫。对我尚且如此,我死之后,不知道他会怎样对待我的子孙?”
  霍光面沉似水,目露凶光,看着田延年,似乎想从田延年的嘴里找到答案。
  “废了他!”
  田延年干脆说道。
  “废了他?”
  霍光有些惊讶。
  “是的,废了他!”
  田延年再次斩钉截铁。
  ““如果废了他,我想知道,前朝有没有这样的先例?”
  霍光心动了。但霍光没有勇气也没有信心冒天下之大不韪。而且,霍光也缺乏相应历史知识的积累,他小心翼翼的向田延年问道,希望从先朝的事例中为这种冒险的举措找到注脚。
  “有。伊尹相殷,其王太甲无道,伊尹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反而称赞他忠诚。大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
  田延年成竹在胸,几句话就把殷商时期的一段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给霍光说清楚了。

  “真的有这回事?”
  霍光心里还不踏实,追问道。田延年肯定的点点头,心里想,这个老狐狸真是太多疑了。
  “太好了!”
  既然有过去的先例,他依葫芦画瓢也就无可厚非的了。霍光目视远方,长长的出了一口浊气,仿佛找到了一根稻草,可以反手一搏了,心里也宽舒了不少。
  “不过,这不是一件小事,让老夫再仔细斟酌斟酌。”
  同样是心腹,但霍光更看重张安世,不仅仅是因为张安世的地位比田延年高,更在于张安世是官宦大族。所以,关于废立这样的大事,霍光更需要军事地位仅次于自己的车骑将军张安世的支持和帮助。

  车骑将军富民侯张安世是武帝时的酷吏张汤的儿子。
  虽然张汤以酷吏闻名于世,但他绝对是个司法领域里的奇才。
  张汤是杜陵人,父亲是长安丞。有天,父亲外出办事,让张汤在家里看门,厨房里的肉不小心被老鼠偷吃了。父亲回来后非常生气,把张汤狠狠的打了一顿。小张汤怨恨老鼠,就拿了一把䦆头,找到鼠洞,用火熏,用䦆头挖,终于把偷吃肉的老鼠给逮住了,也把老鼠吃剩下的肉找到了,然后张汤用绳子把老鼠绑起来挂在庭院里的树杈上,自己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下来,开始厉声陈述老鼠的罪状,拷打审问,再写出审问的记录和判决上报的程序,案卷齐备了,张汤又在厅堂下肢解了老鼠。

  张汤在院子里所做的这一切父亲就在屋里面隔着窗户默默的观看。等审讯、记录、肢解完毕,父亲走过来,拿过张汤所写的判决文书,惊讶得下巴都要掉了,这哪是什么十来多岁的小孩子哟,这架势、这手笔比一个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老狱吏还要成熟老练。
  这孩子都成精了都。
  日期:2019-06-08 11:49:21
  26
  张家的故事还没有结束。
  父亲震惊于张汤司法方面的天赋,就让张汤专门学习刑狱文书,父亲死后,张汤为长安吏,接着,张汤的运气就来了。
  聪明人总是能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机遇,张汤就是这样的人。

  武帝的舅舅周阳侯田胜为诸卿时,曾经因为官司被关在长安的监狱里,几乎所有的亲朋故友都以为田胜这次在劫难逃了,避之唯恐不及,唯有张汤清楚眼前的这是犯人不是凡庸,便倾身结交,百般照顾。果然,没过多久,田胜就出狱了,后来又被封为列侯。尊贵了之后,田胜没有忘记长安狱中的小吏张汤,派人把他找来,带着他各处拜访走动,让他熟悉官场,结交豪门。在田胜着意的提携之下,张汤声誉鹊起,官职也一路高升,到了田胜的弟弟武安侯田蚡作宰相的时候,年纪轻轻的张汤已经被补为朝中贵臣侍御史了。

  当时的武帝崇尚儒学,推重儒生,张汤投其所好,在判决各类案件的时候,总要附会古义,凡事顺着武帝的意思,如果案件是武帝想要加罪的,张汤就把它交给执法严苛的狱吏办理;反之,就把案子交给执法轻平的去办。当然,奸诈而又喜欢穿凿附会的张汤品格中也有被人称道的一面。他虽官越做越大,但私生活很严肃,对于属吏和老朋友的孩子以及贫穷的本族子侄辈,他都会优加照顾。张汤为人还比较谦恭,每次去问候三公,不避严寒酷暑。因此张汤虽然用法深刻,也不能纯正公平的处事,却得到了一些好名声,丞相公孙弘就多次称赞过张汤。只有儒生狄山当面指责他是诈忠。

  这个张汤的人格纯粹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
  张汤一辈子办了无数的大案要案,深得武帝信任。
  因为得罪的人太多,说谎成性的张汤终于触及了武帝的底线,在御史大夫的任上被武帝逼着自杀了。死后的张汤家产不超五百金,武帝又觉得这张汤是个好清官,杀他似乎有点冤了,就把这种怜惜转嫁到他的儿子张安世身上,张安世从郎官做起,记性好,做事稳重,又精力充沛,仕途上比他的父亲更加得意,直做到如今的车骑将军、爵封富民侯。
  霍光把张安世请来,试探着问道:
  “陛下自即位以来,常与宫人戏乐,私自到宫外购买食物,滥封昌邑官僚,为所欲为。我听说他最近还在温室里设九宾之礼,把他的姐夫昌邑关内侯请来相见。用三太牢祭祀昌邑哀王的陵园宗庙,随意任用官员,老夫深以为忧,感觉这纯粹就是一个桀纣之君,不知将军有什么对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